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红层

红层

红层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66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质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0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71014篇;相关期刊272种,包括中国地质、工程地质学报、资源环境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论坛等;红层的相关文献由1440位作者贡献,包括艾应伟、高永进、周德培等。

红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0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1014 占比:99.68%

总计:171568篇

红层—发文趋势图

红层

-研究学者

  • 艾应伟
  • 高永进
  • 周德培
  • 彭柏兴
  • 刘晓明
  • 谢强
  • 余斌
  • 彭华
  • 邓安
  • 刘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年涛; 姜在兴; 刘惠民; 黄壹铭; 邓有根; 孟嘉轶; 李扬
    • 摘要: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始新统孔店组一段(孔一段)发育了垂向叠置的“红-灰”组合岩层,并呈现出一定的旋回沉积特征。为了深入了解该地层的沉积过程及其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以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重点探井王46井为例,基于年代地层格架的约束,利用岩心、录井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对孔一段进行了旋回沉积记录的研究,揭示了地层的旋回沉积过程。红层响应于洪水漫湖产生的漫湖泥和漫湖砂滩,而灰绿色韵律层属于间歇性湿润期的浅湖砂滩沉积,二者在垂向上突变接触。伽马曲线的连续小波分析和频谱分析表明该地层的沉积过程受控于米兰科维奇天文旋回的偏心率和岁差周期,造成的旋回地层厚度分别为39.4 m和6.9 m。通过对125 ka的偏心率周期进行带通滤波,建立了孔一段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孔一段共记录了33个偏心率周期,判定的沉积时限约为4.13 Ma,地层的视平均沉积速率在0.236~0.408 m/ka之间变化。偏心率和岁差旋回对地层沉积的控制表现为偏心率为极大值时,间歇性湖泊沉积频繁发生,反之则以洪水漫湖沉积为主,同时岁差的极小值对应了间歇性湖泊沉积,反之则主要发生了洪水漫湖沉积。
    • 邱子鑫; 李彤彤; 侯诗雨; 张志清; 乔恒忠
    • 摘要: 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中生代红层盆地,盆地内丹霞地貌分布较广。本文对沐川地区白垩系窝头山组(K1w)砖红色长石石英砂岩碎屑锆石开展了LA-ICP-MS U-Pb定年分析,为探讨四川盆地西南部丹霞红层物质来源提供年代学证据。研究表明,样品20MC01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于2565~2398 Ma、1972~1794 Ma、821~728 Ma、449~408 Ma与301~205 Ma等5个年龄段,其峰值分别为2523 Ma、1864 Ma、805 Ma、427 Ma与211 Ma。结合前人成果,本文认为研究区窝头山组丹霞红层主要的碎屑沉积物来自扬子陆块西、北缘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基底杂岩与新元古代岩浆岩、松潘-甘孜地体以及义敦地体印支期岩浆岩。
    • 章明奎; 吴梦洁
    • 摘要: 为理解红层母质形成土壤性状的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以浙江省为例,剖析了亚热带地区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分布、成土特点和发生特征,分析了红层形成古环境、现代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探讨了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分类问题。分析认为,地质构造决定了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分布,红层母质上土层的形成主要是物理风化与地表侵蚀平衡的结果,化学风化和脱钙作用导致了土壤的酸化。红层母质形成土壤趋于幼年性是母质的特殊风化特性和成土时间较短共同作用的结果;红层形成的古环境深刻影响着土壤的物质组成,现代地形影响着土壤发育的阶段性,土地利用方式可改变土壤的垂直发育。红层母质形成的土壤颜色并非一般认为的始终保留母质的颜色,在某些情况下其土壤颜色与红层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红层成因的复杂性和物质组成的多样性,红层母质形成的土壤远比一般认为的要复杂、多变,浙江省红层母质形成的土壤在“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只划分为紫色土1个土类和石灰性紫色土与酸性紫色土2个亚类,不能很好地反映红层母质形成土壤的多变特点。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可把浙江省红层母质形成的土壤划分为雏形土和新成土2个土纲、湿润雏形土和正常新成土2个亚纲及7个土类和14个亚类。
    • 屈冰双
    • 摘要: 四川省东部红层区赋存的地下水是当地居民重要的饮用水来源。由于以往环境意识薄弱,区域乡镇广泛分布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大,威胁饮水安全。基于源-径-受体思想,选取9个评估因素,运用赋分法搭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对调研的川东红层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71.1%的填埋场已造成不同程度的地下水污染,26.7%的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等级较高。
    • 樊明山
    • 摘要: 红层岩溶极具隐蔽性,在实际工作中,地质层表面观察并无显著的岩溶特征,但在显微镜、放大镜下观察,岩石密布晶孔、晶洞,当进入风化状态,尤其是遇连续强降雨气候,此晶孔、晶洞成水迳流通道,地质层中的可溶物质如硫酸盐,芒硝等迅速溶解,岩石的强度显著降低,结构迅速破坏而造成坍塌滑坡等难以预估的地质灾害。
    • 彭飞
    • 摘要: 以许疃煤矿33采区红层为背景,对红层采用电镜扫描其微观结构并分析。通过红层力学性质测试,为研究33采区覆岩三带和“载荷三带”提供依据;得到32煤层直接顶,老顶厚度;以3239工作面为例,建立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了32煤层“载荷三带”厚度,将32煤层推采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分别分析“载荷三带”的变化;根据32煤层2021-水12钻孔柱状图,红层处于“SLZ”带,得出33采区红层对于矿山灾害发生危害较小的结论。
    • 张硕; 郑达; 张文
    • 摘要: 为了实现红层公路边坡稳定性的快速评价,以四川省仁沐新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通过红层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形成边坡快速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机器学习理论,建立了以SVM算法为核心的红层公路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仁沐新高速公路全线16个边坡进行快速评价,其结果与现场的地质判断是吻合的,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实用性与准确性,可为红层地区公路的施工与防治提供参考。
    • 王毅; 赵国华; 王成功
    • 摘要: 四川盆地是中国主要的红层分布区,在川西北盆缘泥岩—砂岩—砾岩互层岩性分布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频发。梓潼县某拟建场地的地表、冲沟及坡体内分布大量砂岩与砾岩孤石,还发育两处滑坡。为查明孤石来源及崩滑体成因,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及场地勘探资料,采用地质反演分析和工程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地质地貌演化入手,初步揭示崩滑体的形成演化过程及模式。结果表明,崩滑体的形成演化与川西北红层地区特殊的地层结构和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在龙门山前缘扩展和隆升作用下,硬质岩(砂岩、砾岩)中发育陡倾共轭剪节理和软质岩(泥岩)中发育层间错动是内因;地壳抬升、河流溯源侵蚀、卸荷回弹等导致硬质岩节理张开并向临空方向崩塌和滑坡是外因。提出伴随地貌溯源发展,斜坡地带逐步形成一级或多级崩滑体的演化模式。研究成果对红层地区地质灾害研究和工程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 欧平
    • 摘要: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用来形容我们熟知的红层地质恰到好处。以四川为例,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得益于数亿年时光浸润,山川岭谷极现绚丽,平原丘陵尽争风彩(见图1)。为了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许强教授团队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跨学科分析,“探路”红层地质,在科学防控治理的基础上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 张硕
    • 摘要: 随着我国在公共交通领域的不断投入,大量交通基础设施在红层地区建设。红层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层,其边坡稳定性问题比较突出,通过总结归纳红层的基本特征与边坡的病害类型,按照坡体结构类型将其划分为近水平岩层边坡、倾斜岩层边坡与堆积体边坡,分析论述了各类边坡典型的变形破坏模式与演化过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