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研究进路

研究进路

研究进路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专利文献12691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心理学探新等; 研究进路的相关文献由154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旗、刘祖云、徐明等。

研究进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 占比:0.93%

专利文献>

论文:12691 占比:99.07%

总计:12810篇

研究进路—发文趋势图

研究进路

-研究学者

  • 何旗
  • 刘祖云
  • 徐明
  • 徐济益
  • 方錄
  • 方雪涵
  • 李响
  • 李振邦
  • 李爱群
  • 李飞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傅伟男; 郭辉
    • 摘要: 加强区域抗战史研究是深化抗战史研究的一种可能取向。区域抗战史是指发生在特定地域空间内的抗战历史,与抗战区域史的概念有别,但有共通之处。以往学界研究区域抗战史多停留于“就事论事”,鲜有将区域性的抗战史纳入整体抗战尤其是叠合区域的视野中考察。衡阳保卫战作为区域抗战的范例,兼为湖南抗战与豫湘桂会战的局部,将其研究述论置于湖南抗战史与豫湘桂会战史学术梳理中作整体观照,不仅有利探索衡阳保卫战研究的未来取径,亦为区域抗战史研究进路提供省思,进而深化抗战史主旨内涵的理解。
    • 黄明儒; 邱瑞琳
    • 摘要: 中国的“法律与文学”发展到今日,面临着“未老先衰”的黯淡学术前景。此种困局的出现,主要应该归结于该领域研究过于依赖将文学等同于实证材料的社会科学研究进路,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存在偏差,以及将问题意识局限在宏大法理问题之内。尝试整合文学的人文主义进路、与具体部门法进行有效互动以及挖掘“法律与文学”各个分支的研究潜力,中国的“法律与文学”才有机会突破目前的研究瓶颈。
    • 吴原元
    • 摘要: 民初以来,中国学人研究美国中国学的进路不断嬗变:民国时期,出于学术角胜,中国学人在对美国中国学动态展开追踪之同时,就其新出论著进行颇为犀利的评论;中美关系进入隔绝对峙时期后,基于服务现实之所需,中国学人对美国中国学动态保持有限度的了解,并对美国中国学隐含的意识形态及方法论展开批判;改革开放后,中国学人对美国中国学表现出浓厚兴趣,不仅翻译了大量的美国中国学著述,而且对美国中国学展开学术史探研。新时代的今天,海外中国学研究被赋予讲好中国道理,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新使命,由此我们需要对海外中国学动态保持更为密切的追踪,对其发展演变作立体式学术史剖析,并以平等姿态与其展开对话和批评,如此方能建构出以中国经验为基础的能为世界所理解的理论话语体系。
    • 石淑花
    • 摘要: 回顾我国精准扶贫的研究进路,可以发现我国精准扶贫的生成逻辑、本体意蕴、运行机制、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其次,通过“理念—层次—模式—机制”的历史比较和四维框架解读,依托整体性制度扶贫和开发式扶贫的差异性分析,发现我国精准扶贫呈现“扶贫理念多元融合,扶贫层次动态转移,扶贫模式联动互补,扶贫机制协同互助”的创新理路。最后,总结研究文献,提出了后续工作,将以防止返贫、长效减贫、可持续脱贫等前沿问题来巩固现有的扶贫成果,同时,提出遵循共同富裕的目标向度,回应社会现实需要,建立可持续向富政策机制;转变政府角色提升扶贫主体自主发展能力;关注高质量脱贫缓解更高层次的相对贫困的发展出路。
    • 刘华; 钟清莲
    •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包括丰富的科学内涵、深厚的理论来源、面临复杂问题与挑战、科学把握各种关系以及极具中国特色的实现路径在内的理论研究进路。为进一步回应党和国家更好推进共同富裕对理论研究的新要求,学术界还需在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视角、完善共同富裕评价衡量体系以及加强共同富裕与西方国家“高福利政策”的比较等方面进行拓展研究。
    • 陈晶
    • 摘要: 海外中国音乐研究是凭藉海外学者视角对中国音乐文化展开的研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海外中国音乐研究已成为一个颇受瞩目的领域。对此畛域展开研究,可以镜为鉴,拓宽我国学者的理论叙事视野,砥砺自身学术进步。可知己知彼,真正促进一场富有成效的中西音乐对话。本文借助汉学界的研究理路,拟对海外中国音乐研究的历史阶段划分、研究对象、研究进路等方面做引介性概述,考察其历史进程与衍化,探询其研究路径与特点,从而释读其所隐喻的社会语境、社会身份以及文化价值观等。
    • 李玉; 李莹
    • 摘要: “中共党史党建”成为一级学科后,如何继往开来,党史研究者理应予以思考和回应。根据中共党史研究的学科特质,提升中共党史研究水平应当进一步明确中共党史研究的“所关”与“所指”,找好学科定位,完善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准确把握中共党史研究的“立意”与“立题”,紧紧围绕党史研究的特有格调,积极拓展不同的研究主题;提高研究成果的“文质”与“文气”,既言之有理,亦言之有物,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提升中共党史文论的“说礼”性与“说理”性,使其在自然流露对党的敬畏之心的同时,也能突出研究的科学理性;处理好中共党史研究“材质”与“材料”的关系,提高史料辨别、解读、运用能力,从而使中共党史朝着“大党史”的目标进一步迈进。
    • 王聪聪
    • 摘要: 21世纪以来,议题所有权理论在西方政党政治研究中呈现出明显的复兴态势。在选民流动性增强、政党认同持续弱化、政党意识形态日渐趋同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寻找影响选举行为和政党行为的其他因素,议题所有权理论因而获得青睐,并成为解释选举行为、政党战略和政党竞争的一个重要概念。
    • 黄海
    • 摘要: 精细化的“本土化”应根据具体研究问题的需要展开。学科不同、研究领域不同,对“本土化”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本土化研究进路”不宜泛泛、抽象、生硬地被谈论,而应在“经验优先导向”“具体问题导向”“在地化理解导向”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就社会学而言,即使在其内部也并非所有领域、议题都一样。
    • 黄晓星
    • 摘要: 社会学从引入中国开始就带着经世救国的应用导向,以认识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寻找社会出路为目标。社会学史的书写更多像大传统的写作,即对中国整体社会学发展的素描,是对“国家”的关注与分析。近期的社会学史研究在宏大的进程中也关注影响中国社会学进程的大事件,如燕京学派、乡村建设运动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