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磁性特征

磁性特征

磁性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108172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技术与市场、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金属材料专委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安徽省2014年青年地质学术讨论会等;磁性特征的相关文献由34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卫国、俞立中、胡忠行等。

磁性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8172 占比:99.90%

总计:108282篇

磁性特征—发文趋势图

磁性特征

-研究学者

  • 张卫国
  • 俞立中
  • 胡忠行
  • 薛敏
  • C.雅各布
  • H.布伊瓦
  • 刘莹
  • 李文
  • 刘苍字
  • 叶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文; 穆桂金; 林永崇; 张慧娟; 吴汪洋; 孙蕗
    • 摘要: 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的颗粒大小具有重要环境指示意义,是环境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磁性参数非磁滞剩磁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χ_(ARM)/SIRM)常被用于指示磁性颗粒大小,当沉积物磁性特征为较粗的多畴(MD)颗粒主导时表现为低值,而为较细的单畴(SD)颗粒主导时表现为高值。本研究对罗布泊盐湖LB剖面的沉积物进行了系统环境磁学测试,结果发现剖面中含有5个χ_(ARM)/SIRM值低于上覆层和下伏层的层位,指示其磁性颗粒较粗。但磁滞参数和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这5个层位磁性颗粒明显细于上覆层和下伏层沉积物,显示χ_(ARM)/SIRM在这5个层位的指示意义失真。矿物鉴定结果显示这5个层位的主导磁性矿物为早期成岩成因的SD胶黄铁矿,赋存形态主要为颗粒团聚体、单颗粒或颗粒团聚体附着于硅酸盐矿物表面以及分布于薄片状硅酸盐内,这种赋存形态导致其具有较强的磁相互作用,并限制了χ_(ARM)的增加,最终造成χ_(ARM)/SIRM下降,指示意义失真。本研究显示当沉积物中存在胶黄铁矿等自生矿物时,利用比值参数χ_(ARM)/SIRM判断磁性矿物颗粒特征需谨慎。
    • 葛灿; 张卫国
    • 摘要: 在粒级分离的基础上,对长江河口及邻近陆架22个表层沉积物进行了磁学表征,探讨了磁性特征对物源、输运、沉积动力等环境信息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入海泥沙、残留砂及废黄河物质是长江口外水下三角洲及邻近陆架沉积物磁性特征的主要物源影响因素,但3者的空间分布不同.沉积物磁化率(x)、饱和等温剩磁(SIRM)、硬剩磁(HIRM)及非磁滞剩磁磁化率(xARM)的空间变化指示了长江入海泥沙出口门后向南及东南方向输运.SIRM与x及退磁参数(S-100)与SIRM关系图表明,大于63μm粒级沉积物来自残留砂与现代长江粗颗粒,其分布大致以30 m等深线为界;小于16μm粒级沉积物受长江和废黄河物质的影响,口内为长江源,口外北部贴岸以废黄河源为主,口外其他区域则表现为以长江物质占主导的混合源.沉积物粒度和磁学特征的空间变化反映了动力的粒度和密度分选作用,并体现在沉积环境分区磁性特征差异及分粒级组分对全样SIRM贡献的空间变化上.粒级分离减小了粒度效应对全样磁性特征的干扰,提高了沉积物物源判别的准确性,在反映三角洲地貌变化及物源定量识别上具有重要意义.
    • 龚亚玲; 胡忠行; 李文; 周云鹏; 朱丽东
    • 摘要: 以位于浙江磐安县的玄武岩风化壳红土(XZ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环境磁学分析,结合常量元素、漫反射光谱、有机质等分析手段,研究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的磁性特征,并探讨磁性特征与风化成土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风化成土初期,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磁性较强,具有较高的磁化率(x)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磁性矿物主要为原生多畴(MD)颗粒亚铁磁性矿物(磁铁矿、钛磁铁矿),磁性特征继承了母岩特性;随着风化成土作用的增强,土壤中的原生亚铁磁性矿物逐渐转化为次生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赤铁矿、针铁矿等),导致土壤磁性降低,但细颗粒磁性矿物逐渐增加;强风化成土阶段,原生亚铁磁性矿物进一步减少,反铁磁性矿物仍表现出一定高值,同时大量成土成因的细颗粒次生强磁性矿物(SP颗粒磁铁矿、磁赤铁矿)逐渐生成,导致土壤x持续升高.本研究显示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的磁学特征与风化成土过程具有紧密的关系,磁性参数xfd%可作为亚热带地区玄武岩风化壳红土成土过程和成土强度的指示指标.
    • 要悦稳; 董根旺; 杨柳; 田达志; 习肖伟; 王牧; 刘媛媛
    • 摘要: 安徽青阳—芜湖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地区之一。为进一步寻找新的矿产地,2017年在该区进行了1∶5万航空磁法测量。在岩性填图工作中,开展了系统的岩(矿)石的磁化率调查,经分类统计实测资料,总结区内地层、侵入岩等各类岩(矿)石的磁性特征。结果表明:沉积岩一般呈弱磁性或无磁性;火山岩不发育,仅在白垩系、奥陶系个别地层有凝灰岩出露,有一定磁性;侵入岩不同岩性间磁化率具有一定的差异,可引起强度不同的正异常。不同岩性间磁化率差异为航磁岩性填图提供了依据。将实测磁化率应用于航磁岩性填图,圈定了姚村、麻姑山(推测隐伏)、桥头埠(推测隐伏)等岩体。该研究结果为该地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参考信息。
    • 要悦稳; 董根旺; 杨柳; 田达志; 习肖伟; 王牧; 刘媛媛
    • 摘要: 安徽青阳—芜湖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地区之一.为进一步寻找新的矿产地,2017年在该区进行了 1 ∶ 5万航空磁法测量.在岩性填图工作中,开展了系统的岩(矿)石的磁化率调查,经分类统计实测资料,总结区内地层、侵入岩等各类岩(矿)石的磁性特征.结果表明:沉积岩一般呈弱磁性或无磁性;火山岩不发育,仅在白垩系、奥陶系个别地层有凝灰岩出露,有一定磁性;侵入岩不同岩性间磁化率具有一定的差异,可引起强度不同的正异常.不同岩性间磁化率差异为航磁岩性填图提供了依据.将实测磁化率应用于航磁岩性填图,圈定了姚村、麻姑山(推测隐伏)、桥头埠(推测隐伏)等岩体.该研究结果为该地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参考信息.
    • 李皎皎; 张永军; 余学中; 王明; 李逸川; 刘前坤; 徐璐平
    • 摘要: 为满足中国海岸带海陆统筹调查的需求,基于最新编制的中国北部海岸带(台州以北)1:50万航磁图件,利用逐点化极、延拓、垂向导数等数据位场转化处理,结合地质背景、物性资料和已有航空物探解释成果,对研究区磁场特征进行分析,分区探讨航磁异常成因,并编制北部海岸带(台州以北)断裂分布图.结果表明,海岸带地区磁性较强的岩石广泛发育,以NE—NNE向为主的线性磁异常带是大量中新生代中酸性岩浆岩的反映,而区域性团块状磁异常或宽缓正负磁异常则为区域变质岩系的反映.研究区断裂发育,断裂展布方向基本以NE向、NNE向为主,NW向次之,其中深大断裂对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等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研究编制的北部海岸带航磁"一张图"作为质量可靠的基础数据,可为解决海岸带基础环境和地质问题提供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依据航磁资料划分的断裂,解决了特殊地理环境下海陆断裂不衔接的问题,实现了断裂海陆统筹的目标,可为海陆交互区重大工程规划提供安全性评价依据.
    • 李文; 穆桂金; 林永崇; 张慧娟; 吴汪洋
    • 摘要: 以罗布泊盐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以环境磁学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罗布泊盐湖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影响因素和环境意义。根据磁性特征可将罗布泊LOP1剖面沉积物分为两类:磁铁矿主导和铁硫化物(胶黄铁矿和黄铁矿)主导。磁铁矿主要来源于物源区塔里木盆地。胶黄铁矿和黄铁矿是早期还原成岩作用的产物,对磁性特征产生显著影响,胶黄铁矿主导层具有明显较高的χ、SIRM、χARM、χARM/χ和S-300 mT,黄铁矿相反。有机质供应增加是罗布泊盐湖沉积早期成岩作用的触发因素,中晚全新世以来冷事件期间塔里木盆地湿度改善,有机质供应增加,促使了早期成岩成因的自生铁硫化物生成。
    • 黄伟荣; 邓强; 殷金泉
    • 摘要: 针对铝合金疲劳,有试验表明在疲劳裂纹萌发区域存在Fe元素富集。根据该现象,该试验基于弱磁检测原理,采用高精度弱磁检测仪监测铝合金疲劳过程磁感应强度,发现铝合金疲劳断裂磁感应强度减小。通过Squid测试疲劳前和疲劳断裂后铝合金试样的磁化率,发现疲劳断裂后铝合金磁化率变大,经计算因疲劳后磁化率变化所产生磁感应强度变化与试验测得数值相等。采用EDS测定疲劳前和疲劳断裂后元素含量,发现疲劳断裂区域富集Fe元素,导致磁化率变大。
    • 李峰锐; 李海侠; 刘大祥; 任二慧; 李刚强; 陈宇东; 张子豪
    • 摘要: 云南高原红壤具有纬度地带性与垂直梯度带明显的优势,是研究降雨、温度等气候条件及海拔高度变化引起的水热条件改变对土壤磁性影响的理想场所,了解不同地区土壤磁性变化有助于正确解释和应用磁参数。对比分析了云南高原红壤南北典型气候区土壤剖面磁化率的分布特征、磁性矿物类型和磁畴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云南高原红壤南北样地土壤低频质量磁化率和百分比频率磁化率在垂直剖面的趋势基本一致,磁性总体表现为北方样地土壤磁性明显低于南方样地红壤磁性;北方样地土壤磁性颗粒主要以超顺磁(SP)为主,南方样地土壤表现为表层主要以SP颗粒为主,底部主要表现为SP、SD(单畴)和MD(多畴)颗粒共存,且风化成土作用较强。热磁曲线表明南北样地表层土壤均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如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反铁磁性矿物的含量相应增大,如赤铁矿和针铁矿。
    • 成沁梓; LIU Kam-biu; 王峰; 陈锦; 葛灿; 赵旋琪; 陈莹璐; 年小美; 张卫国; 陈中原
    • 摘要: 三角洲冲淤具有空间异质性,而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可灵敏地反映物源、沉积动力特征以及早期成岩作用影响,是揭示空间异质性的有效方法.选取长江水下三角洲20~35 m水深的四个约2 m长的柱样进行磁学和碳、硫地球化学分析,结合粒度及年代资料,探讨了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柱样磁性特征空间差异及其冲淤指示意义.研究结果显示,粒度表征的动力分选影响沉积物的磁性特征,这在年代较新(<350 a)的柱样中表现尤为明显,即细颗粒沉积物中富集亚铁磁性矿物,从而具有较高的磁化率.铁、碳、硫及硫同位素特征揭示了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较弱的硫酸盐还原特征.沉积物年龄及沉积速率影响沉积物成岩改造强度,进而导致了磁性特征垂向变化的空间差异,整体上看,远离现代沉积中心的柱样,成岩改造特征更为明显.磁化率值的大小、成岩分带的完整性及其反映的铁还原带和硫酸盐还原带转换深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三角洲的淤积和侵蚀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