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管状吻合器

管状吻合器

管状吻合器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885464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解剖与临床、实用临床医药杂志、腹部外科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09年全国食管癌综合治疗研讨会、全国大肠癌治疗规范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研讨会、全国食管癌诊断与治疗新技术研讨会等;管状吻合器的相关文献由29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忠臣、吕俊杰、庞烈文等。

管状吻合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85464 占比:100.00%

总计:2885564篇

管状吻合器—发文趋势图

管状吻合器

-研究学者

  • 刘忠臣
  • 吕俊杰
  • 庞烈文
  • 林雍熙
  • 梁智强
  • 郭伟
  • 陈志明
  • 马勤运
  • 佘军军
  • 冯佩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海霞; 谷敬锋; 王桂琦; 张建; 姜海波
    • 摘要: 目的 探讨腔镜下管状吻合器在Mile's术经侧腹膜结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腔镜下Mile's术,结肠造口经侧腹膜采用管状吻合器完成,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操作,结肠造口经腹腔采用手工缝合的方法完成,对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清扫例数、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等围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2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肠造口常见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管状吻合器经侧腹膜进行结肠造口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易于护理等优势.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黄欢; 万顺; 胡饶; 彭鸿; 陈小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管状吻合器在乙状结肠单腔造瘘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5年3月~2019年8月联勤保障部队第908医院肛肠外科行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乙状结肠单腔造瘘病例65例,其中A组应用管状吻合器施行乙状结肠单腔造瘘31例,B组手工缝合行乙状结肠单腔造瘘34例.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造瘘肠管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管状吻合器行乙状结肠单腔造瘘术,操作简单、造瘘肠管外形美观、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 马敏杰; 徐上清; 韩彪
    • 摘要: 目的 对比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中颈部食管胃常规管状机械吻合与管状吻合器辅助嵌套吻合在预防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患者182例,其中颈部吻合时采取常规管状机械吻合85例,管状吻合器辅助嵌套吻合97例,统计分析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常规管状机械吻合相比,管状吻合器辅助嵌套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0(0/97)对4.7%(4/85)]、肺部感染率[3.1% (3/97)对11.8%(10/85)]、术后胃食管反流[7.2%(7/97)对17.6%(15/85)]、吻合口狭窄[3.1% (3/97)对10.6%(9/85)]、颈部切口感染率[1.0% (1/97)对7.1% (6/85)]、手术吻合时间[(14.69±2.65) min对(20.25±4.31) min]方面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律失常、喉返神经损伤、乳糜胸、吻合口炎等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食管癌三切口根治术行颈部吻合时,管状吻合器辅助嵌套吻合法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肺部感染等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食管癌手术中食管胃颈部吻合的理想吻合方式.
    • 孙戈; 龚海峰; 楼征; 隋金珂; 孟荣贵; 郝立强; 刘连杰; 张卫
    • 摘要: 目的 探讨极低位直肠癌(肿块下缘至齿线<2 cm)适形切除术中使用25号管状吻合器的安全性及对术后并发症及控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行直肠癌经肛拖出式适形切除术的52例极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均使用25号管状吻合器,并随访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及控便功能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均行R0切除,肿块下缘至肛缘距离为3.4(3~4)cm,远切缘距离为0.5(0.3~ 1.0) cm,肿瘤直径为3.0(2.0~3.7)cm,术中失血量87.5(60~200) mL,手术时间为144.5(111 ~ 183)min,住院时间为12.0(9~14)d,术后住院时间为7.0(6~8)d,清扫淋巴结数为14.0(12.0~ 15.8)枚.随访33.0(21.0~52.5)个月.8例病人发生早期并发症,包括1例术后早期尿潴留、1例肺炎、1例吻合口漏、1例骶前感染、4例切口感染.9例病人发生远期并发症,包括1例肠梗阻、1例吻合口炎症、4例吻合口狭窄、1例直肠阴道瘘、2例腹股沟疝.造口还纳术后3~12个月,病人排便功能逐步恢复.2例病人分别在术后4、24个月发生了吻合口局部复发;5例远处转移全部发生在术后2年内.3年无进展存活率、总存活率分别为87.2%、98.0%.结论 极低位直肠癌适形切除术中使用25号吻合器安全可靠,不增加吻合口漏与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可以更好地保护排便功能.
    • 任磊; 姚晖; 刘春凤; 徐林霞; 周业江
    • 摘要: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在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Miles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和相关指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8例行Miles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58例患者分为吻合器造瘘组40例、传统法造瘘组18例,腹膜外造瘘组32例、腹膜内造瘘组26例,对比分析造瘘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与传统法造瘘组比较,吻合器造瘘组患者的造瘘口旁感染发生率低(P 0.05).结论:相比传统法造瘘和腹膜内造瘘,管状吻合器及乙状结肠腹膜外造瘘可减少术后造瘘口并发症,更适用于直肠癌Miles术患者.%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ircular anastomotic stapler and extraperitoneal sigmoid colostomy in Miles surgery for low rectal cancer and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and other related indicators of stoma complications.Methods: Fifty-eight patients with Miles surgery were enrolled retrospectively in this study , of whom 40 patients were assigned into anastomat fistulae group and 18 into traditional fistula group.They were subdivided into extraperitoneal fistulae group (32 cases) and intraperitoneal fistulae group (26 cases).The stoma condition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groups.Resul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istulae group, the stoma infection rate was lower and the satisfaction with the stoma was higher in anastomat fistulae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istulae and intraperitoneal fistulae, circular anastomotic stapler and extraperitoneal sigmoid colostomy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toma com -plications,which are more applicable to Miles surgery for low rectal cancer patients.
    • 宋学智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管状吻合器实施结肠造瘘术的手术技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应用管状吻合器施行乙状结肠造瘘术患者9例,其中7例行乙状结肠单腔造瘘.结肠双腔造瘘手术2例.结果 术后无1例发生人工肛门出血、坏死、内陷及感染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1年,术后吻合钉3~9个月左右时间逐渐脱落,人工肛门外形及功能良好,造瘘口无感染、缺血、出血、疤痕狭窄、回缩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管状吻合器进行乙状结肠造瘘术,具有操作简单、造瘘口形态一致,手术并发症少的优点.
    • 于琦
    • 摘要: 我国腔镜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各类手术器械的升级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很多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腹腔镜手术的适应性也在逐步的完善,该技术的使用范围已经从原本的早期胃癌拓展到局部进展期胃癌的诊疗工作中。其实际的手术方式相对来说也比较复杂,由原本的远端胃大部分切除转变为中上部胃癌的全胃切除。但是,腹腔镜全胃切除手术过后,病患体内的消化道重建难度比较大,该问题已经成为腔镜外科医师现阶段的主要研究难题。本文主要就管状吻合器更符合经典的端侧吻合进行论述,找到合理的诊疗方式,让其可以更为安全快速的进行食管空肠吻合处理。
    • 余景全
    • 摘要: 目的 对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6例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给予对照组患者食管胃颈部管状吻合器吻合,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吻合时间、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相较于食管胃颈部管状吻合器吻合,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效果.
    • 余景全1
    • 摘要: 目的对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6例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给予对照组患者食管胃颈部管状吻合器吻合,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吻合时间、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瘘以及术后6个月吻合口反流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食管胃颈部管状吻合器吻合,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效果。
    • 徐和平; 郭澎
    • 摘要: 目的 探讨Miles手术中管状吻合器行腹膜外结肠造口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行Miles永久性腹膜外结肠造口术的6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结肠造口方式分为吻合器组28例和手工组32例,随访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安全性、造口时间、近远期造口直接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随访7~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两组造口的近远期直接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吻合器组在造口时间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Miles术中应用管状吻合器行腹膜外结肠造口,具有安全、简单、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优点,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