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纳污能力

纳污能力

纳污能力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529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水利工程、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2篇、会议论文83篇、专利文献70741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东北水利水电、海河水利、黑龙江水利科技等; 相关会议58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暨“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技术及管理”学术研讨会、第四届江苏水论坛、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纳污能力的相关文献由1034位作者贡献,包括汪靓、张礼华、程吉林等。

纳污能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2 占比:0.58%

会议论文>

论文:83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70741 占比:99.31%

总计:71236篇

纳污能力—发文趋势图

纳污能力

-研究学者

  • 汪靓
  • 张礼华
  • 程吉林
  • 程浩淼
  • 蒋晓红
  • 袁承斌
  • 陈兴
  • 龚懿
  • 罗军刚
  • 解建仓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亚芹; 仇茂龙; 陆一奇
    • 摘要: 以振浔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为例,通过对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方案、所在河道的水质现状、水域管理要求和现有取排水情况调查研究,计算区域河网纳污能力。建立一维河网非恒定流水动力水质模型,验证模型水动力、水质参数,计算确定入河排污口对所在水域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结果可作为建设项目排污口设置论证的科学依据,对平原河网地区开展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王亚芹; 仇茂龙; 陆一奇
    • 摘要: 旧馆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需进行设置论证。通过对所在河道水质现状、水域管理要求和现有取排水情况的调查,计算区域河网纳污能力。建立一维河网非恒定流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在正常排放工况下,入河排污口对河道沿线水质的影响有限,水质保持在Ⅲ类;事故工况下,对河道沿线水质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建立应急预案,避免事故工况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一维水动力水质换型对平原河网地区开展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刘阳
    • 摘要: 文中以农灌期辽浑太河3个典型河段为实例,对其农灌期河流纳污能力进行分析,并以浑河黄腊坨桥至邢家窝棚控制断面为例,通过建立水质预测模型,对其下游断面水质进行预测精度分析。研究结果对于辽浑太农灌期水质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郭蓉
    • 摘要: 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设置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污水处理厂设置入河排污口,可以有效保护水质,促进再生水利用。在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的背景下,该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设置不仅要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不能对周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损害,还要满足经济要求,节约污水处理成本。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建设方案。本文从数据定量的角度出发,利用具体数据探讨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设置的可行性,分析其对水环境及第三方的影响,以减少环境污染。
    • 刘胜男
    • 摘要: 文章以汤河水库为例,结合出入库实测序列资料,将水库CODMn和NH3-N纳污能力应用均匀的混合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并针对水库水体具体情况提出落实生态补偿制度、实行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处理、强化水源区防护工作、加强水执法力度等对策,旨在为汤河水库水环境保护方案设计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 于磊; 黄瑞晶; 李容; 周星; 张书函; 邸苏闯
    • 摘要: 针对北运河北京城市副中心段合流制溢流污染问题,采用监测和模拟手段,以出口断面受纳水体水质不恶化为管理目标,计算了场次溢流事件河道纳污能力,提出了将超标频次作为合流制溢流控制指标,并与以溢流频次作为合流制溢流控制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2013—2017年各排口年均溢流频次为7~9次,平均场次溢流量14.27万m^(3);2017年降雨19场,溢流10次,均超过河道纳污能力;分别以超标频次和溢流频次为控制指标,投入产出比最佳的频次为3次,实现该目标所需的调蓄规模分别为18116 m^(3)、13899 m^(3),年溢流体积控制率可达52%和44%,溢流污染负荷控制率可达59%和51%;以超标频次为合流制溢流控制指标,兼具水量和水质控制意义,可利用受纳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工程规模。
    • 邱利; 付丽洋
    • 摘要: 以盱眙县第三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的主要内容。主要在现场查勘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入河排污口的设置方案,利用模型预测在设计水文条件下,尾水分别在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工况下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分析入河排污口设置后对区域水污染物总量变化的影响,对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提出设置入河排污口的合理化建议。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工作的开展,可以为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入河排污口以及建设单位合理设置入河排污口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安全。
    • 刘力; 刘蒙泰; 陈浩
    • 摘要: 为研究水库污染成因及控制技术,以湖北某中型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技术分析水库的流域范围和周边用地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流域范围内TP污染的主要来源及重点污染区域,提出TP污染控制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入库河流1是水库径流的主要来源,入库径流量占总径流量的91.8%.农业面源入库污染负荷估算约为807.84kg/a,贡献率为总入库负荷的72.53%,因此农业面源是水库TP污染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畜禽养殖污染.不同水质目标条件下,水库的纳污能力及污染削减率不同.III类与IV类水质目标条件下,TP的纳污能力分别为363.73kg/a,727.45kg/a,污染物削减率分别为67.34%,34.69%.在兼顾目标可达性和工程成本的前提下,优选人工湿地和复合生态浮岛作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及保证水库TP目标可达的关键技术.
    • 王海强; 马康
    • 摘要: 泾河是渭河的第一大支流,流经甘肃、陕西等市县,于西安高陵区注入渭河.泾河干流划分为2段一级水功能区,即泾河甘陕缓冲区和泾河陕西开发利用区,其中泾河甘陕缓冲区纳污能力及限排量没有定量.因此,通过对泾河甘陕缓冲区纳污能力及限排量计算分析,从水体纳污能力的概念出发,分析水文条件,选取适合泾河河流状况的水质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估算,对甘陕缓冲区纳污能力及限排量计算,为泾河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张弘
    • 摘要: 针对碧流河特点,建立适宜的河段纳污能力与时段通量计算数学模型,在纳污能力与时段通量计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河流水质现状,对河段纳污能力与时段通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成果解决了用有限的瞬间实测数据进行污染物时段通量估算误差较大的问题,为准确掌握河流水体污染物通量实际情况,有效应对突发性水事件的发生,施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及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