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肠炎沙门菌

肠炎沙门菌

肠炎沙门菌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2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6154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疾病监测、上海预防医学、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1世纪第五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研讨会、第六届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第三届中国食品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国际论坛等;肠炎沙门菌的相关文献由626位作者贡献,包括焦新安、吴同垒、张志强等。

肠炎沙门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2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6154 占比:99.82%

总计:86312篇

肠炎沙门菌—发文趋势图

肠炎沙门菌

-研究学者

  • 焦新安
  • 吴同垒
  • 张志强
  • 史秋梅
  • 潘志明
  • 耿士忠
  • 朱国强
  • 苏硕青
  • 李永慧
  • 李求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俊; 李军; 崔国林
    • 摘要: 沙门菌血清D群3个血清型FliC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肠炎沙门菌与鸡伤寒沙门菌完全相同,二者与鸡白痢沙门菌存在第91位氨基酸位点差异。本研究旨在探究肠炎沙门菌FliC蛋白第91位精氨酸突变对鞭毛形态、细菌运动性和小鼠体内定植能力的影响。运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删除肠炎沙门菌CICC10467 fliC基因,构建系列反式回补突变株,通过体外生长特性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各菌株生长和FliC蛋白表达情况,运动性试验分析各菌株在半固体琼脂中的泳动能力,电子显微镜观察各菌株鞭毛形态,细胞感染试验分析各菌株的细胞黏附和入侵能力,动物感染试验分析各菌株的组织侵染能力。结果表明,fliC基因缺失株及点突变回补株与野生株的体外生长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fliC基因缺失后肠炎沙门菌不表达鞭毛蛋白,各点突变回补株与野生株鞭毛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FliC蛋白R91S突变导致肠炎沙门菌鞭毛形态由超螺旋形态转变为钝直、柔韧度减弱,运动性显著降低(P<0.0001),对RAW264.7和HCT116细胞的黏附入侵能力显著下降(P<0.001),对BALB/c小鼠的器官侵染能力显著减弱(P<0.001)。综上表明,FliC蛋白第91位精氨酸对维持细菌运动性至关重要,第91位精氨酸突变能够显著改变肠炎沙门菌鞭毛形态,减弱肠炎沙门菌在小鼠体内定植能力。
    • 欧秀华; 邱艺燕
    • 摘要: 目的 查明厦门市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为及时处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份可疑食品样本(炸酱料包和剩余炸酱面)和3份肛拭子样本,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 剩余炸酱面和2份肛拭子检出肠炎沙门菌,生物编码为0017610545527210,血清型为O9、Hg、Hm。结论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此次事件是一起因食用被沙门菌污染的食物(炸酱面)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建议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群众特别是餐饮经营者的食物安全知识宣传,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陆祖瑜; 濮春娟; 刘莎; 罗钰枝; 陈美兰
    • 摘要: 为了寻找更为安全高效的动物替抗药物,本试验以3种中药复方和7种中药废弃物为材料,采用K-B纸片法检测抑菌圈直径、二倍稀释法检测最低抑菌浓度(MIC)、平板涂布法检测最低杀菌浓度(MBC),综合评价所选药物对大肠埃希菌、肠炎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显示:9种药物(除清开灵药渣外)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MIC和MBC值在3.91~125 mg/mL范围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度到高度敏感药物;中药复方1和中药复方3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值分别为125 mg/mL和62.5 mg/mL,表现为中度抑大肠埃希菌;忍冬藤和中药复方1对肠炎沙门菌的MIC值都是125 mg/mL,为肠炎沙门菌中度敏感药物。试验结果表明,3种中药复方和6种中药废弃物(除清开灵药渣外)可开发成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药复方1和中药复方3可预防和治疗禽畜大肠埃希菌感染,而中药复方1和忍冬藤可防治畜禽因感染肠炎沙门菌引起的病症。
    • 梁达炜; 朱晓莹
    • 摘要: 沙门菌的感染主要来自于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多种疾病,轻者为自愈性胃肠炎,重者可引起致死性伤寒,其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胃肠炎、菌血症或败血症、伤寒和副伤寒。临床患者的沙门菌分离株主要从粪便中分离得到,沙门菌导致的血流感染亦不多见,从痰液中分离得到沙门菌更是少见,本院从1例发热患者血液与痰液中先后分离出肠炎沙门菌,现报道如下。
    • 吕兴帮; 郝贺; 张博; 张永英; 钟翠红
    • 摘要: 肠炎沙门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原菌,可引起雏鸡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对畜禽养殖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受感染蛋鸡的蛋制品可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对公共卫生造成潜在威胁。为了更好地预防、控制和净化该病,需要对鸡肠炎沙门氏菌进行深入的研究。从细菌的病原学、耐药性、流行病学、致病机制、检测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介绍了鸡肠炎沙门氏菌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 赵帅; 顾天天; 侯丽娥; 张扬; 曹正锋; 陈国宏; 徐琪; 张钰
    • 摘要: 作为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NLR)家族重要成员之一的NLRC5,在机体识别入侵微生物、传递免疫信号及调节先天性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扬州鹅为研究对象,分析鹅NLRC5序列特征,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NLRC5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同时检测雏鹅感染肠炎沙门菌0、1、2、4 d后肝脏、脾脏和肾脏中NLRC5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鹅NLRC5氨基酸序列在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其中鹅与鸭NLRC5序列同源性为89.12%;NLRC5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肾脏、十二指肠、肌胃、大脑和肌肉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脾脏中的表达水平最高;此外,雏鹅感染肠炎沙门菌后其肝脏、脾脏和肾脏中NLRC5的表达量在1~2 d内显著上升(P<0.05),然后在感染4 d内恢复至正常水平。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NLRC5在鹅感染肠炎沙门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 刘畅; 张雪佳; 王利丽; 白和平; 王苗; 李浩; 刘勃兴; 史秋梅; 吴同垒; 张志强
    • 摘要: 为研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yihE)在肠炎沙门菌致病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λ-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肠炎沙门菌C50336(WT)yihE基因缺失突变株C50336ΔyihE(KO)、基因回补株C50336ΔyihE/pBR322-yihE(RS),测定了WT、KO、RS菌株的生长特性、生化特性、运动能力,结果显示,与WT相比,KO株的生长速度、运动能力均无明显差异;但半乳糖酸盐利用、葡萄糖苷酶、葡萄糖醛酸酶等指标发生变化。体外模拟并检测各种应激条件下肠炎沙门菌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与WT相比,KO株抗多种应激能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通过试管法、微量法等分析评估3株菌生物被膜(BF)的形成能力,另外,将各菌株分别接种至含刚果红和荧光增白剂的培养基,通过观察各菌落形态分析其BF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WT菌株相比,KO株BF形成能力下降了约50%,但BF主要的组成成分卷毛蛋白和纤维素无明显变化。对3种菌株耐药性和KO、WT株毒力因子携带情况经RT-qPC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WT相比,KO株对喹诺酮类、头孢曲松的敏感性提高;且csgA、bscA、flgG、sipB、sodc毒力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较大,而其他毒力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较小。利用KO、WT株菌株分别感染小鼠进行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WT株的LD_(50)为1.2×10^(5)cfu,KO株的LD_(50)为1.12×10^(6)cfu,毒力下降了约10倍。利用Over-lap PCR方法突变yihE蛋白217位天冬氨酸,利用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激酶活性,结果显示yihE蛋白突变后其激酶活性下降了约30%,表明217位天冬氨酸对yihE蛋白的活性非常关键。本研究证实yihE参与了肠炎沙门菌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且yihE基因的缺失能够使肠炎沙门菌的毒力下降,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沙门菌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刘向萍; 朱静; 王洪志; 顾华兵; 窦新红
    • 摘要: 为探讨不同血型狼山鸡免疫性能和TLR4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200只狼山鸡半同胞家系群分为对照组(80只)和肠炎沙门菌攻毒组(SE组)(120只),1日龄嗉囊灌注107 CFU的肠炎沙门菌,7 d后采集雏鸡脾脏、盲肠以及血液,筛选狼山鸡半同胞中B13和B21血型个体,测定B13组和B21组盲肠载菌量及血液IgY、IgM、IL1β和IFNγ等免疫指标,并对不同血型狼山鸡TLR4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照组和SE组B21血型狼山鸡各项免疫指标均优于B13;SE组2种血型狼山鸡TLR4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LR4-MyD88-NF-κB1信号通路中,除NF-κB1外,B21血型个体其余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13血型个体,而TLR4-TRIF-IRF3信号通路中,除TLR4外,其余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13血型个体。综上,B21血型通过抑制促炎因子表达与提高干扰素表达协同方式抵抗肠炎沙门菌感染。
    • 徐云明; 卜永谦; 卞蓉蓉; 杨剑波; 孙智远; 陈益; 柳增善; 任洪林
    • 摘要: 【目的】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avrA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肠炎沙门菌avrA蛋白对猪肠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根据GenBank中肠炎沙门菌avrA蛋白全基因序列(基因ID:1254388)设计引物扩增avrA基因,回收的目的片段与表达载体pGEX-4T-1进行重组、克隆,用限制性内切酶和基因测序验证重组表达质粒的正确性。将验证后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 2(DE3)感受态细胞,并在不同条件下对重组表达菌进行诱导表达。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vrA蛋白的表达情况。将酶切测序后目的基因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并用ExPASy-Translate Tool软件预测avrA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avrA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抗原性。【结果】肠炎沙门菌avrA基因CDS序列全长为909 bp,编码302个氨基酸。限制性内切酶及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avrA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重组菌所表达的avrA蛋白为可溶性蛋白。重组菌在15°C诱导16 h表达的蛋白量为10 mg/L,蛋白溶解度为4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vrA蛋白为膜外蛋白,该蛋白的16―301位氨基酸具有来自超家族YopJ丝氨酸/苏氨酸乙酰转移酶的保守结构域;avrA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α-螺旋、延伸链分别占43.71%、39.40%和16.89%;avrA蛋白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一致;avrA蛋白有9个与B细胞结合的抗原表位,分别在第5―40、51―68、80―92、94、101―109、146―157、160―168、199―231和236―298位氨基酸处。【结论】试验成功克隆出肠炎沙门菌avrA基因,并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和表达菌,诱导表达的avrA蛋白为可溶性表达;avrA蛋白为膜外蛋白,有9个能与B细胞结合的抗原表位。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制备检测肠炎沙门菌感染的抗体提供参考。
    • 李瑞波; 张红波
    • 摘要: 为了解泰安市部分地区宠物源沙门菌的感染情况、耐药表型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等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在泰安市3家宠物医院采集84份犬、猫的肛拭子样品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培养,分别使用微生物质谱鉴定和PCR方法鉴定沙门菌;使用血清凝集试验对分离株进行沙门菌的血清型鉴定;同时检测分离株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双纸片协同法对沙门菌进行产ESBLs初筛和确证实验,并检测了4类常用抗生素的18种耐药基因。本研究共分离到2株来自健康犬的沙门菌,且均为肠炎沙门菌,犬源沙门菌的分离率为3.45%(2/58)。2株沙门菌均只对红霉素具有耐药性。其中1株菌检测到β-内酰胺类中的blaCTX-M基因,氨基糖苷类中的aaC4基因,喹诺酮类中的aac(6')-Ib-cr,qnrA,oqxA基因。本研究从84份犬、猫样品中分离到2株肠炎沙门菌,看似表观健康的犬,存在沙门菌感染情况,提示需要重视宠物来源人兽共患病原菌所带来的的潜在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