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网络伦理

网络伦理

网络伦理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643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信息与知识传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325071篇;相关期刊453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学术交流、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大连海事大学第三届硕博论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第22次学术研讨会、“网络舆情与社会安全”博士生交叉学科创新论坛等;网络伦理的相关文献由723位作者贡献,包括郭继志、郑洁、沙勇忠等。

网络伦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0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25071 占比:99.80%

总计:325714篇

网络伦理—发文趋势图

网络伦理

-研究学者

  • 郭继志
  • 郑洁
  • 沙勇忠
  • 胡善菊
  • 董毅
  • 刘云山
  • 刘传良
  • 夏天成
  • 宋吉鑫
  • 庄立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沈彤扬; 张宜威
    • 摘要: 近年来,“社会性死亡”作为网络热词热度不减,通过具体案例对此词汇进行界定,可以发现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网络传播伦理建构问题。关于媒介伦理失范学界已有颇多研究,多为对技术的批评和对主流媒体的苛责。文章对“社会性死亡”的伦理主体进行梳理,发现此现象中存在三个主要责任主体,即个体传播者、职业媒体传播者与技术平台,并从这三个角度对“社会性死亡”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从个人素养、技术责任和法律底线等层面探究网络传播伦理的重建路径。
    • 陈文华
    • 摘要: 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给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的同时,也使他们思想中原有的伦理道德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从责任伦理的角度来看,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伦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互联网的高度隐蔽性和虚拟性、大学生自身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不完善、网络社会责任教育严重缺位。为此,高校须直面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深挖背后原因,果断采取借鉴传统慎独思想、做好网络责任教育、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策略等措施,最大程度地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水平,提高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质量。
    • 韩雨宸
    • 摘要: 近年来,网络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网络在带给人们便捷和愉悦的同时,由于网络空间本身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因此极易成为滋生道德堕落的温床。网络直播以传播交流的开放性、无边界的互动性和超越现实感受的虚拟“真实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其中。但是,由此带来的各种直播乱象也是层出不穷,引发了严重的道德危机。因此,通过网络直播透析网络伦理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只有探寻网络伦理危机成因,重建网络伦理文化,规范网络主体道德行为,加强网络伦理关照,构建和谐美好的网络伦理秩序,才能净化网络空间环境,推动网络直播向健康方向发展。
    • 鲍朝勇
    • 摘要: 信息推荐技术作为一种与网络深度融合的强技术物,如维贝克所言,是"道德行动者",但该技术发展的内外逻辑使其无法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做出平衡,因而表现出伪中立的特征。忽视技术的伪中立性将加剧网络内容建设中的伦理挑战,损害人们的信息选择能力,降低人们的审美和伦理范式,最终技术的道德迷失加剧网络内容建设的道德迷失,网络内容同质化问题也越发严峻。
    • 王宁
    • 摘要: 科技发展非网络空间优化的唯一手段,伦理之维亦为重要向度。随着人类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不断深化与社会的融合,愈发从虚拟贴近现实,成为生产生活各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空间发展的全域化使其具有社会性,形成与现实既区别又联系的伦理环境。完善的网络法制是底线的坚守和维护,网络空间的优化与升华则更有赖网络道德建设,客观上依靠完善的道德规范体系教育和引导网络行为主体培养理性道德思维,树立正确道德信念;主观上通过行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内化于道德情感之中成为自我意志,强化自律道德能力,从他律走向自律。伦理之维的网络空间优化有助于社会整体道德进步,促进社会良序发展,增进人们福祉。
    • 蒋斌
    • 摘要: 在信息化和科技化时代下,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生产和实践的方方面面.网络一方面能够带给人们更多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的安全问题以及能力问题,其中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受到了高校的关注.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不足,是非辨别和判断能力较差,因此在利用网络与外界交流以及沟通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偏差行为,伦理道德失范问题最为显著.很多学校开始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了解学生出现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相关问题,着眼于法治社会的建设情况.从法律的角度出发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充分落实网络伦理道德失范教育工作.创新这一教育的内容以及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实践,确保学生能够在网络社会居众注重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坚持正确的伦理道德.以正确的人生三观与外界进行交流以及互动,真正实现个人顺利的社会化.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着眼于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的具体原因,通过对这一教育板块的法治化研究以及思考来为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付鑫
    • 摘要: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现在大学生日益成为网民的主力军.通过对喀什大学学生网络伦理的调研,了解到网络伦理存在一些认识偏颇,通过分析,是由于网络空间的自身特点、大学生自身特点等原因造成的.对此,高校需要加大教育、大学生需要提升自身素养等方面着手.
    • 赵培; 巴志超; 赵宇翔
    • 摘要: 探究医疗健康项目众筹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与对策,对于提高医疗健康类项目众筹成功率、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以及促进医疗健康众筹行业的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外医疗健康众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界定医疗健康众筹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医疗健康类众筹项目成功的相关影响因素,探究医疗健康众筹模式所引发的道德担忧,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当前在线医疗健康类项目众筹成功率并不高,现有研究主要从捐助者、筹款者、众筹平台、项目信息特征四个维度探究影响医疗健康众筹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虚假信息引发的诈捐和炒作行为、善款分配不均、个人隐私泄露等伦理问题仍是保障在线医疗健康众筹健康发展丞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可从捐赠行为引导、在线众筹平台运营模式、医疗健康众筹监管机制等角度,着力探究医疗健康类众筹筹资成功率提升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 李萌; 贾华
    • 摘要: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所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伦理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情感冷漠、法制观念淡薄和诚信意识减弱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一系列网络伦理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建设的五个主要途径,包括加大对网络立法和执法工作的力度、加强对计算机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在网络伦理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开设网络伦理教育课程和建立高校网络绿色平台.
    • 陈艳芳
    • 摘要: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优势,高职信息类专业学生网络伦理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既是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也是照顾信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特征和发展特征的需要。高职信息类专业网络伦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建构应以任务驱动式为主线,通过任务衔接线上与线下教学,从而形成“线上自学一实践任务一展示讨论一重点讲解一线上测验”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信息类专业网络伦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