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种植修复

种植修复

种植修复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882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3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11102篇;相关期刊217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广东牙病防治、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二届BITC口腔种植研讨会、第七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大会等;种植修复的相关文献由1960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海洋、周延民、宋应亮等。

种植修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3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11102 占比:99.64%

总计:211855篇

种植修复—发文趋势图

种植修复

-研究学者

  • 于海洋
  • 周延民
  • 宋应亮
  • 施斌
  • 吴大怡
  • 周磊
  • 杨小东
  • 汤春波
  • 王鹏来
  • 陈卓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富贵; 季平; 宿玉成; 邱立新; 赖红昌; 宋应亮; 宫苹; 王慧明; 廖贵清; 满毅
    • 摘要: 牙槽骨是牙种植修复的重要解剖基础,其不同的缺损程度决定了不同骨增量手术方案的选择,其中牙槽骨缺损骨增量手术是种植修复中非常关键的技术,然而其最终质、量、形重建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达到美观与功能兼顾的重建目标,临床医师需要掌握诊疗原则与规范的操作方法.为此,本文结合当前国内专家的临床经验与国外的相关临床指南,从牙槽骨缺损分类、骨增量手术方案的选择方面,对牙槽骨缺损骨增量技术进行了总结,形成专家共识.本共识建议:根据牙槽骨缺损与预期种植体植入位点的关系将缺损分为Ⅰ-0、Ⅰ-Ⅰ、Ⅱ-0、Ⅱ-Ⅰ及Ⅱ-Ⅱ五种类型.其中Ⅰ-0型为牙槽骨一侧骨板缺损不超过预期种植体长度的50%,另一侧无明显缺损;首选引导骨再生同期种植体植入术.Ⅰ-Ⅰ型为牙槽骨两侧骨板缺损均未超过预期种植体长度的50%;首选块状自体骨移植术进行骨增量,延期种植或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Ⅱ-0型为牙槽骨一侧骨板缺损超过预期种植体长度的50%,另一侧无明显缺损;首选块状自体骨移植术(厚度≤4 mm)或牙槽嵴劈开术(厚度>4 mm)进行骨增量,延期种植.Ⅱ-Ⅰ型为牙槽骨两侧骨板缺损,一侧骨板缺损超过预期种植体长度的50%,另一侧骨板缺损不超过预期种植体长度的50%;首选块状自体骨移植术或自体皮质骨帐篷技术或经牙槽嵴顶/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进行骨增量,延期种植.Ⅱ-Ⅱ型为牙槽骨两侧骨板缺损且均超过预期种植体长度的50%,首选引导骨再生术联合使用刚性支架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或自体皮质骨帐篷技术,延期种植.本共识可为临床医生在牙槽骨缺损骨增量手术方案选择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 王煜慧; 付丽; 刘艺萍; 杜留熠; 刘春影; 周延民
    • 摘要: 老年人的种植修复由于口干症、骨质疏松、糖尿病等疾病的影响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对口腔种植修复材料的要求更高。聚醚酮酮(PEKK)因具有优异的理化与生物特性,作为新型口腔材料,可广泛用于口腔修复领域。本文对PEKK抗菌性能、促成骨性能、力学性能、促骨结合性能等基础学研究以及在口腔传统修复及种植修复领域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并展望其研发前景。
    • 卿萍; 吴蓉
    • 摘要: 目的观察3D打印临时冠在后牙连续缺失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2020年在我院就诊的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患者共50例,植入同一种植体系统,种植修复时,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分别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为直接完成组,根据印模及咬合硅橡胶完成最终修复体制作。试验组为临时冠组,采用3D打印先制作临时冠,再根据临时冠试戴情况调整后制作最终修复体。最终修复体完成后,比较两组修复体试戴总花费时间,精确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试戴花费总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修复体精确度更高(P<0.05),患者满意度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后牙连续缺失种植病人进行修复时,临时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李耀文
    • 摘要: 目的:探讨Lava氧化锆全瓷在后牙单颗缺失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9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后牙单颗缺失口腔种植修复患者80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的不同种植牙修复材料,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62颗)和观察组(40例,66颗)。对照组选用金铂合金烤瓷冠进行修复,观察组采用Lava氧化锆全瓷进行修复。比较两组修复后12周随访时龈缘密合度、修复体颜色、修复体边缘着色、修复体折裂A级率、牙龈指数以及牙周组织情况、两组患者对牙齿修改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修复后12周后,观察组龈缘密合度A级率(78.79%)、修复体折裂A级率(75.76%)低于对照组(93.55%,91.83%),修复体颜色A级率(96.97%)、边缘着色A级率(98.4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组织正常率对照组,观察组略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牙齿修改结果更为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a氧化锆全瓷在后牙单颗缺失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促进了患者病情康复,维持了牙周组织情况。
    • 吕炳辉; 颜丹
    •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所致牙列缺损实施种植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慢性牙周炎所致牙列缺损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烤瓷桥修复;研究组应用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语言功能、舒适度、稳定性与咀嚼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种植修复治疗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所致牙列缺损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 李国武; 罗三莲; 蒋澍
    • 摘要: 目的:探究Camlog种植体在单颗前牙种植修复中的美学效果。方法:选择于笔者医院进行前牙种植修复的52例患者(52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Camlog种植体系统进行种植手术,随访1年,评价患者种植修复后的种植成功情况、增加垂直骨向量、牙龈乳头指数、红色美学指数和白色美学指数评分。结果:52例患者种植成功率100.00%,修复后随访1年,种植体与周围骨结合牢固,无松动、无炎症,种植留存率100.00%,增加垂直向骨量(0.56±0.23)cm,牙龈乳头指数分级包括1级4例、2级16例、3级32例,红色美学指数评分(9.16±0.58)分,白色美学指数评分(9.02±0.63)分,红色及白色美学效果极佳。结论:Camlog种植体在单颗前牙种植修复中成功率高、美学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廖小欢; 林伟钦; 林伟滨
    • 摘要: 目的探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种植牙修复患者拔牙后出现骨缺失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种植牙修复患者65例,分为试验组(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和对照组(常规种植牙操作),均随访至拔牙6个月后,锥形束CT评价骨密度、牙槽嵴高度与宽度变化。比较两组种植成功率、种植满意度;采用红色美学指数(PES)评价牙齿的美学效果。结果拔牙3个月及6个月后两组牙槽嵴高度、宽度及骨密度值均较拔牙前有所降低,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拔牙6个月后,试验组P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种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牙修复患者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能有效减少牙槽骨骨吸收,有助于提高种植的美学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
    • 地力努尔·克然木艾力麦尔旦·艾; 尼瓦尔尼加提·努尔穆罕默德; 王玲
    • 摘要: 拔牙窝的自然愈合会导致牙槽骨体积的损失,从而影响种植方案的选择、远期种植疗效以及美学修复效果。因此,种植修复的关键在于如何保存拔牙位点牙槽骨的骨量。位点保存技术是一种减缓拔牙后牙槽嵴吸收及周围软组织萎缩的技术。本文就位点保存方法及生物材料的最新应用进行相关综述。
    • 付馨靓; 王浩; 甘雪琦
    • 摘要: 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能够较理想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牙颌重建方案。摄影测量技术目前已应用于口腔种植的数字化印模制取,可将患者口内的种植体位置虚拟地转移到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程序中,并用于制作种植体支持的修复体。该文报告了1例应用ICam4D摄影测量系统的无牙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病例,并从摄影测量系统的技术原理、技术优势、应用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 李耀文
    • 摘要: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种植材料在口腔修复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6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92例后牙单颗缺失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使用的不同种植牙修复材料,以及使用的不同种植材料,将患者分为A组(31例,39颗)、B组(32例,40颗)及C组(29例,35颗),A组采用纯钛材料修复,B组采用钛合金材料修复,C组采用陶瓷材料修复,比较三组患者种植成功率、舒适度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种植成功率、GC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种植材料均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相较于纯钛及陶瓷材料,钛合金的种植成功率更高,纯钛与钛合金材料舒适度及安全性均优于陶瓷,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期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