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禾本科植物

禾本科植物

禾本科植物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418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农作物、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05104篇;相关期刊225种,包括遗传、东方食疗与保健、中国保健食品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作物学会甘蔗专业委员会第15次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草业科学研究生论坛、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草业科技创新与草业发展大会等;禾本科植物的相关文献由79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志伟、纪燕玲、金贞福等。

禾本科植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1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5104 占比:99.70%

总计:105417篇

禾本科植物—发文趋势图

禾本科植物

-研究学者

  • 王志伟
  • 纪燕玲
  • 金贞福
  • 于汉寿
  • 刘国道
  • 白昌军
  • 童再康
  • 胡献国
  • 黄春琼
  • 孙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雅芳; 王海玲; 朱师丹; 张小燕; 朱俊杰
    • 摘要: 为了探究甘蔗、地毯草、芦苇、佛肚竹这四种禾本科植物的光能利用策略,该文以大田或原生境植株为材料,于炎夏伏天最热时节活体监测其叶绿素荧光和光合气体交换特性,并分析其色素含量。结果表明:(1)C_(4)甘蔗和C_(4)地毯草具有高净光合速率(P_(n)),是消耗利用光能的主要手段,并且高P_(n)和高水分利用效率(WUE)、高量子效率(Φ_(i))耦合在一起;(2)C_(3)芦苇也具有较高的P_(n)、WUE和Φi,其较高的类胡萝卜素与非光化学淬灭热耗散(NPQ)相结合消耗多余光能;(3)C_(3)佛肚竹P_(n)、WUE和Φ_(i)值均最低,但具有最大的叶黄素库容和较高的叶黄素循环转换效率(DPS),通过叶黄素循环和NPQ的偶联消耗多余光能。此外,四种植物光能利用策略也与其生活型有密切关联。该研究结果对甘蔗、地毯草和佛肚竹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对芦苇生境生态修复和生态规划有科学指导价值。
    • 张春蕾
    • 摘要: 小时候的萧红分不清谷穗和狗尾草,闹了笑话。谷穗和狗尾草乍看极其相似,不熟悉它们的孩子容易将它们认错。谷穗和狗尾草为什么长得这么像?它们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狗尾草是谷子的祖先。谷子是禾本科植物,古称稷、粟,也称粱,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作物,也是当今国人的主要粮食之一。谷子在我国种植较为广泛,成熟的谷穗一般呈金黄色。狗尾草也是禾本科植物,长得像狗尾巴,是一种野草。我们能在荒野、路边看到它们。
    • 任秀; 王菲菲; 李静; 白继超; 张聿梅; 马双成; 崔生辉
    • 摘要: 目的:通过实时荧光PCR-高分辨熔解曲线(HRM)联合分析技术,建立小活络丸(大蜜丸)中小麦粉掺伪快速、准确鉴别方法。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方法,提取小活络丸样品的基因组;通过文献检索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小麦粉特异性引物;使用实时荧光PCR-HRM技术,对10批次小麦(粉)、16种其他禾本科植物及7种常见高淀粉食物样品进行特异性扩增,采用克隆测序对结果进行再确认;考察实时荧光PCR-HRM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重复性,同时对市售的小活络丸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试验筛选获得了适用于本研究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实时荧光PCR-HRM小活络丸掺伪小麦的检测方法;小活络丸样品掺伪小麦粉的检出限为0.01 g·g^(-1),试验精密度C_(t)值为26.63(RSD=2.15%),T_(m)值为89.53°C(RSD=0.05%);重复性Ct值为26.65(RSD=3.20%),T_(m)值为89.53°C(RSD=0.12%)。试验对市售的4个厂家9批次共计81份样品进行分析,确定了3批次来源于A厂家的小活络丸样品存在小麦粉掺伪的问题,将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其结果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实时荧光PCR-HRM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判定小活络丸中小麦粉掺伪样品。
    • 李丽华; 郭颖彬; 魏昕
    • 摘要: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4个禾本科物种玉米、高粱、二穗短柄草和水稻的NAC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4个禾本科物种共556个NAC基因可以聚类为6个进化枝;物种内NAC转录因子有相似的理化性质,但在进化枝上又表现出差异,进化枝1、2、3和进化枝4、5、6分别表现出相似的相对分子质量,进化枝1、2、3、5表现出相似的等电点,进化枝4、6表现出相似的等电点;4个物种共鉴定出27个含跨膜结构域的NAC基因,并且大部分(88.9%)都位于进化枝4上;使用溯源法共鉴定出174个禾本科祖先基因,每个物种NAC基因丢失和保留都存在差异;基因复制分析发现,串联复制对禾本科NAC基因家族扩张贡献明显(20.3%,113/556),而玉米的大片段复制事件对玉米NAC基因家族扩张贡献明显(30.5%,50/164);干旱胁迫下玉米转录表达分析鉴定出51个差异表达基因,且不同组织内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存在差异,叶和雌穗内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多于雄穗。
    • 关玉梅
    • 摘要: 父亲说,小叶章的骨头最硬。40年后,我长到父亲当年说这话的年龄时,才慢慢懂得这句话的含义。小叶章是一种草的名字,禾本科植物,六七十年前,农村普遍用它做泥草房的苦房草。此外,也可做牲畜饲料和烧火引柴。在我眼里,小叶章是农耕村落中泥草房的标志性符号,它是有灵魂的。
    • 葛彩霞
    • 摘要: 一、意大利黑麦草栽种黑麦草一般都利用鱼塘埂、塘坡、池边、田边、渠道边等零星土地,以及冬季干塘后的池底、湖汊、水库消落区等,土地要求肥沃、平整。长江流域多秋播,以9月中旬至11月上旬最适宜,当年便可刈割一次,至翌年5月下旬结束。为了满足渔业生产衔接利用,也有春播的,于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其收割可延长至6月中旬,正好与苏丹草衔接。
    • 朱启林; 曹明; 张雪彬; 陶凯; 柯用春; 孟磊
    • 摘要: 以禾本科植物王草、水稻秸秆、甘蔗渣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于300、500和700°C制备王草炭(I)、水稻秸秆炭(R)、甘蔗渣炭(S)和玉米秸秆炭(M),研究了不同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结构及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4种生物炭产率下降,300°C时I、R、S和M的产率分别为45.81%、48.67%、46.81%和46.00%,而700°C时产率则分别为33.93%、35.47%、25.42%和31.23%;灰分和碳含量升高,700°C时I、R、S和M的灰分较300°C分别提高了54.39%、65.44%、95.54%和71.65%;I、S和M的C/N比随温度升高而升高,R与之相反.4种生物炭pH值随温度升高而升高,700°C时I、R、S和M的pH值分别为7.68、9.87、7.59和9.33,均呈碱性;I和S孔隙结构丰富,随温度升高,孔隙数量增加,而R和M均在700°C形成了一定量的絮状结构;X射线能谱(EDS)分析结果表明R中Si元素含量较高.随温度升高,4种生物炭中烷烃基、甲基(—CH3)和亚甲基(—CH2)逐渐消失,生物炭结构以芳香族化合物和含氧官能团为主,结构更稳定.
    • 胡梦媛; 李雅颖; 葛超荣; 张迎迎; 姚槐应
    • 摘要: 氮是限制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工固氮技术的发展,氮肥的施用在提高作物产量、解决人类温饱问题的同时,导致了土壤板结、酸化、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N_(2)O)等环境问题。与人工合成氨相比,生物固氮是一种绿色经济的固氮方式,其包括共生固氮和非共生(自生固氮及联合固氮)固氮,且每年固定的氮可占总固定量的50%以上。与共生固氮相比,非共生固氮存在范围广,如甘蔗、水稻、玉米和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均能进行非共生固氮(联合固氮)。本文主要从禾本科植物的联合固氮菌种类及其作用机理、固氮活性及调控方式以及联合固氮菌的资源及应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发现相比较共生固氮而言,联合固氮菌易受到土著微生物、氮素水平等环境因素影响,其研究难度更大,需要筛选纯化更多的联合固氮菌,为其固氮机制研究提供良好材料;氮、磷、钼、铁等肥料的适量添加可有效促进固氮菌的固氮效率;固氮菌不仅可以提高土壤固氮量,而且有利于植物根系激素调节,从而增加植物抗病抗逆能力,促进植物更健康的生长。本文最后对禾本科植物联合固氮的农艺管理措施及固氮菌剂的实际应用方面做了展望,以期为提高禾本科植物联合固氮效率及推动生物固氮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胡梦媛; 李雅颖; 葛超荣; 张迎迎; 姚槐应
    • 摘要: 氮是限制农业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人工固氮技术的发展,氮肥的施用在提高作物产量、解决人类温饱问题的同时,导致了土壤板结、酸化、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N_(2)O)等环境问题。与人工合成氨相比,生物固氮是一种绿色经济的固氮方式,其包括共生固氮和非共生(自生固氮及联合固氮)固氮,且每年固定的氮可占总固定量的50%以上。与共生固氮相比,非共生固氮存在范围广,如甘蔗、水稻、玉米和小麦等禾本科作物均能进行非共生固氮(联合固氮)。本文主要从禾本科植物的联合固氮菌种类及其作用机理、固氮活性及调控方式以及联合固氮菌的资源及应用3个方面进行综述,发现相比较共生固氮而言,联合固氮菌易受到土著微生物、氮素水平等环境因素影响,其研究难度更大,需要筛选纯化更多的联合固氮菌,为其固氮机制研究提供良好材料;氮、磷、钼、铁等肥料的适量添加可有效促进固氮菌的固氮效率;固氮菌不仅可以提高土壤固氮量,而且有利于植物根系激素调节,从而增加植物抗病抗逆能力,促进植物更健康的生长。本文最后对禾本科植物联合固氮的农艺管理措施及固氮菌剂的实际应用方面做了展望,以期为提高禾本科植物联合固氮效率及推动生物固氮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