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451547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现代医用影像学、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四次乳腺病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2014中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年会、第十三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年会等;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相关文献由38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雁、徐飚、赖米林等。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1547 占比:99.97%

总计:451664篇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发文趋势图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研究学者

  • 刘晓雁
  • 徐飚
  • 赖米林
  • 司徒红林
  • 王蕾
  • 刘胜
  • 杨杰
  • 林云
  • Biao Xu
  • Lei Wang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景柯欣; 吴耀禄
    • 摘要: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 GLM)是局限于乳腺小叶、形成肉芽肿为主要特征的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一种非细菌感染性炎症。该病虽为良性疾病,却可造成乳房千疮百孔,甚至丧失乳房,被称为“良性疾病中的乳癌”。成为继乳腺恶性肿瘤之后对育龄期妇女身心威胁最大的非哺乳期乳腺炎症疾病。GLM的病因迄今仍不完全清楚,目前多认为自身免疫所致炎症反应、感染因素、基因多态性与基因突变等可能导致GLM的发生,另外诱发GLM的因素还包括长期吸烟、哺乳障碍或乳汁淤积、乳房钝性外伤、口服避孕药或精神类药物、高泌乳素血症等。本篇将围绕GLM的病因和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 牛多山; 徐美林; 杨杰; 姚丰; 夏巧凡
    • 摘要: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GLM,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49岁,中位年龄31岁,均以单侧乳腺肿块就诊,可伴疼痛、皮肤红肿、破溃等。大体上肿块无包膜,切面呈实性或囊实性,实性区灰白或灰黄色,质地较硬韧,囊性区呈腐烂状,内含灰黄灰褐色脓样分泌物。光镜下见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炎,伴有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及脂质吸收空泡形成,小叶结构通常存在。术后随访3~36个月,2例复发。结论:GLM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乳腺炎性疾病,有一定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临床及病理医师应予以重视,避免误诊、误治。
    • 郭静宜; 颜小斌; 蔡名利; 吕国荣
    • 摘要: 目的探讨彩超对不同分型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所医院经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为GLM的120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GLM依据文献分为片状不均质回声型、结节或肿块型、弥散型3种类型,分析超声对GLM这3种声像类型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GLM的符合率约84.2%.片状不均质回声型70例,超声诊断准确率约92.8%(65/70);结节或肿块型37例,超声诊断准确率约83.8%(31/37);弥散型1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约38.5%(5/13).超声对片状不均质回声型和结节或肿块型的GLM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对片状不均质回声型和结节或肿块型诊断的准确性高于弥散型(P<0.05).120例GLM病灶中,误诊19例,其中6例被误诊为乳腺癌,1例被误诊为巨大纤维腺瘤,1例因有外伤史被误诊为血肿,1例被误诊为积乳囊肿,2例被误诊为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弥散型被误诊为增生.结论GLM的3种分型超声各有不同特点,提高对弥散型的警惕性和认识有望提高诊断水平.
    • 胡珊; 刘昱磊; 陈鹏典; 陈妍; 王俊玲; 宁艳
    • 摘要: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刺法对肿块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中医科门诊及乳腺科门诊就诊的肿块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疏肝健脾针刺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免疫指标[血清T淋巴细胞群(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及补体C4。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乳房肿块大小较治疗前减小,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3、CD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针刺法可有效改善肿块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血清免疫指标,平衡免疫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醋酸泼尼松片。
    • 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 刘晓雁; 陈前军
    • 摘要: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是一种临床较为难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治疗GLM具有一定优势,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治疗规范。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专家组基于古今文献和临床实践共同讨论并制定了本共识。内容涉及GLM中医诊断、临床分期分型、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法,且提出了本病的临床诊断参考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本共识的制定对全面系统地认识GLM,规范中医内外治法在GLM中的运用,提高中医药防治GLM的临床、科研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 陈莹; 凃艺辉; 吴高松; 周瑞
    • 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缝线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术后伤口愈合及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68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根据不同的缝线种类随机分为慕丝线组、可吸收线组以及颂宁组,每组56例。比较三组术后7 d和14 d时的线结反应情况、切口愈合时间、愈合等级、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等,并比较三组患者对切口缝合的美学满意度。结果术后7 d和14 d时,颂宁组线结反应Ⅲ度为14.28%和8.9%,明显低于可吸收线组(41.07%、30.35%)和慕丝线组(35.71%、2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14);慕丝线组、可吸收线组及颂宁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7.4±1.43)d、(7.3±1.88)d及(6.9±0.88)d,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2)。三组术后切口愈合等级无明显差异(P=0.055)。慕丝线组、可吸收线组及颂宁组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71%、28.57%、14.28%,颂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慕斯线组(P=0.000);慕丝线组、可吸收线组及颂宁组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78.57%、80.35%、92.85%,颂宁组总满意率高于慕斯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颂宁作为医用外科缝线应用于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可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及切口愈合效果,降低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率;对于张力大的切口,在分层缝合时可三种缝线组合使用。
    • 鞠仙莉; 阎红琳; 袁静萍
    • 摘要: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又称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良性的慢性乳腺炎症,病因不明,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的乳房肿块,引流窦道,瘢痕和乳房萎缩等,在组织学切片上以小叶坏死和非干酪化肉芽肿性炎症为特征。特殊染色显示GLM常与棒状杆菌有关联,免疫表型上可见IgG4^(+)浆细胞和CD4^(+)淋巴细胞增多,鉴别诊断仍需根据病理学诊断确定,治疗方法上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本文主要对GLM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特殊染色、免疫表型、鉴别诊断等内容进行综述,并对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刘艳超; 孝梦甦; 吕珂; 吴倩岚; 刘郭坤
    • 摘要: 目的:总结并对比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filtrating lobular carcinoma of the breast,IL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期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并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8个GLM病灶及58个ILC病灶超声图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图表现,包括病灶形态、纵横比、边界、周边晕环、内部导管扩张、液化区、钙化等。结果:两组病灶在发病年龄、红肿热痛等临床表现,以及超声显示的形态、内部导管扩张、液化区及钙化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M相较于ILC病灶内更易出现液化区、导管扩张、血流丰富等表现,综合分析超声与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
    • 郑默然; 董超鹏; 戚贵杰; 邵惜
    • 摘要: 探究非哺乳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患者术后复发可能影响因素。2016年1月—2018年12月手术治疗后随访3年的80例非哺乳期GLM术后复发患者为复发组,同期完成治疗及随访的80例非哺乳期GLM术后未复发患者为未复发组,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GLM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单纯手术、BMI高,PRL、E2、sICAM-1过表达是GLM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OR>1,P<0.05),增加非哺乳期GLM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临床应对上述因素实施干预,以降低术后复发。
    • 李斐斐; 史有阳; 杨小娟; 孙霃平; 刘胜
    • 摘要: 目的:观察乳癖散结胶囊及红金消结胶囊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恢复期降低复发率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GLM恢复期服用乳癖散结胶囊或红金消结胶囊的GLM患者173例,其中乳癖散结组129例,红金消结组44例。根据患者服用中成药的治疗时间,分别将其分为2周~6个月及≥6个月两个亚组,比较各组患者复发率差异。结果:乳癖散结组患者复发率为6.98%(9/129),红金消结组患者复发率为9.09%(4/44),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87)。各组间亚组比较显示,乳癖散结组及红金消结组两组间在2周~6个月及≥6个月两个亚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135,P=0.670)。乳癖散结组内亚组比较,与2周~6个月患者人群相比,≥6个月GLM患者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红金消结组内两亚组比较,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139)。结论:在GLM恢复期,乳癖散结胶囊及红金消结胶囊均为有效的降低复发率治疗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