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新生代

中新生代

中新生代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05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4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33317篇;相关期刊143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中国地质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安徽省2014年青年地质学术讨论会、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等;中新生代的相关文献由1172位作者贡献,包括汤济广、沈传波、舒良树等。

中新生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4 占比:1.11%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33317 占比:98.80%

总计:33722篇

中新生代—发文趋势图

中新生代

-研究学者

  • 汤济广
  • 沈传波
  • 舒良树
  • 郭福祥
  • 余心起
  • 方世虎
  • 梅廉夫
  • 王良书
  • 邓平
  • 郭召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韦利杰; 陈虹; 赵越; 刘晓春; 胡健民
    • 摘要: 对南设得兰群岛基岩区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恢复其地层层序与演化过程。通过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对比分析了前人年代学、地球化学、古地磁学、古生物学、地层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南设得兰群岛地层划分为24个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南设得兰群岛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层序和年代学格架。研究表明;南设得兰群岛火山活动早白垩世—早中新世总体呈现从西南向东北迁移的趋势,可能是被断裂分割的洋底从西南向西北先后发生俯冲的结果;第四纪以来,伴随布兰斯菲尔德海峡的打开,在裂谷环境中,形成了以幔源碱玄武岩浆喷发的迪塞普申岛、企鹅岛等。研究结果为深化研究南设得兰群岛的构造演化和古环境重建提供依据。
    • 黄志刚; 郑庆荣; 任战利; 孙二虎; 勾朝阳
    • 摘要: 为深入研究宁武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及煤层气资源的赋存条件,采集样品进行裂变径迹测试。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56~139 Ma,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97~47 Ma。宁武盆地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可分为3个阶段。晚侏罗世(156 Ma),盆地两翼的岩体开始缓慢隆升,核部坳陷沉积,到早白垩世晚期(100 Ma),宁武盆地古地温达到最高,烃源岩达到了生气高峰期。白垩世晚期-古新世(79~59 Ma),快速抬升剥蚀。之后,虽有短暂埋藏,但总体处于隆升状态。渐新世晚期(40~30 Ma)以来快速抬升到现今位置。宁武盆地抬升剥蚀具有空间上的不均衡性。北东部抬升剥蚀早于南部,周缘岩体隆升剥蚀速率大于核部。宁武盆地是在中生代山西地块上形成一系列雁行状排列的复背斜和复向斜的构造背景下,新生代受印度洋板块挤压欧亚大陆,两翼山体强烈抬升推挤作用形成,属于华北克拉通区域构造事件的响应。
    • 周琦杰; 刘永江; 王德英; 关庆彬; 王光增; 王宇; 李遵亭; 李三忠
    • 摘要: 渤海湾盆地是华北克拉通东部的晚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其东部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经历了多期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叠加。目前对渤海湾地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期次划分及各期次构造运动的应力状态的认识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潜山是盆地沉积之前就已形成的基岩古地貌山,后被新地层覆盖而成,潜山内幕所保留的先存断裂及潜山与上覆盖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为研究盆地构造运动提供了依据。本文以渤中19-6潜山构造为例,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结合相干剖面及钻井资料进行系统构造解析,建立渤中19-6潜山构造演化新模型,并探讨了华北克拉通东缘的区域构造演化。研究结果表明:(1)渤中19-6潜山构造西部以一系列S-N向雁列式正断层为界,断层东侧为隆起的渤中19-6潜山构造,西侧为低洼的沙南凹陷。古潜山最早形成于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形成如今以S-N向正断层为界的东隆西降的潜山构造格局;(2)渤中19-6潜山构造西部边界S-N向断裂以及上覆地层中存在的E-W向断裂为两侧大型走滑带间雁列式断裂构造,是该潜山构造储层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3)该潜山受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剪刀式闭合碰撞和古太平洋板块NNW向俯冲的多重影响,中生代以来,共经历了印支早期挤压隆起、印支晚期伸展改造、燕山早期左行压扭改造、燕山中期左行伸展改造、燕山晚期左行压扭改造、喜山期右行伸展埋藏6个阶段的发育演化。
    • 陈忠良; 何情; 张蜀康; 程小青
    • 摘要: 1研究目的(Objective)潜山盆地是安徽省内多个中—新生代红层盆地之一。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坐落于盆地西侧。盆地内发育有完整的从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古近纪的冲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红色碎屑岩沉积。盆地内多处已发现新生代早期哺乳动物化石,如古新世潜山动物群,是亚洲为数不多的早、中古新世脊椎动物化石记录之一。但一直以来,潜山盆地没有中生代爬行动物化石的报道,特别是与恐龙相关的恐龙骨骼、恐龙蛋和恐龙足迹化石未见报道。
    • 摘要: 吉尔吉斯斯坦拥有两大地质构造系统:一个是前中生代构造系;另一个是中新生代构造系。第一个构造系以多相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为主,断裂广泛发育,内部结构非常复杂;第二个构造系内的岩石主要由断裂不够发育的非变质岩构成,主要表现为陆相沉积地层构成。前中生代构造系的岩石覆盖了大部分的天山山脉,而中新生代的沉积多填充在山间盆地,只有费尔干纳和外阿赖山由中新生代岩石构成。
    • 王德英; 刘晓健; 邓辉; 刘永江; 李德郁
    • 摘要: 华北地区中-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转换作用与渤海潜山圈闭和储层成因的关系研究较少。基于岩心、镜下薄片和地震等资料,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厘清了渤海湾盆地渤中19-6区中-新生代构造转换特征及其对潜山地层、圈闭和太古宇储层的影响。研究表明,渤中19-6区潜山构造受华北、华南和古太平洋3大板块相互作用,主要经历了前印支期—印支期、印支期—燕山期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3次构造转换作用,形成了北西向、北东向、近南北向和东西向4组断裂体系。印支期北西向断层控制了太古宇和古生界整体的圈闭和地层展布规律;燕山期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断层使潜山圈闭更加复杂化,喜马拉雅期断陷下沉,潜山整体构造面貌最终定型。多幕次构造运动对太古宇潜山大规模裂缝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印支期的逆冲推覆是太古宇规模性裂缝形成的关键时期,燕山期构造转换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太古宇裂缝储层发育规模,喜马拉雅期构造转换对早期裂缝“再活化”具有显著影响,多期时-空构造转换作用是太古宇发育大规模储层的关键。提出的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作用与潜山圈闭和储层成因的关联机制,为中国东部潜山储层预测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途径,对指导类似盆地内的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 沈华; 刘畅; 刘震; 史原鹏; 徐泽阳; 李拥军; 陈树光; 王会来; 王志成; 王标
    • 摘要: 河套盆地属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中小型陆相含油气盆地,近期于临河坳陷西南部吉兰泰构造带发现亿吨级大油田.工区地质条件复杂且勘探程度低,油藏动态演化过程研究有待深化.针对吉西凸起带和中央断垒带已发现油藏,应用地质、地震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在石油地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九史"分析方法对油藏进行动态解剖,取得了以下三点认识:(1)油气晚期成藏并表现出"三晚",即烃源岩晚期生烃、断裂晚期活动及油气晚期充注;(2)第四纪走滑活动影响油气富集,负花状构造不发育且晚期强烈反转地区有利于成藏;(3)优选出西南部凸起带和中央断垒带两大油气有利勘探区带.
    • 张超; 王善博; 俞礽安; 程银行; 冯平; 于航
    • 摘要: 柴达木盆地在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共经历了大约两次从断陷-坳陷-挤压隆升的完整大型构造演化阶段.铀矿成矿受构造条件、沉积相、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氧化作用等因素综合控制,盆地内稳定的构造斜坡带对铀成矿最为有利,沉积体系中辫状河三角洲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最有利的容矿砂体.盆地中铀的来源主要有基底铀源、沉积盖层铀源及蚀源区铀源三部分,其中中侏罗统的含煤碎屑岩建造,可作为后生成矿的铀源.
    • 陈友智; 杨贵来; 唐永
    • 摘要: 黔西南地区位于扬子克拉通西南缘,是世界著名的卡林型金矿集中区,中-新生代受特提斯域构造域和滨太平洋域构造域叠加复合影响,区域构造变形过程不清,控矿机理不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区内构造裂缝的几何形态、主要构造期次及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各构造期应力与应变分布.研究获得下列认识:(1)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受古特提斯构造域与早燕山运动的影响,最大主应力优势方向为NE-SW,应力强度西强东弱,形成NW向构造,先存的NE向断层多表现为走滑性质,为成矿构造的主要形成时期;(2)古新世:受晚燕山运动的影响,最大主应力优势方向为NNW-SSE,形成新的NE向构造,构造变形强度较大,对早期形成的金矿床有较强的改造作用;(3)始新世:受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俯冲的影响,最大主应力优势方向为近东西向,应力强度东强西弱,该期构造对金矿床改造较弱;(4)基于上述研究预测,隐伏金矿床存在于青山变形区中部、兴仁-贞丰变形区北部及南部东侧.联合野外地质调查及Abaqus有限元模拟,开展复杂构造区构造演化与金属矿床形成关系研究,为卡林型金矿勘探提供依据,并为隐伏矿床预测提供新方法.
    • 曾广乾; 陈柏林; 申景辉; 高允
    • 摘要: 抚州盆地是叠加在赣杭构造带上的一个NE向晚白垩世?古近纪陆相断陷盆地.通过对盆地内不同产状与运动学性质的小型断裂、节理和褶皱的构造解析,识别出三期构造应力场,并结合中新生代中国东部构造演化背景,厘定盆地构造变形序列及其动力学背景:第一期NW-SE向引张为成盆期同构造伸展,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中的板片后撤引发的弧后扩张作用有关;第二期NNW-近SN向挤压控制了新余组的沉积,可能与古近纪早期印度板块北向运移与欧亚大陆间的碰撞作用有关;第三期NE-SW向挤压事件可能与赣江断裂带右行走滑所派生的局部挤压应力场有关,其动力背景可能为古近纪中晚期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碰撞引发青藏高原物质向东逃逸.综合前人研究资料,推断相山铀矿田内的NE向邹家山?石洞断裂并非导矿、容矿构造,可能形成于古近纪早期的NNW-近SN向挤压作用,属成矿后构造.相山地区晚白垩世?古近纪早期的快速隆升及东西部的差异隆升是这一时期以断陷红盆为标志的地壳伸展与重力均衡调整作用的结果,抚州盆地现今的展布格局可能为晚期NE向构造挤压导致的地块差异隆升剥蚀所控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