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7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0篇、会议论文97篇、专利文献5340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光明中医、河北中医、江西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6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二次学术大会、福州市科协2014年学术年会等;耳穴疗法的相关文献由102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子丽、李桂兰、赵百孝等。

耳穴疗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0 占比:6.37%

会议论文>

论文:97 占比:1.67%

专利文献>

论文:5340 占比:91.96%

总计:5807篇

耳穴疗法—发文趋势图

耳穴疗法

-研究学者

  • 张子丽
  • 李桂兰
  • 赵百孝
  • 刘继洪
  • 王红
  • 王茵萍
  • 郭义
  • 仲远明
  • 侯丽辉
  • 刘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曦
    • 摘要: 耳穴起源于中国,是我国的传统疗法之一,耳朵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包含了人体从头到脚几百个穴位的反应点。耳穴疗法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记载,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手足少阴经络布于耳,手足太阳经和足阳明胃经也分布于耳或耳周。《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全身各大脉络汇聚于耳.
    • 陈永; 董忠
    • 摘要: 耳穴疗法是一种中医特色疗法。此疗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应用安全性高等优点。大量的研究表明,用此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等骨科疾病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主要是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周静珠; 程宏亮; 陈欢; 樊甦; 朱伟坚; 张朝晖; 仲远明; 蔡红
    • 摘要: 自主神经系统在胃肠道组织中分布广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引起胃肠道动力障碍、内脏高敏和消化液的分泌异常等。耳穴疗法已经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作用机制与耳穴疗法具有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相关。该文从自主神经在耳廓和胃肠道的分布、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耳穴疗法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效应及机制研究3个方面作论述,旨在初步明确耳穴疗法的作用机制,促进耳穴疗法在胃肠道疾病中的运用。
    • 陈锦嫦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口服配合耳穴疗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0例肝胃不和型胃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药口服配合耳穴疗法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中医主症进行积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主症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论肝胃不和型胃痛患者采取中药口服配合耳穴疗法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效果确切。
    • 黄毅; 刘婧; 刘晓涛; 刘睿
    • 摘要: 目的 探讨耳穴联合刺络放血疗法针对胃火牙痛患者的疗效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前来新余市中医院就诊的86例胃火牙痛型患者纳入研究,用随机数据表法分组。2组均予以口腔洁治、使用漱口液,对照组43例另予以双氧水,观察组43例另予以耳穴联合刺络放血。比较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龈沟液内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水平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不断下降,观察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IL-8水平均有下降,CD4含量有所上升,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耳穴联合刺络放血疗法针对胃火牙痛患者的疗效理想,有利于缓解牙痛,抑制炎性反应,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赵静; 魏金荣; 王燕; 王丽
    • 摘要: 目的评价情志护理联合耳穴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热郁肺证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扬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COPD痰热郁肺证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中的46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合情志护理,观察组中的46例患者基于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加用耳穴疗法。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和中医症候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14d后,2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和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优(P均<0.05)。干预14d后,2组的咳嗽、喘息和痰量等各项中医症候评分相较于干预前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耳穴疗法可提高COPD痰热郁肺证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其肺功能康复,改善其中医证候。
    • 王钢; 孔祥定; 陈静; 王宽宇
    • 摘要: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穴位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文总结近年来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方面采用的穴位疗法,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吴凤琼; 李娟; 李今; 代娣; 吴艳; 程佳伟; 程超
    • 摘要: 目的探索基于全息理论的辨证分型耳穴压豆治疗在原发性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医科收治的符合原发性失眠诊断标准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4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给予全息辨证分型的耳穴压豆治疗。治疗10周后,比较2组患者睡眠的改善情况及失眠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治疗前的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为(16.98±3.52)分,治疗10周后为(3.89±1.72)分,对照组治疗前PSQI评分为(16.21±2.27)分,治疗后为(8.54±3.39)分,干预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干预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差异显著(P<0.001)。对照组治疗有效为30例(62.50%),干预组治疗有效为41例(93.18%);2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全息理论的辨证分型耳穴压豆治疗原发性失眠不仅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疗效显著,同时还可改善患者因失眠引起焦虑等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 韩榕; 孔谐和; 赵峰; 杨光; 赵越; 马晓芃
    • 摘要: 目的分析总结耳穴治疗近视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从建库到2019年12月31日国内外数据库中耳穴治疗近视的临床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应用Excel 2019、SPSS 21.0和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常用耳穴频次:共纳入文献254篇,应用频次前10位的耳穴依次是眼(LO_(5))、肝(CO_(12))、肾(CO10)、屏间后(AT11)、屏间前(TG21)、心(CO_(15))、神门(TF4)、脾(CO13)、皮质下(AT4)、交感(AH6a),穴位主要分布在耳甲区。(2)关联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眼(LO_(5))、肝(CO_(12))、肾(CO10)、屏间前(TG21)、屏间后(AT11)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并在聚类分析中被聚为一类;心(CO_(15))、神门(TF4)、脾(CO13)、皮质下(AT4)、交感(AH6a)等穴被聚为另一类。单纯耳穴疗法、耳穴结合推拿为主要治疗方法,王不留行是最常用的贴压药物。每日按压5次以内是最常见的刺激频率,最常用的按压刺激量是每穴10~50次或每次按压总时间1~5 min。治疗时间多在3个月以内,视力是最常用的疗效指标。结论耳穴治疗近视取穴以眼(LO_(5))、肝(CO_(12))、肾(CO10)、屏间前(TG21)、屏间后(AT11)为主,可将耳穴压籽法作为主要干预手段,并应用视力、屈光度及其他眼部参数等多个指标综合评价疗效。
    • 杨舒婷; 熊江艳; 蒋田; 龙远玉
    • 摘要: 耳穴疗法属于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一,其效果已得到临床验证。其中耳穴压豆法具有无创、绿色、环保的特点,临床使用方便,但大学生对其认知了解不足。现将耳穴疗法在大学生失眠人群中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普及推广中医特色的绿色非药物疗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