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纽伦堡审判

纽伦堡审判

纽伦堡审判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世界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专利文献76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辽宁行政学院学报等; 纽伦堡审判的相关文献由85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彦名、徐持、朱成山等。

纽伦堡审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51.28%

专利文献>

论文:76 占比:48.72%

总计:156篇

纽伦堡审判—发文趋势图

纽伦堡审判

-研究学者

  • 卢彦名
  • 徐持
  • 朱成山
  • 朱淑丽
  • 王勤勤
  • 郭晔旻
  • 黄鸣鹤
  • Stan
  • 乔仕彤
  • 于海玲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杰
    • 摘要: 守法不仅是服从,还有释法、找法、认同法之意,即守法意味着普通公民角度的遵法护法,法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者的发现、诠构、遵从法律,以及立法者依法制定法律,不与上位法相违背。守法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在西方文明史的各个时期,尤其是近代以来,这一问题始终备受关注。“苏格拉底之死”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守法大剧,它讲述的是一个公民一心服从法律而不论法律是什么的故事。守法也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法学命题,是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守法”通常是与加强“公民法制教育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代“全民守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并列,成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最重要的四项保障措施之一。
    • 金恒薇
    • 摘要: 1956年,沈阳特别军事法庭两次开庭审判日本战犯,因战犯当庭全部认罪使沈阳审判呈现彻底性、典型性的特点,成为国际审判史上的奇迹。作为见证这段重要历史的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承载了重要的使命,对其进行保护与充分利用,是发挥旧址爱国主义教育职能、全面提升辽宁抗战文化地位的最佳载体。二战结束后,如何处置战犯成为战胜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根据1943年《莫斯科宣言》、1945年《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中的规定,先后进行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远东伯力城审判、各受害国在国内审判。
    • 胡雨晴
    • 摘要: 二战结束后,针对德国和日本的两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结束了世界性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历史,给世界带来了长久的和平与安全.然而,这两场审判其实都是由美国主导的,虽然有众多参战国的参与和认同,但依然充分显示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所发挥出来的巨大影响力.围绕两场审判,苏联、美国、日本和中国先后拍摄了几部有关审判的电影,这几部影片在记录呈现历史事实的表象中,都隐含着各自不同的真实目的,它们都在表达生产国各自不同的国家意识形态诉求,并宣示各自的国家利益.通过对几部二战审判电影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意识形态批评在电影批评中的重要价值,提示我们应该将国家意识形态视角作为电影批评的根本视角,关注各国影片在重大历史题材上的意识形态选择.突破传统影视批评的知识视野局限,全面审视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价值选择和利益诉求.尤其是面对那些对当代中国青少年影响最大的美国好莱坞影片,更应该从意识形态批评视野审视其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对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核心利益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维护我们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核心利益.
    • 徐持
    • 摘要: 东京审判是清算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责任的国际刑事审判,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诉诸国际刑事司法的方式确立侵略战争的犯罪性并追究个人刑事责任,推动了国际刑事法治的诞生和发展,为人类以法律寻求和平作出了贡献。但由于日本学界“标签化”的“东京审判史观”、审判时间过长以及法官个人意见的负面影响等原因,东京审判的司法特性一度被遮蔽,没有得到与纽伦堡审判相若的评价。
    • 吕品
    • 摘要: 到了1930年代,犹太人在法国也不再安全。1937年,萨拉的三个兄弟半逼半骗地让她嫁给了一个刚刚结识的美国人,这是他们能想到的让萨拉离开法国的办法。最近看到简体中文版的《东西街》(East West Street)出版了,作者是英国著名人权律师和作家菲利佩·桑兹(Philippe Sands)。原著出版于2016年,回顾种族屠杀罪和反人类罪这两个概念的形成以及在二战之后纽伦堡审判中的实践,同时作者还用大量篇幅讲述二战前后自己家族的历史。
    • 陈祥
    • 摘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8月27日,东条英机送4个女儿回妻子的娘家九州田川市。时值纽伦堡审判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许多纳粹要人胆战心惊地等待盟军检察官的指控。尤其当东条英机在报纸上看到墨索里尼尸体被倒吊的照片,更是忧心忡忡地感叹:“我不想让我的尸体被糟蹋得这么难看。”
    • 张楠
    • 摘要: 危害人类罪是国际刑法中极为严重的罪行.首次以制定法的形式出现在《国际军事法庭宪章》,之后被运用到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中。危害人类罪引发了有关事后法、与战争罪相关联、以及未将部分罪行纳入追溯等问题。就危害人类罪相关的东京审判法庭宪章规定、起诉书中的指控、辩护人的辩护词、以及判决结果和公开的法官意见书等材料与纽伦堡审判中料做比较研究得出以上三个问题的答案:东京审判的起诉方希望将所有被告人的全部罪行被追溯,修改了法庭宪章致使危害人类罪与战争罪产生了难以区分的竞合,从而引发了追溯不完整且影响至今的问题。
    • 林健
    •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和日本的大公司直接参与国际犯罪或支持国家实施一些严重危害人类的罪行,公司刑事责任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纽伦堡后续审判追究了公司代表人共谋行为的刑事责任,但目前国际上并未对公司实体追究刑事责任.反对者持保守视角,认为应仅从纽伦堡审判的法律文本来分析公司刑事责任的问题,而支持者持开放视角,从纽伦堡审判隐含的意思来分析该问题.文章从第三种视角分析,在当代国际法律秩序下寻求法律规范与目的、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的平衡.
    • 王 力
    • 摘要: 1946年,美苏英法四国组成的国际军事法庭——纽伦堡法庭对德国纳粹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进行审判,与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对战败国以牙还牙的审判不同的是,此次不是胜者宣布败者为寇的审判,而是要告诉世人纳粹法西斯犯下的累累罪行。纽伦堡审判是国际人权保护史上值得研究的重要事件,从国际人权保护的角度,考察纽伦堡审判在国际人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权研究的重要问题。
    • 徐莉娜
    • 摘要: Intersubjectivity, a perspective borrowed from philosophy, psychology, linguistics and sociology, is found to best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s involved in translation. They are the translator, the author, the reader and the editor, among whom the translator is the one most capable of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A good translator is able to overcom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barriers, manag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ubjects and reconstruct a text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in terms of contents and spirit. Only a translation that faithfully and harmoniously reproduces the original messages is known to have greater chance to maintain its vitality at book market.%主体间性源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可有效地用于解释译者、作者、读者、编辑这些翻译主体间的关系。其中,译者是最具主观能动性主体。好的译者能克服不同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障碍,妥善处理主体间关系,以不同的语言形式再现原文的内容和精神。只有忠实原作内容,和谐传递原作信息的译作才有望立足市场,行而久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