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竞争指数

竞争指数

竞争指数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69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754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林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1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会、2010年烟台沙漠学术研讨会等;竞争指数的相关文献由508位作者贡献,包括段仁燕、洪伟、汤孟平等。

竞争指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1.6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754 占比:98.32%

总计:9921篇

竞争指数—发文趋势图

竞争指数

-研究学者

  • 段仁燕
  • 洪伟
  • 汤孟平
  • 王孝安
  • 金则新
  • 吴承祯
  • 吴甘霖
  • 崔国发
  • 张小平
  • 曾思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金金; 刘晓彤; 张逸如; 李海奎
    • 摘要: 【目的】建立区域尺度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为预测未来某一时段广东省天然阔叶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提供方法学支持。【方法】基于广东省1997−2017年5期森林清查数据,选择栎类、木荷和其他软阔类等6个阔叶树种为优势树种的203个天然林样地,以参数分级反映立地质量差异,以竞争指数表示密度影响,以分步建模(一元非线性回归法)和联合建模(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区别建模方式,采用理论生长方程构建胸径生长模型估计林龄进而构建多种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以决定系数和平均预估误差等4个指标评价模型拟合优度;对拟合优度较高的模型,以2002−2017年4期连清的183块样地为检验样本,用总相对误差来验证其应用效果。【结果】对比模型拟合效果和区域尺度及样地水平上的估计精度,以探究林分密度、不同参数分级、分级方法和建模方法共4项影响因素对生物量生长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优于分步建模法;与生长速度有关的参数b分级模型优于与生长潜力有关的参数a分级模型;考虑林木竞争和分级方程中加入竞争指数对优化模型性能影响不大。参数b分级、自变量和分级方程皆不含竞争指数的联合模型(模型10)为最优模型,其生物量生长模型确定系数R^(2)为0.9701;预测4期生物量时,估计效果较好,后期估计误差明显低于前期,如采用模型10预估栎类2002−2017年区域尺度生物量时,4期的估计误差分别为6.22%、15.27%、4.80%、−1.84%。【结论】以Richards理论生长方程为基础构建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来估测区域尺度生物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为评估未来某一时段区域尺度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区域的林分生物量生长模型研建提供参考。
    • 冯毅; 林兵
    • 摘要: 【目的/意义】大部分的供应链包括多个层级,每个层级有多家企业参与竞争,位于上个层级的企业向相邻的下个层级的企业供应零部件。目前,这个领域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方法/设计】通过归纳和优化分析作为研究手段和方法,研究了一个多层级的供应链网络,供应链网络上每层级的需求和价格有线性关联关系。【结论/发现】供应链网络的最优结构是在下游层级相比上游层级有更多的企业;供应链网络总的供应量是供应链网络层级数量的减函数,并且竞争力指数从供应链网络的下游往上游逐级递增。同时,针对一些商业情形,当需求是固定的情况下,最优的供应链网络结构是在供应链网络的末端且只有一家企业;另外,关于竞争力指数的结论在这种情形下也不成立。这些结论说明了供应链网络下游层级的重要性,也同时为商业实践提供了一些洞见。
    • 郭燕; 张新鸿; 张越; 李瑞娟
    • 摘要: 设D是一个有向图,如果存在无向图G满足V(G)=V(D),且对G中任意的顶点x,y相邻当且仅当G中包含顶点z,使得存在从x到z以及从y到z的长为m的途径,则称G为D的m步竞争图,记为C^(m)(D).若存在最小正整数q,使得C^(q+i)(D)=C^(q+i+r)(D),其中r是某个正整数,i是所有非负整数,则称q为D的竞争指数,记为cindex(D).给出了几乎正则二部竞赛图的竞争指数等于1时的充要条件,并进一步刻画了k正则二部竞赛图的竞争指数等于1和2时的充要条件。
    • 张小云; 常生华; 贾倩民; 李多才; 安玉峰; 胡安
    • 摘要: 在祁连山北坡中段甘肃马鹿(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的冬季牧场,利用竞争指数、相对拥挤系数和相对竞争严重度指标,研究放牧强度对高寒草原优势种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和退化草原优势种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种间竞争的作用。结果表明,紫花针茅竞争指数在放牧强度梯度上呈先降低后升高再略有降低的趋势,在放牧强度3.45 AUM·hm^(−2)时最大,醉马草竞争指数在放牧强度梯度上呈先升高后降低再略有升高的曲线变化,在放牧强度3.45 AUM·hm^(−2)时出现谷值;竞争严重度指数在放牧强度梯度上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紫花针茅的竞争严重度指数分别在2.45和4.85 AUM·hm^(−2)时最小和最大,醉马草的竞争严重度指数分别在1.45和3.45 AUM·hm^(−2)时最小和最大;紫花针茅的相对拥挤系数在放牧强度梯度上呈先增大后缓慢降低的曲线变化,醉马草的相对拥挤系数在放牧强度梯度上呈“单峰”曲线,在放牧强度4.85 AUM·hm^(−2)时最大。放牧强度在2.45~3.45 AUM·hm^(−2)时,紫花针茅有较高的竞争指数;放牧强度在2.45 AUM·hm^(−2)左右时,紫花针茅与醉马草的竞争严重度接近,紫花针茅不因醉马草的竞争压力过高而逐渐衰退,有利于草原的可持续放牧利用;放牧强度小于2.45 AUM·hm^(−2)时,紫花针茅和醉马草的拥挤压力均较低,且紫花针茅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祁连山北坡高寒草原适宜的冬季放牧强度为2.45 AUM·hm^(−2)左右。
    • 孙晨辉; 许嘉巍; 靳英华; 陶岩; 张英洁; 刘丽杰
    • 摘要: 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空间结构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森林的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有明显区别,云冷杉针叶林发生程度最重,其次为长白落叶松林,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发生程度最轻;树种混交度与虫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混交程度越低,树种组成结构越简单,越易发生虫害;大小比数与虫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生长优势度低,林木抗性差的幼龄林更易受到虫害干扰;各森林类型竞争指数与虫口密度均有显著相关性,林木密度大,对空间、光照竞争激烈,自身抵抗力受到影响,易引发虫害。
    • 王子纯; 李耀翔; 孟永斌; 王晨
    • 摘要: 间伐改变林分环境,也对林木生长、森林碳储量及林木竞争关系造成一定影响,研究15%、25%、35%3个间伐强度处理8 a后小兴安岭天然次生林中杉木的径阶分布、碳密度分配特征及竞争指数,对森林经营的指导和森林碳汇发展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35%抚育间伐强度均使杉木径阶分布频率偏离正态性;间伐改变了林木各器官碳密度的分配,其趋势是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树干碳密度占总量的比例先减小再增加,而树枝生物量分配规律则呈逐渐减小的趋势;25%和35%间伐强度,杉木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和碳密度均显著大于对照样地,其中25%间伐强度时生物量和碳密度最大,而15%间伐强度的杉木生物量与对照样地无显著差异,而碳密度却小于对照样地;同CK相比,T_(15)样地杉木的Hegyi竞争指数减少了2.05%,而T_(25)、T_(35)分别增加了36.07%和14.66%;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Hegyi竞争指数、间伐强度共同解释了碳密度变化的61.3%,且Hegyi竞争指数增长不利于林分碳密度增加,竞争压力通过改变各器官的碳密度来响应。
    • 姚慧芳; 卢杰; 曾加芹; 罗大庆; 张新生; 王超; 于德水
    • 摘要: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藏东南地区不同海拔的川滇高山栎天然林的种内与种间竞争指数,揭示海拔对林木竞争指数的影响,为川滇高山栎天然林的经营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根据海拔梯度设置4块川滇高山栎天然林样地,土壤类型为山地暗棕壤,林分特征为针阔混交林。对样地内的竞争木和对象木进行调查,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分析各样地内林木的种内与种间竞争;用幂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多项式、Logistic这5种模型拟合川滇高山栎对象木胸径与其竞争指数变化的回归关系,并选择最优函数。【结果】1)不同海拔的川滇高山栎天然林内的竞争指数不同,海拔3740 m(样地a)、3640 m(样地b)、3540 m(样地c)和3440 m(样地d)样地的种内竞争指数分别占总竞争指数的17.11%、22.26%、30.79%和70.13%,表明样地a、b、c以种间竞争为主,样地d以种内竞争为主。2)在川滇高山栎的伴生树种中,以急尖长苞冷杉的竞争力最强,其次是白桦,竞争力最弱的是糙皮桦。3)在所有样地中,川滇高山栎的竞争指数随对象木胸径增加而不断减小,呈显著负相关。在样地a中对象木胸径与其竞争指数关系的最优模型为幂函数模型,样地b、c的最优模型为三次多项式模型,样地d的最优模型则为指数函数。【结论】藏东南的川滇高山栎林天然林在海拔3440 m以种内竞争为主,在海拔3540~3740 m以种间竞争为主。川滇高山栎的竞争指数随林木胸径增加而下降,在胸径到达25 cm时趋于平稳,采用拟合的模型能有效预测川滇高山栎林的竞争指数
    • 郑美君; 贾亚敏; 常建波; 郝舒哲; 高尚
    • 摘要: 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并分析山西省2010-2020年粮食生产蓝水、绿水足迹、主要能源的蓝水足迹、灰水足迹、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度、水资源压力指数、水-粮食-能源竞争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山西省2010-2020年粮食生产绿水足迹、蓝水足迹呈先波动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于2016年达到最大,且谷类水足迹占比最大;能源生产水足迹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三个阶段;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度基本稳定,2016年后大幅增长;水资源压力指数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水—能源—粮食竞争指数整体在2左右浮动,其中2012年、2015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为激烈竞争,其余年份为强竞争。建议山西省积极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 乐通潮
    • 摘要: [目的]以漳江口红树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泰森多边形和四株树法划分天然红树林林木平面空间分布结构,确定对象木的最邻近竞争木,计算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异同,探讨泰森多边形法应用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量化的适用性.[方法]设置20 m×20 m样地,每木调查时用钢尺测量横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标记调查木的位置和编号,同时在调查表上记录树种、树高、胸径等林分因子.利用ArcGIS软件,将外业调查的坐标纸上的样木位置图矢量化形成样木点图层,将林分因子调查表导入样木属性表,并由调查木的点位置生成泰森多边形.用VBA编程来计算林分空间结构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结果]在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自然保护区选择样地进行试验,对比分析基于泰森多边形法与传统的四株树法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1)基于泰森多边形法确定的林分空间结构单元由1株对象木和3~12株竞争木构成,平均值为6株.2)两种方法计算的混交度的相关系数为0.828,大小比数的相关系数为0.881,角尺度的相关系数为0.225.这两种方法计算的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而角尺度,两者差异较大.3)基于泰森多边形法与四株树法的不同树种的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平均值非常接近,混交度最大差0.05,大小比数最大差0.02;角尺度差异较大,最大差值达0.11;泰森多边形法计算的混交度比四株树法的略大一些,而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则略小一些.[结论]无论从单株还是从整个调查林分上看,基于泰森多边形法计算的混交度和大小比数与传统四株树法的计算结果差异小,两种方法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但其中泰森多边形法与四株树法相比,混交度略大,大小比数略小;而对于角尺度,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并且泰森多边形法的计算结果值小于四株树法.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泰森多边形法确定的竞争木数量波动.泰森多边形法通过最邻近原则将平面空间进行划分,不重不漏,对于量化表达林木在空间上的竞争关系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外业调查时不需要判断对象木的最邻近竞争木以及距离量算和角度测量,大幅减轻外业调查工作量,适用于天然红树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 胡雪凡; 张会儒; 段光爽; 卢军
    • 摘要: [目的]以蒙古栎次生林和云冷杉过伐林为研究对象,构建新的基于交角和密集度的竞争指数,为更好表达蒙古栎次生林和云冷杉过伐林林木间的竞争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在吉林省汪清林业局塔子沟和金沟岭林场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块1 hm2蒙古栎次生林和3块1 hm2云冷杉过伐林样地,基于2013和2018年2期调查数据,构建基于交角和密集度的竞争指数(caCI),采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优势树种,并建立优势树种的单木断面积生长量模型评价竞争指数caCI与Hegyi、aCI和uaCI的优劣.[结果]竞争指数caCI与Hegyi、aCI和uaC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断面积生长量线性回归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表明,林木断面积生长量与初始断面积呈正相关关系,与竞争指数呈负相关关系,暗示影响生长量的主要因素是林木初始大小,而林木竞争也会影响林木生长.优势树种嵌套于样地的2水平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回归模型,反映出不同树种的生长趋势差异显著,而样地影响较小.模型中带竞争指数的拟合效果较不带竞争指数的拟合效果有所提升,与Hegyi、aCI和uaCI相比,caCI在云冷杉过伐林中表现最佳,在蒙古栎次生林中效果次之,说明竞争指数caCI适合空间结构更复杂的林分.[结论]基于交角和密集度的竞争指数caCI能够有效反映蒙古栎次生林和云冷杉过伐林林木间的竞争状况,尤其是林木结构更为复杂的天然混交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