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纳米金刚石

纳米金刚石

纳米金刚石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2篇、会议论文86篇、专利文献252486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材料导报、新材料产业、新技术新工艺等; 相关会议64种,包括第十九届中国超硬材料技术发展论坛、第188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爆炸合成纳米金刚石和岩石安全破碎关键科学与技术、第八届中国金刚石相关材料及应用学术研讨会等;纳米金刚石的相关文献由196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光祖、胡晓君、许向阳等。

纳米金刚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2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8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52486 占比:99.78%

总计:253054篇

纳米金刚石—发文趋势图

纳米金刚石

-研究学者

  • 王光祖
  • 胡晓君
  • 许向阳
  • 浣石
  • 张书达
  • 王柏春
  • 黄风雷
  • 谢圣中
  • 彭雁
  • 朱永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紫薇; 高小武; 曹文鑫; 刘康; 代兵; 王永杰; 朱嘉琦
    • 摘要: 纳米金刚石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导热性、生物相容性和结构可调性,在复合材料、电化学、催化、医学等领域的研究被不断开拓,工业上通过爆轰法实现纳米金刚石的大批量生产为其应用提供了基础。由于纳米金刚石表面结构复杂,需要精准调控以实现目标性能,对其表面功能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对纳米金刚石进行各种表面修饰的方法,然后着重阐述其表面功能化研究对纳米金刚石在机械性能、催化性能和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影响,最后对纳米金刚石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程军; 张婉莹; 赵婉君; 曹攀婷
    • 摘要: 以纳米SiC及纳米金刚石粉体为添加剂,通过苯乙烯与顺丁烯二酸酐的聚合,成功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纳米碳化硅(SMA-纳米SiC)及苯乙烯-马来酸酐-纳米金刚石(SMA-nano diamond)复合薄膜材料。通过热重分析(TG)、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吸附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SMA-纳米SiC及SMA-纳米金刚石复合膜的吸水性及其对二价铜(Cu^(2+))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无机纳米颗粒的添加均提高了复合薄膜的耐热特性,提高了热分解温度。当纳米粉体含量在0.8~1.2 g之间,可以获得较为均匀的泡沫状多孔复合薄膜。浸泡6 h,纳米SiC添加量为1.0 g的复合膜吸水率低至4.81%。纳米金刚石添加量为1.0 g,复合膜吸水率低至3.52%。适量的纳米SiC及纳米金刚石可以提高复合膜的耐水性能。SMA-纳米SiC及SMA-纳米金刚石复合膜材料均对Cu^(2+)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特性,泡沫状复合膜吸附性能最佳。纳米SiC及纳米金刚石能够有效改善SMA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 程学瑞; 皇甫战彪; 蔡玉乐; 武玺旺; 杨坤
    • 摘要: 纳米金刚石兼具纳米材料和金刚石的双重特性,呈现出与微米金刚石、块体金刚石截然不同的特点。本文以不同尺寸金刚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光谱学、热重分析技术对其结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样品尺寸分别为300μm、30μm和100 nm,大尺寸样品结晶质量较好,富含孤氮杂质,为Ⅰb型金刚石。纳米金刚石样品结晶较差,含有少量石墨残留,并含有H_(2)O、N—H和C—H键,说明其表面存在诸多有机活性基团。大尺寸金刚石样品存在中性和带负电荷的氮空位缺陷,产生较强荧光,而纳米金刚石由于存在诸多的有机基团和表面缺陷,形成非辐射中心,导致荧光猝灭。大尺寸样品在300~525 nm具有较强吸收,而纳米金刚石样品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整个区域均呈现出较强吸收,透过率显著较低。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金刚石的起始氧化温度逐渐下降,氧化速率降低,因此大颗粒尺寸金刚石样品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 蒋梅燕; 王平; 陈爱盛; 陈成克; 李晓; 鲁少华; 胡晓君
    • 摘要: 金刚石/石墨烯复合电极因能发挥金刚石组分的低背景电流和宽电势窗口,且兼具石墨组分的高电化学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通过调控短时生长时间,在纳米金刚石单颗粒层表面的竖立石墨烯片中嵌入纳米金刚石,形成复合三维电极.结果表明,当竖立石墨烯片顶部生长了纳米金刚石时,电极显示较宽的电势窗口(3.59 V)和极低的背景电流(1.27 mA/cm^(2)),片层顶部少层石墨包覆纳米金刚石晶粒的复合结构是拓宽电势窗口和降低背景电流的关键.随着生长时间延长,竖立片层长大,纳米金刚石晶粒嵌入到片层中,构建了新型的纳米金刚石/石墨烯复合竖立片层结构;有序的石墨结构使得电化学活性面积增大为677.19μC/cm^(2)和比电容增至627.34μF/cm^(2),石墨组分增多使得电势窗口变窄,嵌入片层中的纳米金刚石有效地降低背景电流.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纳米金刚石/石墨烯复合三维电极的新方法,并为充分发挥金刚石/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协同效应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王盟; 刘莉莉; 李娜; 胡朝霞; 陈守文
    • 摘要: 利用KMnO4、浓H2SO4的氧化性及纳米金刚石边缘缺陷引入含氧官能团,得到氧化金刚石(OND)。OND在强碱条件下与1,4-丁磺酸内酯反应,进行烷基磺酸的接枝,制备带有磺酸烷基链的纳米金刚石(SND)。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了烷基磺酸基团的成功引入,SND的离子交换容量(IEC)达到1.1mmol/g。SND与磺化聚芳醚砜(SPAES)共混后,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表面均匀平整的SPAES-SND复合膜。SPAES-SND复合膜具有较高的吸水率及较低的溶胀率、更高的氧化稳定性及电导率。其中,SPAES-SND-0.5在80°C时最高吸水率达到了75%,拉伸强度为31.3MPa,断裂伸长率为25.1%,在80°C水中的质子电导率达到166mS/cm,显示了良好的综合性能。SPAES-SND-0.5膜在80°C、100%相对湿度(RH)下燃料电池最大功率密度达到了527mW/cm2,相比于原始的SPAES膜(347mW/cm2)提高了51.9%,其优异的质子电导率和电池功率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 周晨; 许向阳; 林顺天; 姚云飞
    • 摘要: 采用原位化学沉淀法,将氧化铈(CeO2)包覆于爆轰纳米金刚石(DND)颗粒上,制得DND@CeO2复合磨料.复合磨料的最佳抛光工艺参数为:抛光压力4 kg、抛光盘转速120 r/min、抛光液流量70 mL/min、抛光液质量浓度1%、抛光液pH=10,此条件下复合磨料最大材料去除率可达73.26 nm/min,且抛光后的蓝宝石表面粗糙度可达4.47 nm,较CeO2(粗糙度17.21 nm)和DND磨料(粗糙度24.1 nm)更优.分析抛光机理可知,复合磨料抛光性能的改善归因于蓝宝石表面与CeO2发生了固相化学反应,形成较软的变质层,而DND可有效去除此反应层.
    • 摘要: 近日,拥有超过60年历史的全球超硬材料(硬质合金、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龙头企业Hyperion宣布完成了对爱尔兰纳米金刚石科技奇特NDP(开发并商业化了抛光用纳米级金刚石悬浮液,扩展到提供全系列的金刚石和CBN磨料和聚晶产品)的收购。Hyperion首席执行官Ron-Voigt说,“NDP在石材和建筑市场为客户提供服务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项业务是对Hyperion的完全补充,我们相信,整合资源使我们有机会更好地服务于更广泛地理区域和更广泛终端用户市场的更多客户。”
    • 张金辉; 李敬; 郁建元
    • 摘要: 为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寿命的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将纳米金刚石(nano dia-mond,ND)经真空热处理获得石墨化纳米金刚石(graphitized nano diamond,GND),再采用超声法将不同质量比的石墨烯与GND制备成复合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并分析其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质量比为4:1时制备的石墨烯/GND复合电极具有良好的双层电容特性,其循环伏安曲线近似呈矩形且形状几乎不随扫描速率变化而改变.在扫描速率为2 mV/s,电解液为0.5 mol/L的K2 SO4溶液的条件下,其比电容高达103.3 F/g;经循环扫描1000圈后,比电容衰减幅度不到0.95%,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经透射电镜分析可知:真空高温处理后ND表面形成石墨烯层;受金刚石结构的制约,石墨烯层间距由内向外逐渐增加,提高了复合电极的导电性.由扫描电镜形貌表征可知:GND均匀附着在石墨烯表面,在石墨烯的片层之间形成阻断,防止石墨烯的杂乱堆叠,有利于电解液的扩散,从而使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增大、电化学性能提高.
    • 杨晨光; 成晓哲; 穆云超; 梁宝岩; 许衍
    • 摘要: 采用电化学剥离、吸附、真空过滤和冷压等方法制备垂直排列石墨烯(vertically aligned graphene,VAG)/纳米金刚石(nanodiamonds,NDs)复合材料,研究NDs质量分数(0、0.6%、1.0%、4.0%、7.0%、10.0%和20.0%)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利用XRD、拉曼光谱、FT-IR光谱仪、HRTEM和FE-SEM分析复合材料的相组成、表面基团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呈层状垂直排列结构,NDs质量分数为0.6%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最高,为5.911 W/(m·K),比纯石墨烯的高53.6%.
    • 摘要: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电功能界面材料实验室自2010年开始研究基于纳米金刚石的癌症治疗体系,发现在酸性细胞环境内,纳米金刚石-顺铂体系可实现顺铂药物的缓释效果,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后续研究发现了高压高温法制备的纳米金刚石对HepG2细胞的迁移抑制效果(Physica Status Solidi A 2016,213,2131-2137)。特定浓度的羧基化纳米金刚石可显著抑制癌细胞中波形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HeLa和C6细胞的迁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