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脲酶

脲酶

脲酶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914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生物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4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320篇;相关期刊344种,包括中国土壤与肥料、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等;脲酶的相关文献由2602位作者贡献,包括堵国成、陈坚、田亚平等。

脲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4 占比:63.89%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1.09%

专利文献>

论文:320 占比:35.01%

总计:914篇

脲酶—发文趋势图

脲酶

-研究学者

  • 堵国成
  • 陈坚
  • 田亚平
  • 程晓辉
  • 李彩兰
  • 郭红仙
  • W·泽鲁拉
  • 康振
  • 邱业先
  • 鲁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欣; 常应九; 王树林; 高庆超
    • 摘要: 探讨沙棘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脲酶(Helicobacter pylori urease,HPU)活性的抑制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培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提取HPU,通过设置沙棘提取物系列浓度梯度及孵育时间梯度,采用Berthelot法检测HPU活性并评价沙棘提取物对HPU的抑制作用;进行酶活性动力学研究及对抑制位点进行分析;将菌液与不同浓度的沙棘提取物混合后孵育6 h,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菌体中脲酶蛋白α亚基(urease subunitα,Ure-α),脲酶蛋白β亚基(urease subunitβ,Ure-β),脲酶辅助蛋白E(urease accessory protein E,Ure-E)和脲酶辅助蛋白H(urease accessory protein H,Ure-H)脲酶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沙棘提取物对HPU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IC_(50)值为(2.73±0.10)mg/mL。沙棘提取物对HPU的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巯基保护剂和Ni^(2+)保护剂对HPU均无保护作用,而有协同沙棘提取物降低HPU活性的作用。沙棘提取物可降低HPU相关基因ure-α,ure-β,ure-E和ure-H的表达,对HPU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 周霞; 景晓冉; 顾洁; 毕家华; 伍伦杰; 聂尧; 徐岩
    • 摘要: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EC)是一种存在于黄酒中的潜在致癌物,酶法降解EC及其前体物质尿素因此备受关注。该研究通过基因挖掘获得了解淀粉芽孢杆菌IT-45的脲酶(Ba-urease)基因并在食品级系统枯草芽孢杆菌中实现了表达与应用。通过密码子优化、核糖体结合位点优化重构脲酶基因簇后,酶活力从6.85 U/mL提升至9.01 U/mL;通过调整基因ureC的位置,脲酶活力进一步提升至10.15 U/mL。研究发现,重组脲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7°C;最适反应pH范围为6.5~7.0,为中性脲酶。摇瓶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TB培养基、接种体积分数5%、诱导温度28°C、Ni^(2+)添加量4 mmol/L。在最佳发酵条件下,酶活力达到12.5 U/mL,在酶法降解黄酒中的尿素具有应用前景。
    • 申鑫雨; 张千喜; 王涌; 孙滔; 刘园园
    • 摘要: 研究通过盆栽实验,揭示海泡石对Cd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研究土壤pH值、白菜生物量、Cd有效态含量和品质安全受海泡石浓度的影响,进而推广应用于大面积农田Cd污染土壤的处理。通过研究发现,海泡石在3个含量梯度的(1 mg·kg^(-1)、2 mg·kg^(-1)和5 mg·kg^(-1))污染土壤中,Cd对白菜的胁迫效应有所缓解,作物的生物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抑制了白菜对Cd的吸收,白菜体内的镉含量下降了35.89%~47.42%,添加海泡石后,土壤pH的变化不大,总体维持在7.60~7.85,土壤脲酶活性具有显著增加,与未添加海泡石的土壤中脲酶活性增加了77.16%~268.1%。研究证明施加海泡石可以有效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 陈盛; 黄达; 章二子; 朱建彬; 郭相平
    • 摘要: 【目的】秸秆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宝贵的生物质资源,资源总量丰富,利用潜力巨大,其中秸秆还田为最主要利用方式。研究确定秸秆隔层埋深以及最优的水氮组合,为秸秆还田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依据。【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秸秆埋深(表面覆盖、埋深20 cm、埋深30 cm)配合不同灌水量(80%Iw、Iw、120%Iw,其中Iw为灌水定额)和不同施氮量(180、225、270 kg/hm^(2))下,在番茄不同生育期土壤无机氮量及和酶活性受到的影响,对比分析秸秆埋深、灌水量和施氮量耦合作用下对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量和脲酶、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和影响效果。【结果】上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量随时间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施氮量和秸秆埋深显著影响上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量(P<0.05),高施氮量和秸秆埋深20 cm可显著提升上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量(P<0.05);灌水量对下层土壤的铵态氮和硝态氮量影响显著(P<0.05),增加灌水量有利于上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向下层土壤运移;秸秆埋深对上、下层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影响显著(P<0.05),秸秆埋深20 cm可有效提升上、下层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结论】秸秆埋深20cm具有较优保水保肥作用。综合考虑土壤无机氮量、酶活性、作物生长特点和节水需求,当前水肥管理模式下,秸秆埋深20cm,灌水量80%Iw,施氮量270 kg/hm^(2)为最优组合。
    • 莫宇; 高峰; 王宇; 马欢欢; 张茜; 胡超; 崔丙健; 刘春成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条件下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脲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种植上海青,以清水灌溉为对照,上海青出苗后灌水4次,每次1 L,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下(0、120、150、180 mg/L)再生水灌溉对土壤氮素分布和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清水灌溉相比,再生水灌溉降低了土壤pH值,对有机质量、全氮量、铵态氮量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土壤EC值和水溶性Na+量,显著增加土壤硝态氮、水溶性K+量和0~10cm土层脲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与脲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0~5cm土壤脲酶活性与全氮和水溶性Na+呈显著负相关,与水溶性K+显著正相关。【结论】再生水灌溉条件下施120 mg/kg氮素更有利于提升土壤养分水平。
    • 张晟国; 彭彦; 李茹玉; 李展鑫; 黄逸豪; 王国磊; 任竹青; 吴健
    • 摘要: 为开发畜禽粪便好氧堆肥的高效降解转化和除臭固氮菌剂,进一步提高堆肥效率和品质,通过菌株产酶和除臭能力分析筛选堆肥发酵功能菌株,分别研制了2种复合菌剂(复合菌剂Ⅰ和复合菌剂Ⅱ),探究添加复合菌剂对鸡粪好氧堆肥常规理化指标、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氮损失、堆肥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实验室前期研制的复合菌剂Ⅲ相比,复合菌剂Ⅰ因含有机物质降解能力较高的菌株,能显著增加堆体纤维酶活性,后期纤维素酶酶活高达4.937 U/g;添加复合菌剂Ⅰ可显著提高堆体温度,最高温度可达65.8°C,比对照组高5.8°C;而复合菌剂Ⅱ因含有除臭能力较强的菌株,能显著降低堆体的脲酶活性和氮损失;添加复合菌剂Ⅱ提高了堆肥产品的总养分含量,堆肥产物总养分可达到5.32%,显著高于对照组(4.52%)。2种复合菌剂均能加快堆肥腐熟,堆肥第7天时,种子发芽指数(GI)值分别为75.12%和75.29%,而对照组GI值仅为47.89%。结果表明,本研究研制的复合菌剂Ⅰ和Ⅱ在鸡粪好氧堆肥应用中有良好的效果,可使堆肥升温、腐熟程度高,增加纤维素酶活性,降低脲酶活性,减少堆肥产物总养分流失和氮损失率。
    • 郑锐龙
    • 摘要: 可穿戴人工肾(wearable artificial kidney,WAK)是透析设备的进化产物,发展WAK的关键是从废透析液中去除尿毒症溶质,其中尿素是最难去除的尿毒症溶质。通过调研国内外WAK尿素去除技术进展,分别对脲酶去除尿素技术、电氧化技术和尿素吸附技术进行综述,首先简要介绍其原理,然后分析其在WAK临床试验中的应用及尿素去除效果,最后对3种技术进行优缺点评价并进行展望,期望对WAK尿素去除技术研究者给予相关信息支持和参考。
    • 何紫晨; 胡雪峰; 陆思文; 赵景龙; 兰国俊; 李梅; 张伟杰
    • 摘要: 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土壤柴油污染、镉污染和柴油+镉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实验土壤为上海郊区无污染水稻土,通过不同的处理,共设计了对照(CK)、低量柴油(CYL)、高量柴油(CYH)、低量镉(CdL)、高量镉(CdH)、高量柴油+高量镉(CYH+CdH)和高量柴油+高量镉+苗(CYH+CdH+P)7个处理组.结果表明:CYH和CYH+CdH处理增加了土壤脲酶(urease,UR)的活性,最高可达CK组的5.25和2.63倍,且土壤微生物数量也有相应增加;CYH、CYL和CYH+CdH处理对脱氢酶(dehydrogenase,DE)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镉的单污染对脱氢酶活性的影响较小,CdL处理甚至有激活效应.
    • 何文鸣; 朱明勇
    • 摘要: 在本文探讨在南方贫瘠红壤定量施加发酵后鸡肥牛粪并养殖蚯蚓,对贫瘠红壤耕作层进行土壤肥力改良,主要从蚯蚓与红壤混合培养后土壤的部分理化性质、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验证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综合各项观测指标来看,每平方米30cm厚耕作层农田红壤施用1000克鸡肥,3000克牛粪,引入太平2号爱胜蚯蚓150条的添加比例,可长期保证农田土壤耕作层中蚯蚓粪为5%-10%时,对红壤耕作层改良的效果最佳。当蚯蚓数量在150条/平方米·30cm时,SOM(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6.43%,有效P、速效K、碱解N分别提高22.39%、25.37%、23.48%。土壤pH及多种理化及生物学性状对种植植株处于最佳状态。农田红壤随着蚯蚓生长繁殖,蚯蚓粪在耕作层土壤发挥了重要作用,既减缓了土壤水的蒸发增加土壤含水率、同时改良土壤酸碱性。
    • 张震宇; 赵圣国; 郑楠; 王加启
    • 摘要: 反刍动物瘤胃中细菌脲酶活性强,导致氨的释放速率过快,影响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进而影响反刍动物对微生物蛋白的利用.瘤胃中过量的氨经瘤胃壁吸收入血,造成反刍动物血液pH的改变,引起动物氨中毒.经瘤胃壁吸收的氨在肝脏中重新合成尿素,其中一部分尿素被动物排出,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开发脲酶抑制剂对于饲料利用、动物生产以及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植物天然产物是低生物毒性、副作用小的脲酶抑制剂的理想来源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了一系列具有脲酶抑制作用的植物天然产物.通过构效关系解析,这些植物天然产物化合物极大地丰富了具有脲酶抑制活性的化学骨架结构.本文对具有脲酶抑制活性的植物天然产物化合物进行了分类综述,探讨了不同类别的脲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与抑制模式,旨在为开发新型脲酶抑制剂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