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肛门指诊

肛门指诊

肛门指诊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0936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祝您健康、中国社区医师、中国肛肠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全国学术交流会议等;肛门指诊的相关文献由296位作者贡献,包括韩方海、刘恩靖、刘淑德等。

肛门指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0936 占比:99.34%

总计:21075篇

肛门指诊—发文趋势图

肛门指诊

-研究学者

  • 韩方海
  • 刘恩靖
  • 刘淑德
  • 吴凌云
  • 崔连斌
  • 王洪同
  • 魏林玉
  • 丁代万
  • 丁自海
  • 万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凯; 张禄芳
    • 摘要: 目的常规肛门指诊能早期发现环状混合痔术后粪嵌塞形成,探讨围手术期综合干预联合肛门指诊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160例2020年5—12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常规行洁肠水疗及磷酸钠盐灌肠液灌肠、术后第1天晚上开始口服通便药软化大便,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在术后第2、5、7天行肛门指诊。比较两组粪嵌塞发生率以及术后肛门疼痛、出血、肛缘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粪嵌塞发生率9例(11.25%)与治疗组粪嵌塞发生率1例(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7 d,两组患者肛门疼痛、出血、肛缘水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肛门指诊能早期发现环状混合痔术后粪嵌塞形成,从而减少术后粪嵌塞的发生,从而有效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安全有效。
    • 魏明
    • 摘要: 70岁的张大爷,近两年做过两次痔疮手术,但总是术后不到一个月就复发,于是再次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接诊医生在做肛门指诊时发现张大爷为混合痔,同时发现他的前列腺增大,膀胱里面都是尿。张大爷说:"每次排尿要等10分钟才能尿出来,且老像没有尿干净一样,裤子总是湿的。"医生意识到他很可能是前列腺出了问题。
    • 董青军(整理); 郭修田(整理);
    • 摘要: 胡某,男,57岁。初诊日期:2019年11月25日。主诉:排便困难2年余,伴便后肛门坠胀不尽感;长期口服通便药物,症状改善不明显。刻诊:大便质硬干结,3~5日一行,排便费力,排便时间较长,便后肛门坠胀不尽感;时有腹胀,胃纳不佳;舌质偏红、苔薄,舌边齿痕,脉细弱。肛门指诊:肛门收缩功能可,肌肉协调性欠佳,耻骨直肠肌僵硬。诊断:便秘;辨证:气阴亏虚,肠道失荣;治法:益气养阴,润肠通便。
    • 伍晟赟; 吕蔡
    •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体积(PV)、年龄(Age)、核磁共振成像(MRI)及肛门指诊(DRE)4项指标(以下简称PAMD)评分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4~10 ng/mL)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且血清总PSA(TPSA)处于灰区的118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与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相关的影响因素,并评价PAMD评分对PSA灰区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结果 118例患者中检出前列腺癌34例,阳性率28.8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MRI、DRE在前列腺癌组与非癌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V、MRI、DRE均是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和95%CI分别为4.941(1.427~17.105,P=0.012)、5.947(1.619~21.846,P=0.007)、6.010(1.276~28.300,P=0.023)、39.424(8.310~187.026,P=0.000).利用PAMD评分系统评价显示,≥4分高危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7.00%,明显高于中低危组阳性率11.80% (P=0.012).结论 PAMD评分有助于更精准把握PSA灰区患者的前列腺穿刺时机,并提高活检阳性率.
    • 魏辉
    • 摘要: 1.如何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患者年龄大都超过65岁,50岁以下男性很少见。由于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因此,对于50岁以上的男性,发现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为“定期血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肛门指诊或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确诊靠前列腺组织活检。
    • 卞文芹
    • 摘要: 众人皆知,肛肠科疾病属于"出口"问题,这不禁让人引起联想,在肛肠科做检查会不会很复杂?毕竟,这里不像口腔科,张开嘴就行了。其实,肛肠科的检查并不麻烦,常规检查大体可以分为三步:视诊、指诊、肛门镜。视诊,观察肛门口周围是否有病变多数情况下,当您向医生陈述病情后,第一项检查就是视诊。
    • 沈道敏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肛门指诊在筛查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76例肛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76例患者均进行肛门指诊检查,将进行肛门指诊检查的结果与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的结果相比较,观察用肛门指诊检查筛查直肠癌的准确性。结果:对这376例患者均进行肛门指诊检查,检出疑似直肠肿瘤患者11例,对这11例患者分别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其患有直肠癌。在这11例直肠癌患者中,便血的患者有10例,所占的比例为90.91%,排粘液便的患者有8例,所占的比例为72.73%,出现肛门坠胀症状的患者有6例,所占的比例为54.55%,出现肛门疼痛症状的患者有5例,所占的比例为45.45%,便秘、腹泻症状交替出现的患者有4例,所占的比例为36.36%,体重减轻的患者有2例,所占的比例为18.18%。结论:用肛门指诊检查对直肠癌患者进行筛查的效果显著。此检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冯翠丽; 李志强; 王伟; 师宁宁
    • 摘要: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14岁,主因无月经来潮,周期性下腹部坠胀1年,逐渐加重3个月于2013年4月2日来我院就诊。近1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每个月都有3-4天感到下腹部坠胀不适,同时伴有肛门部下坠,小便次数多,偶有便秘,每隔一个月以上症状重复出现,并逐月加重。妇科检查:处女膜无孔,向外膨隆,呈蓝紫色。肛门指诊:可触及阴道内有圆形包块向直肠前壁突出,用手按压下腹部,可见处女膜向外膨隆更加明显,且压痛。B超检查:子宫前
    • 摘要: 正1.检查腹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膀胱内常有大量残余尿,触诊时常可触及胀大之膀胱。2.肛门指诊:肛指检查,是诊断本病重要检查步骤,多数前列腺增生病例,经此项检查即可作出明确诊断。3.X线:IVU或膀胱尿道造影时,可见膀胱底部抬高,有弧形密度减低阴影,后尿道长度增加。如合并憩室、肿瘤、结石可显示充盈缺损。晚期IVU可显示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或肾显影不佳甚至不显影。4.测定残余尿:测定残余尿对本病有重要意义。残余尿
    • 陈永辉
    • 摘要: 儿童便秘可导致坚硬便块形成,致使直肠扩张或粪块嵌塞,最后因液体绕过粪块流出而致大便失禁,易误诊为腹泻。腹部检查常可扪及粪块,若能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可做肛门指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