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级间分离

级间分离

级间分离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航天(宇宙航行)、武器工业、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368478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国防科技大学学报、现代防御技术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中国航空学会总体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第15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等;级间分离的相关文献由461位作者贡献,包括蒋增辉、高鹏、刘奇等。

级间分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68478 占比:99.97%

总计:368589篇

级间分离—发文趋势图

级间分离

-研究学者

  • 蒋增辉
  • 高鹏
  • 刘奇
  • 张为华
  • 杨涛
  • 王誉超
  • 薛飞
  • 吴雄
  • 宋威
  • 王中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粤; 汪运鹏; 薛晓鹏; 姜宗林
    • 摘要: 两级入轨(two stage to orbit,TSTO)飞行器在高超声速来流条件下级间分离,会在两级之间产生复杂的非定常气动干扰,直接增加TSTO级间分离失败风险.级间分离过程中的这种复杂气动干扰伴随着两级之间的激波与边界层干扰、马蹄涡、激波与尾流干扰的综合作用.本文将TSTO助推级和轨道级的复杂模型简化为两个三维楔,采用重叠动网格技术,耦合求解流动控制方程及六自由度刚体动力学方程组对级间分离过程开展模拟分析,探究级间分离流动特性及其物理机制.在数值分析过程中,针对不同抬升角度下的TSTO三维流场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数值模拟,给出了不同抬升角度下的干扰流场流动规律和特性,结合流场结构和壁面压力分布以及分离流动模式阐明了两级之间这种气动干扰对TSTO气动分离的影响机制,并探讨了轨道级抬升角对TSTO安全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级间的气动干扰强度随着轨道级抬升角的增大而增强,并且在动态分离过程中随着两级间隙的增加而减弱;在轨道级释放前两级间气动干扰和三维分离拓扑结构随着抬升角的增大变得更加复杂,流动分离区域增大,临界点数量增加;在级间分离过程中,两级气动特性变化幅度随着轨道级抬升角增大而增大,分离时间则随之减小.另外,当轨道级抬升角度在6°~8°时可实现该TSTO更加安全可靠的分离.
    • 卢松涛; 郭莹; 姜周; 周宁; 王乾
    • 摘要: 某型号火箭一二级分离是中国首次助推器与芯一级形成一级组合体分离,下部分离组合体质量和后效推力大幅提高至约3倍同系列助推器分离型号量级,是关键技术攻关技术之一。针对二级发动机燃气流反卷影响及无法开展天地一致性分离试验的难题,通过型号间横向比对,结合发动机流场分析,最优化调整时序,增加分离能源,通过飞行实测及地面试车数据分析发动机最大后效包络,将二级建推时刻分离体特征距离,提高至不小于已经历飞行验证的同系列助推器分离型号分离体距离,加强分离系统的强壮性,确保二级发动机的建推可靠性和工作安全性,此项技术已经历飞行验证。
    • 邹凯; 王锦锋; 朱孟龙; 王健康
    • 摘要: 飞行器与助推火箭在低空、高速环境下同时执行整流罩抛罩与级间分离时,高动压造成干扰流场建立时间短、气动干扰力大、飞行器姿态角变化迅速,导致飞行器与火箭分离后维持姿态稳定可控的时间窗口仅有数十毫秒,火箭在级间分离时刻需要向飞行器发送高精度时统指令,以保证飞行器在可控的时间窗口内起控;基于异步RS-422通信时统指令与分离连接器短路环时统指令,设计了冗余的高精度级间分离时统方案,并在422时统指令中加入纠错标志以解决通信误码或丢帧引起的时统误差问题,相较常规的行程开关或短路环时统装置具有更高的时统精度、更强的容错能力与可测试性;通过地面试验与飞行试验,验证了时统方案满足时统精度要求。
    • 张凯强; 秦春云; 何奕为
    • 摘要: 对某型号低温液体火箭一二级级间分离过程中二级贮箱推进剂晃动情况进行研究。在流体仿真计算中采用VOF两相流模型对自由液面进行捕捉,得到了冷分离变过载条件下刚性贮箱模型中液面运动历程。计算结果显示在一级关机段内箭体轴向过载快速减小导致液面晃幅增大、晃动周期延长;失重段内液体倾向维持原有运动状态,晃动波浪到达壁面后不反向传播,液体在壁面附近积聚;新的晃动波浪在二级开机过载产生后不久重新形成。通过研究不同计算条件对于级间分离过程液体运动的影响,发现一级开始关机时刻的液体晃动相位对于分离过程液体运动特性影响较大。
    • 沈治; 朱广生; 吴亚东; 高波
    • 摘要: 级间热分离是固体火箭飞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在实际工程研制中,地面试验往往不能完全覆盖飞行状态级间分离的全部环境条件.为此有必要掌握级间热分离过程的天地差异性,使得地面试验结果能够有效地反映飞行环境.本文以爆炸激波管级间分离试验这一新型分离试验技术为研究背景,结合理论模型和数值仿真,比较分析了飞行试验和地面试验中三类工况下初始分离过程中腔内气体压强的变化规律,并推导了能够近似描述压强变化的分段线性上升的相似律,从而阐明了通过爆炸激波管模拟级间分离等问题的试验机理.
    • 钱丰学; 郭鹏; 高鹏; 刘奇; 王元靖; 易国庆
    • 摘要: 针对多级航天器级间分离研究的地面试验需求,在高速风洞中发展了能够同时模拟前、后级运动的级间分离试验技术.利用风洞的上、下迎角机构,配置电机、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建立了可变迎角和x向位移的上驱动机构,以及可变迎角、x向位移和y向位移的下驱动机构.分别将多级航天器的前、后级模型及测力天平与风洞上、下驱动机构连接,在级间分离计算机控制下,可开展前级迎角、后级迎角、前后级x向和y向相对位置协同模拟的轨迹模拟试验.调试和应用结果表明:上驱动机构可实现迎角–15°~15°、x向0~200?mm范围内的受控运动;下驱动机构可实现迎角–11°~49°、x向0~680?mm、y向0~507?mm范围内的受控运动;系统可用于常规测力试验、投放试验、网格测力试验和轨迹捕获试验.
    • 聂兆伟; 王浩; 秦梦; 张海瑞
    • 摘要: 针对高维不确定性条件下飞行器级间分离精细化分析需求,建立参数化级间分离动力学仿真模型,综合考虑级间分离过程中高维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识别典型分离失效模式,构建分离可靠性模型。提出采用活跃子空间方法实现高维不确定性参数的空间降维,结合极大极小距离序贯采样方法,利用含交叉项的高阶多项式回归模型对降维空间进行近似,完成了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描述高维不确定性因素对分离可靠性的影响特征,在保证高维不确定性计算精度条件下,大幅提升分离可靠性定量分析效率,此外,不同阈值对应分离可靠性曲线与常规打靶仿真结果吻合良好,为高维不确定性条件下分离方案精细化设计提供支撑。
    • 袁亚; 李冬; 马友林; 陈皓; 王亮
    • 摘要: 为有效预示低空大动压环境下飞行器级间分离过程,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耦合求解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控制方程(Naiver-Stokes equations,N-S)和六自由度运动方程(6-Degrees of Freedom,6-DoF),仿真给出飞行器高速级间分离过程前后体及流体相互耦合的动态运动过程.结果 表明:数值模拟级间分离过程可得到后体和前体清晰、直观的流场特性和分离轨迹、姿态特性;级间分离的流场结构丰富,存在分离区、回流区、高压区等,对前后体气动特性影响较大;依靠后体气动力可实现级间的安全分离,但后体的初始分离抬头趋势明显.
    • 摘要: 火箭级间分离部位一般用爆炸螺栓或带环形爆炸索的连接件连接。爆炸索与爆炸螺栓的作用都是把火箭各级之间的连接件炸断。炸断了连接件后,有两种级间分离的方式,即热分离和冷分离。所谓热分离,是指靠前面一级火箭发动机喷出的高温燃气流把后面一级火箭推开,因此前面一级发动机是在连接件解锁时就已经点火的;而冷分离是靠后面一级火箭上的反推火箭推力将前后两级火箭分开,前面一级火箭的发动机要在前、后两级火箭分开后才点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