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临床麻醉

临床麻醉

临床麻醉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44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2篇、会议论文151篇、专利文献43577篇;相关期刊337种,包括临床麻醉学杂志、麻醉与监护论坛、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华东六省一市护理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海峡护理论坛、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全国第十二次临床麻醉知识更新学习班暨学术研讨会等;临床麻醉的相关文献由2299位作者贡献,包括苏相飞、佘守章、张东亚等。

临床麻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2 占比:2.24%

会议论文>

论文:151 占比:0.34%

专利文献>

论文:43577 占比:97.42%

总计:44730篇

临床麻醉—发文趋势图

临床麻醉

-研究学者

  • 苏相飞
  • 佘守章
  • 张东亚
  • 彭玉璇
  • 刘洋
  • 周建苗
  • 夏明
  • 张业兵
  • 徐旭仲
  • 李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肖鹏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手术患者麻醉及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山东省单县海吉亚医院收治的200例手术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用的罗哌卡因的不同浓度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0.25%浓度的罗哌卡因;观察组100例,采用0.20%浓度的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治疗满意度,治疗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麻醉中应用0.20%罗哌卡因临床效果更佳,降低了其疼痛程度,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 范玲玲; 曾获麟; 李茜
    • 摘要: S-氯胺酮是氯胺酮发挥主要药理作用的右旋异构体,兼有意识消失、镇痛和遗忘三重作用,起效迅速,呼吸抑制轻,能多途径给药。相较氯胺酮,S-氯胺酮效价更强,清除更快,精神运动类反应、流涎流泪等不良反应较少。门诊诊疗中,单独使用S-氯胺酮对成人镇静效果良好,但不良反应较多;低剂量S-氯胺酮,作为辅助药用于镇静要求更高或不配合小儿的门诊诊疗,安全有效,可控性好。S-氯胺酮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诱导插管时有较大优势,但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应警惕气道分泌物增加及保留咳嗽反射导致的气溶胶增加。低剂量S-氯胺酮能预防痛觉过敏,提高镇痛质量,延长镇痛时间,减少阿片类药物的消耗,可应用于围术期疼痛管理。此外,S-氯胺酮在神经保护及预防术后抑郁方面有较好前景。其不良反应主要有眩晕、烦躁、呕吐、幻觉、血压升高等,与剂量呈依赖性增加,不宜用于妊娠、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精神病、严重肝病及颅内压、眼压升高等患者。
    • 黄雨; 宁璐璐; 刘英
    • 摘要: 赛拉嗪是一种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属于剂量依赖型镇静药,使用剂量不同会使动物产生镇静、止痛、中枢性肌肉松弛等不同效应,同时也可以提升其他药物的麻醉作用,临床上可作为镇静剂、镇痛剂或肌松剂等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犬、猫、猪等动物的复合麻醉或者化学保定。赛拉嗪具有安全性高,毒性低,几乎无蓄积作用,肌肉注射吸收迅速,起效快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兽医常用的麻醉药物。本文就赛拉嗪在犬的临床麻醉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概述。
    • 宋延香; 潘菊
    •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麻醉中应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南关医院收治的80例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患者麻醉前、机械通气15 min、机械通气30 min、机械通气60 mi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分析两者相关性,并统计监测期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P_(ET)CO_(2)水平监测并成功处理不良事件共18例,其中有1例出现插管误入食道、2例机械通气不足、5例机械通气过度、6例小气道阻塞、4例连接处脱离与螺纹管扭曲;而经PaCO2水平监测并成功处理不良事件共14例,其中有1例出现插管误入食道、1例机械通气不足、4例机械通气过度、5例小气道阻塞、3例连接处脱离与螺纹管扭曲,两种监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P_(ET)CO_(2)、PaCO_(2)水平发现,两者在麻醉前、机械通气15 min、机械通气30 min、机械通气60min内呈现出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机械通气时间不断延长下,P_(ET)CO_(2)、PaCO_(2)水平逐渐增高,各个指标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患者手术治疗期间,P_(ET)CO_(2)、PaCO_(2)水平具有相关性,将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应用在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 曹英浩; 吕文斐; 池萍; 权哲峰
    •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麻醉实习生在传统教学方法与微视频预学习方法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方法选择2018年6-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麻醉科实习的34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传统带教组和新型带教组,每组各17名,传统带教组采用以往的带教方法,新型带教组采用先观看微视频进行预习,之后再进行临床实习。所有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统一填写评教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共收到教师评教满意度问卷34份,剔除无效问卷1份,得到有效问卷33份,其中传统带教组16份,新型带教组17份。新型带教组学生对带教内容的学习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兴趣、授课效果总体评价满意度高于传统带教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满意度的不同维度中,新型带教组在激发学生兴趣、授课效果总体评价的非常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其中对激发学生兴趣的非常满意度达100%。结论新型教学方法激发了非麻醉专业对临床麻醉实习的兴趣,对带教老师满意度高。
    • 吴立刚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临床麻醉中实施喉罩全麻通气,观察其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为研究实施时间,抽取100例妇产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参照组行常规气管插管通气,实验组行喉罩全麻通气。对比不良反应、各项指标以及麻醉效果。结果将参照组作参考,实验组不良反应为4.00%(2/50)较低,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各项指标、麻醉效果优于参照组,2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Ⅰ级高于参照组,Ⅱ级、Ⅲ级、Ⅳ级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麻醉中实施喉罩全麻通气,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改善,使通气质量提升,其治疗安全性较高。
    • 金香月; 王双; 马志伟; 孙小婷
    •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经济能力不断提升,对自身健康意识日益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增长,老年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也越来越多。这给麻醉医师的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老年患者生理特点,重视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应用,制定最优化的临床麻醉方案。使老年患者更加平稳、安全地渡过围手术期。
    • 阿尔祖古丽·图尔荪尼亚孜; 希尔艾力·亚森
    • 摘要: 目的对喉罩在麻醉期间呼吸抑制时呼吸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和田地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1年内时间内麻醉期间呼吸抑制患者100例,对患者在麻醉中呼吸抑制时的呼吸管理方式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采用喉罩通气方式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通气治疗方式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应用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率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通气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0,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0,P<0.05)。结论在对麻醉中出现呼吸抑制的患者采用喉罩通气的方式,通气的有效率更高,舒适度更高,临床的通气效果更好,对患者的伤害更小。
    • 张天昊(综述); 徐懋(审校)
    • 摘要: 困难气道是指熟练掌握气道管理的医务工作者在使用如面罩、声门上气道通气或气管插管(严格来说,也包括拔管)时遇到困难的临床情况[1]。临床中困难气道的发生率根据不同的定义高达0.5%~10%[2,3]。美国麻醉学会分析显示困难气道事件相关的医疗事故索赔中患者死亡率高达73%[4]。遭遇非预料的困难气道极易增加患者的组织损伤,甚至导致气管切开等一系列后果,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相关并发症,与近年来提倡的微创、精准、加速康复外科等理念不符[5],如何提高围术期气道评估的准确性一直是临床麻醉的热点问题。
    • 马玉清; 张晓慧; 郭娜; 刘亚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微视频在临床麻醉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和实习医生共计3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教学组和微视频教学组,每组15名。两组学员分别参加常规教学和微视频教学,培训学员进入麻醉科培训6月后进行理论考核和临床能力考核,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培训学员进行评价。结果微视频教学组学员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两组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记忆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能力、解决突发情况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自我评估得分,微视频教学组学员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微视频教学组学员教学满意度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结论在麻醉专业的临床实习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采取微视频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成绩,同时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