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55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9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5802篇;相关期刊368种,包括前线、船山学刊、广东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第十一届青年学术讨论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第四届青年学者论坛、第十二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等;维新运动的相关文献由50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兴豪、陈丽华、马勇等。

维新运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49 占比:0.5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5802 占比:99.43%

总计:96354篇

维新运动—发文趋势图

维新运动

-研究学者

  • 刘兴豪
  • 陈丽华
  • 马勇
  • 郑春奎
  • 叶林生
  • 宋德华
  • 汤志钧
  • 汪叔子
  • 熊宗仁
  • 苏全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海; 赵晓琳; 王秀芬
    • 摘要: 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和保守派效仿在华外报创办中国本土报刊来宣传各自的观点和思想,掀起近代国人办报高潮,促进了中国本土报刊的发展和现代公共报业的兴起。包克私于1898年10月11日在《字林西报》发表文章“本土报纸”(Native Newspapers),在对比1895年至1898年前后报刊数据的基础上公布维新运动期间中国本土报刊快速增长的数据,分析国人自办报刊及其启蒙教育和维新变法的报道主题,通过维新派报刊个案记录管窥保守派和维新派争夺话语权的报史。梁启超在1901年《清议报》第壹百号发表文章《报界一斑中国各报存佚表序》以日报和丛报为分类标准、以出版地为参数统计全国的日报与国内外丛报的数据,表明各家报刊的存佚或改版情况,详细而精准呈现当时报刊出版情况。与近现代中国报刊目录的计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比较而言,包克私“本土报纸”与梁启超编纂的中文报刊目录具备各自的报刊计量和数据分析的创新与优势,进而奠定其中国报刊史学与报刊计量价值。
    • 张弛
    • 摘要: 甲午至戊戌时期的《师伏堂日记》,展现了晚清时期民间普通文人如何以私语化的日记写作为载体,观察时局、容纳新知,逐步走向公共文学实践的过程。在日记中,作者皮锡瑞不仅延续了日记文体的传统功能,勾勒了宏观维新运动视域下更加鲜活、丰富的个体精神世界;同时,通过日记内部的“思想草稿”和“文体实验”,与外部维新文本形成互文性对话,进而介入到湖南地方的学会、报刊等新兴公共领域,参与文明调适、民智启蒙活动,呈现出日记在特殊历史时期的文体张力与价值。
    • 欧阳逸冰
    • 摘要: 如果说,在近代中国,福建人林则徐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那么,福建人严复则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胡适语)是的,他们都是赤诚的爱国者。前者一句诗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千秋风范,万代赞叹;后者一句译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百多年前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提供了新鲜的思想武器,惊醒了多少国人,鼓舞了多少志士!
    • 刘琳璘
    • 摘要: 清朝末期的社会改革是从传统封建农业社会向近代法治工业社会的重要转型之作.清末维新运动则是这场社会改革的引领者和主导者,它不但开启了中国社会转型之路,也为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生成创造了条件.清末维新运动的曲折以及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的结局,也使得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在初创之后命运多舛.故,不可否认,清末维新运动的发展与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生成关系密切.从此角度分析或可为我们明晰现代警察制度改革的方向与进路.
    • 张弛
    • 摘要: 晚清时期的湖南形象,在各类历史与文学文本中,经历了一个从危机到转型的过程.古代寓湘者笔下被高度审美化的潇湘形象,逐渐走向衰落和变异,在异域文明的冲击之下,湖南成为传教士等外来者眼中最为保守的中国区域.作为回应,郭嵩焘、曾国藩等湘军创建者,开始从缥缈隐逸的潇湘风景中走出,寻找个人与国家的出路,他们与更多本土绅民一起,呈现出湖南人物闭塞保守却又进取开新的立体形象.戊戌时期湖南的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士人,却从荒蛮偏僻的潇湘地理和文化现实中,发掘了湖南少历史负累而具独立根性的"士节""民气".20世纪初,杨度、杨毓麟等湖南留日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晚清湖南形象的想象和重塑.
    • 刘琳璘
    • 摘要: 清朝末期的社会改革是从传统封建农业社会向近代法治工业社会的重要转型之作。清末维新运动则是这场社会改革的引领者和主导者,它不但开启了中国社会转型之路,也为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生成创造了条件。清末维新运动的曲折以及最后以失败而告终的结局,也使得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在初创之后命运多舛。故,不可否认,清末维新运动的发展与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生成关系密切。从此角度分析或可为我们明晰现代警察制度改革的方向与进路。
    • 八百谷晃义
    • 摘要: 本文讨论维新运动时期在湖南长沙发行的《湘学报》被反复重印、重编的史事,展现出在先行研究中鲜少被关注的晚清报刊内容流通的状况.晚清报刊的流通网络有不可忽视的局限,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性差异.《湘学报》也一直无法解决在派报上存在的问题.部分书贾在《湘学报》流通的困难上看出商机,制造了"盗版"《湘学报》.此种"盗版"虽然对原出版者来说"可恶之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湘学报》流通上的空白.进入20世纪初清末新政时期,《湘学报》还以不同的方式继续重编.这是因为《湘学报》避谈政治的办报风格,在义和团战争后的敏感时期,颇受书商和读者的青睐.另外,清末新政时期科举改制,给《湘学报》的内容赋予了考试参考书的意义.这些政治与改革的形势,都给《湘学报》的重编、重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亢梓璇
    • 摘要: 作为清末时期著名的维新思想家、教育家,开启陕西地区近代化关键人物的刘古愚,在维新运动期间积极响应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在继承关学传统下,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民主思想.其政治民主思想代表了西北地区维新改良的呼声,在闭塞的西北指导各项维新事业,推动了西北地区的进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