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肿瘤侵袭

肿瘤侵袭

肿瘤侵袭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4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9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41252篇;相关期刊268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世界中联第六届肝病国际学术大会、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肿瘤侵袭的相关文献由2180位作者贡献,包括汤钊猷、等、孔连宝等。

肿瘤侵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9 占比:1.41%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1252 占比:98.54%

总计:41862篇

肿瘤侵袭—发文趋势图

肿瘤侵袭

-研究学者

  • 汤钊猷
  • 孔连宝
  • 林建银
  • 林旭
  • 丁文周
  • 严泽军
  • 付政祺
  • 何滨
  • 冀润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沈亚俊; 张敏; 汤晓飞
    • 摘要: 导致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肿瘤的转移,原发性肿瘤转移是一系列复杂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其中上皮间充质转化是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头颈部恶性肿瘤尤以淋巴道途径转移多见。肿瘤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但转移后的肿瘤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因此,有效治疗肿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阻断和逆转肿瘤转移的过程。近年来,探讨低毒性、效果理想的天然产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天然成分在头颈部及其它恶性肿瘤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干预作用进行综述。
    • 王允; 申重阳; 韩建军; 贾利; 高飞; 何君; 闵燕梅
    •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并发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血清mi R-101,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水平与肿瘤增殖和侵袭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胃癌患者120例为观察组(依据Hp检测结果分为胃癌Hp阳性组68例、胃癌Hp阴性组52例)、同期慢性胃炎患者86例为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血清miR-101,HSP-70,IL-1β水平和Hp感染U值,分析Hp感染与胃癌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关联性,统计胃癌Hp阳性组不同血清各指标水平患者胃癌组织中肿瘤增殖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δ(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δ,PIK3CD)、C-myc癌基因(C-myc oncogene,C-myc)、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zeste gene enhancer homolog 2,EZH2)]、侵袭基因[泛素样含PHD和环指域1(Ubiquitin-like containing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 1, UHRF1)及Vav3癌基因(Vav3oncogene,Vav3)]表达,分析胃癌并发Hp感染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与胃癌组织中肿瘤增殖、侵袭基因表达关系以及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胃癌Hp阳性组血清miR-101水平低于胃癌Hp阴性组、对照组(0.51±0.13 vs 0.82±0.16,1.38±0.29);HSP-70(2.73±0.69 pg/L vs 1.80±0.57 pg/L, 1.14±0.38 pg/L),IL-1β(42.07±18.54 pg/L vs 23.61±10.38 ng/L,16.37±7.09 ng/L)水平和Hp感染U值(246.59±31.28 dpm/mmol vs 59.26±12.68 dpm/mmol, 41.35±8.39 dpm/mmol)高于胃癌Hp阴性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650~2 297.784,均P <0.05);Hp感染U值与胃癌Hp阳性组患者血清mi R-101(r=-0.629)水平呈负相关,与HSP-70(r=0.574)和IL-1β(r=0.539)水平呈正相关(均P <0.05);miR-101高水平患者组织中PIK3CD,C-myc,EZH2,UHRF1和Vav3基因表达量均低于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4~17.034,均P <0.05);HSP-70高水平患者组织中各基因表达量均高于HSP-70低水平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95~13.742,均P <0.05);IL-1β高水平患者组织中各基因表达量均高于IL-1β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0~21.755,均P <0.05)。胃癌Hp阳性患者血清miR-101水平与组织中PIK3CD,C-myc,EZH2,UHRF1和Vav3基因表达量呈负相关(r=-0.664,-0.709,-0.714,-0.702,-0.687),HSP-70和IL-1β水平与组织中各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r=0.608~0.702,均P <0.05)。随访至2021年2月,经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SP-70和IL-1β高水平胃癌Hp阳性患者生存率均低于HSP-70和IL-1β低水平患者,miR-101高水平患者生存率高于低水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3~9.862,均P <0.05)。结论 胃癌患者并发Hp感染可诱导血清miR-101,HSP-70和IL-1β异常表达,促进肿瘤增殖和侵袭,影响患者预后。
    • 王洋(综述); 李国东; 汤庆超; 刘明(审校)
    • 摘要: 酸中毒是肿瘤微环境的标志之一,它与糖酵解、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受多条分子通路的影响。既往结直肠肿瘤疾病的相关研究发现,酸中毒相关通路被激活是增加结直肠肿瘤细胞侵袭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同时亦可明显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靶向酸中毒治疗方式与传统治疗方式联合应用有望成为结直肠肿瘤疾病治疗的新方向。
    • 郑莉娟; 曲蕴慧; 李晟磊; 袁铨; 齐宇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139-5p(miR-139-5p)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ESC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手术获得的75例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标本.实验分2组:ESCC(n=75)和正常食管组织(n=75).采用GEO数据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ESCC组织和细胞中miR-139-5p的表达.将miR-139-5p抑制剂、miR-139-5p模拟物、阴性对照、对照siRNA、T盒转录因子1 (TBX1) siRNA、pcDNA3.1和pcDNA3.1-TBX1转染ESCC Eca109和TE1细胞,用qRT-PCR检测转染后ESCC细胞中miR-139-5p和TBX1的表达水平,分别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Transwell小室检测ES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39-5p与TBX1的相互作用,qRT-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BX1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 ESCC组织中miR-139-5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1.17±0.43比5.16±3.62,P<0.001).Log-rank检验发现,高miR-139-5p表达水平的ESCC患者(n=43)生存率显著高于低miR-139-5p水平的ESCC患者生存率(n=32)(67.44%比25.00%,P=0.005).ESCC细胞中miR-139-5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均P<0.001).miR-139-5p高表达的Eca109和TE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明显低于阴性对照(NC)转染的Eca109和TE1细胞(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miR-139-5p能结合致TBX1的3'-非翻译区.miR-139-5p模拟物或抑制剂分别抑制或促进Eca109和TE1细胞TBX1蛋白表达(均P<0.05).TBX1下调显著抑制Eca109和TE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而TBX1的过表达显著促进Eca109和TE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此外,pcDNA3.1-TBX1能部分逆转miR-139-5p介导的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均P<0.05),而TBX1 siRNA能部分逆转miR-139-5p抑制剂介导的侵袭能力的增强(均P<0.05).结论 miR-139-5p通过靶向TBX1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杨赟; 陈德玉
    • 摘要: 乙酰辅酶A是肿瘤快速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合成代谢原料,根据瓦伯格效应,肿瘤细胞无法通过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生乙酰辅酶A,其乙酰辅酶A主要由乙酰辅酶A合成酶2(ACSS2)催化短链脂肪酸所合成,即乙酸+辅酶A+ATP=乙酰辅酶A+二磷酸+AMP,表明了ACSS2在维持肿瘤细胞生长方面至关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CSS2活性和表达异常与肿瘤增殖、侵袭、转移、抗凋亡和耐药性等密切相关,该文围绕ACSS2在肿瘤中的相关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宋赛哲; 许健
    • 摘要: 自1988年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同源克隆被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一直被视为血脂浓度重要的调节因子.血脂水平的异常对癌细胞侵袭转移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对LRP1调节癌细胞内脂质合成、储存、利用和外排的机制认识不全,导致以LRP1为靶点的、与脂质代谢相关的靶向治疗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仍未明晰.本综述通过阐述LRP1结构、功能以及其对肿瘤脂质代谢的影响,通过脂质代谢使其与肿瘤的靶向治疗联系起来,最终希望能为肿瘤治疗找到新的生物学靶点.
    • 李文建; 陈坤
    • 摘要: 目的探讨柚皮素对下咽癌FaDu细胞的增殖、侵袭及影响机制。方法培养下咽癌FaDu细胞,用不同浓度柚皮素处理FaDu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侵袭能力及锌指蛋白36(ZFP36)蛋白表达情况。将ZFP36+PCR3.1质粒转染入FaDu细胞后,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RNA和E-cadherin、vimentin、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柚皮素处理FaDu细胞48 h后,随着柚皮素浓度增加,FaDu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均下降(P<0.05)。随着柚皮素浓度增加,ZFP36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ZFP36+PCR3.1组FaDu细胞增殖活性、侵袭能力、MMP-9、MMP-13 mRNA及vimentin、STAT3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E-cadherin、SOCS3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结论柚皮素通过STAT3信号通路上调ZFP36表达来抑制FaDu细胞增殖和侵袭。
    • 张瑞; 左秀萍; 张朋勃; 宋娟; 张瑜; 张勇; 高苗
    • 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TLR)2、TLR4水平与肿瘤增殖、侵袭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23例老年NSCLC患者,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及TNM肿瘤分期分为早期(Ⅰ期)组27例、中期(Ⅱ~Ⅲ期)组66例、晚期(Ⅳ期)组30例,同时选取于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老年NSCL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增殖基因、侵袭基因mRNA表达量,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2、TLR4 mRNA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明确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2、TLR4 mRNA表达与老年NSCLC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相关关系.结果 晚期组TLR2、TLR4、PAK6、Bin1、CD59、PAX6、HOXB7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组、中期组以及对照组,且中期组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组、对照组,早期组水平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caspase-8、LRRC3B 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早期组、中期组以及对照组,且中期组水平均明显低于早期组、对照组,早期组水平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外周血TLR2、TLR4 mRNA水平与老年NSCLC患者肿瘤组织增殖基因CD59、PAX6、HOXB7 mRNA水平呈正相关,与LRRC3B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P<0.001);与肿瘤组织侵袭基因PAK6、caspase-8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与Bin1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P<0.001).结论 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2、TLR4 mRNA水平越高,老年NSCLC分期及肿瘤恶性程度越高,有助于对老年NSCLC患者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 王徽; 白玉勤
    • 摘要: 目的:探讨肺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侵袭组织中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7(EphA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67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皮下接种肺腺癌A549细胞的方式建立肺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肺腺癌移植瘤侵袭组织与非侵袭组织中EphA7、EGFR、Ki67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肺腺癌移植瘤侵袭组织与非侵袭组织中EphA7蛋白表达均为阳性,EGFR蛋白表达均为阴性,阳性细胞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腺癌移植瘤侵袭组织中Ki67蛋白表达均为阳性,非侵袭组织中Ki67蛋白表达为阴性或弱阳性,侵袭组织阳性细胞表达率高于非侵袭组织(P<0.05).结论:EphA7、EGFR蛋白表达与肺腺癌侵袭进展无明显关系,Ki67蛋白表达可能会影响肺腺癌侵袭.
    • 田雨; 程晓悦; 贺慧颖; 王国良; 马潞林
    • 摘要: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合并尿路瘤栓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手术治疗肾细胞癌合并尿路瘤栓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治疗情况、病理特点和随访情况,同时检索文献,将既往报道的此类患者一并列为研究对象.结果:本研究两家单位共收集到肾细胞癌合并尿路瘤栓患者6例,通过文献检索到16例,共计22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4.7岁(22 ~ 79岁);左肾15例,右肾6例,病变侧别不明1例;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主诉(18例),体质量下降1例,镜下血尿1例,超声检查发现1例,就诊原因不明1例;瘤栓分级为I级9例,Ⅱ级10例,Ⅲ级3例;术前诊断肾细胞癌的有11例,术前考虑肾盂癌或不能明确诊断者11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者9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者12例,1例手术方式不明;术后组织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1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嫌色细胞癌1例,混合细胞肾细胞癌1例,不能明确分型的肾细胞癌4例;11例患者有随访数据,随访3~31个月,有3例6个月内出现了肺转移.结论:肾细胞癌合并尿路瘤栓临床上少见,在诊断上需与肾盂癌相鉴别,治疗原则可参照同类型肾细胞癌,对于局部进展期患者,手术完整切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法,患者的肿瘤学预后还有待更长期和更大规模的随访观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