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私塾

私塾

私塾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6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666种,包括三月风、教育文汇、教师博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第三届中国文学博士后论坛等;私塾的相关文献由92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修申、乔凯凯、沈从文等。

私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6 占比:99.8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9%

总计:1038篇

私塾—发文趋势图

私塾

-研究学者

  • 吴修申
  • 乔凯凯
  • 沈从文
  • 邓伯超
  • 丰子恺
  • 张君燕
  • 熊贤君
  • 贾国静
  • 赵卓然
  • 乔凯凯1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杨立影
    • 摘要: 日本近世中后期,“学文”的思潮随势而起,尤其是以学校为载体的私学教育非常兴盛。寺子屋建设数量惊人,是基层教育的中坚,也是儒学得以普及的重要渠道。私塾等精英学者的思想为日本近世教育发展贡献了优秀的教育理念,也为社会改革提供了思想支持,体现了思想的变革力量。乡校的建立有启蒙民众以及建设地方共同体的因素在内。近世日本教育在不谋之中为近代日本打下学智和人才基础的同时,也是儒学的世俗化或者说儒学的普及化过程,更是日本社会由“道德教化”向“正规教育”转变的重要环节。
    • 本刊综合
    • 摘要: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主持修建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1861年,詹天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茶商家庭。8岁时,父亲送他进私塾念书。他天资聪慧,求知欲强,对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不感兴趣,反而对工程、机械等新知识兴趣十足。
    • 康兆庆
    • 摘要: 私塾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山东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基础,虽经清末改良,学校教育逐渐替代其成为主导形式,但私塾在近代社会中一直存在。大量资料表明,私塾在近代山东基础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1905—1919年,私塾仍是山东基础教育的主要形式;1919—1937年,私塾为山东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全面抗战期间,私塾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爱国主义情操以及民族认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政府认可其在义务教育实施中的地位以及与乡村社会的适应性是私塾仍发挥作用的原因。
    • 摘要: 私塾不给放“塾假”据说,古代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在私塾里读书的小朋友怕热,老师也怕热,为了避免在课堂上中暑,就得给大家放假。由于这种假期是私塾放的,所以叫“塾假”,后来以讹传讹,就演变成了“暑假”。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可惜不符合史实。
    • 连志敏
    • 摘要: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孟母三迁”则给我们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辞辛苦三次迁家,最后搬到了私塾学堂旁,“见啥学啥”的孟子才得以走上“千古圣贤”的大道的故事。这些都在证明着“环境出人才”。环境无言更育人,文化是“唤醒的教育”“隐形的教育”,具有间接而内隐的教育影响。
    • 马文正(编剧)
    • 摘要: 时间1866年人物严传初,男,13岁的严复。老严复,男,67岁,贯穿讲述的人物。严母亲,女,30多岁,严传初母亲。严厚甫,男,40岁,严传初叔叔。卢公明,男,41岁,美国传教士。路易莎,女,30岁,卢公明妻,英国人。沈葆桢,男,46岁,船政大臣。唧唧嘛,女,13岁,私塾学生。望龙,男,13岁,私塾学生。瓮仔,男,13岁,私塾学生。伴房妈,女,40岁,喜娘。众孩童,村民,官员,官差,考官,清兵,乡绅,洋医若干人。
    • 张君燕
    • 摘要: 叶奕(yi)绳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小时候,他生性愚钝(yudun),记忆力很差,小伙伴们很快就能学会的知识,他却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学会;小伙伴们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他却需要用几倍的时间来完成。不仅同伴们会嘲笑他,甚至连私塾(shu)先生都觉得他是一个蠢笨的人。
    • 黄晓涛; 宋瑾
    • 摘要: 闽文化在宋元明清时期曾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重大转变,而被誉为福建"文脉"聚集之地的福州,诗歌发展呈方兴未艾之势.由于自古诗歌是以伴随着吟诵的有声文学样式存在,蒙童的学习也不曾离开过吟诵,因而福州吟诵也因着诗歌的发展和私塾的存在而兴盛.本文从文人士子的吟诗传统、"诗钟"活动的更迭发展、私塾读书调的遗存及"陈氏兄弟"的新时代吟诵四个方面,对集艺术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福州吟诵进行较全面的考察,从而展示这一音乐文学生态独特的样貌和性格.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一个民族的衰落始于文化的消亡,一个乡村的凋敝同样始于文化的式微。乡村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底蕴,它是牵动游子归家的一根风筝线,也是一代又一代乡村人生存和发展的地方。从古代的私塾到现在的乡村学校,乡村教育机构对乡村文化的传续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是农村最主要、最重要,有时候还是唯一的文化策源地,它对农村的整个智力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 狐狸家(编绘)
    • 摘要: 这座牌楼是用木头搭建而成,它被建在街道路口,作为街道的分界标志。这是私塾,也就是学校。私塾里的老师叫夫子。看,这位夫子正带着学生背诵诗词。臭死了,臭死了!路上的人们赶紧捏住鼻子!找找看,是哪里散发的臭味?古时候并没有抽水马桶,只好让专门的人推着粪车收集并运走粪便,让厕所变得干净清爽。所以,在北宋繁华的东京街头,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运粪车在闹市中穿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