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矮小儿童

矮小儿童

矮小儿童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7787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中国生育健康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发育行为儿科学术研讨会等;矮小儿童的相关文献由160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勇、徐旭、丁培玲等。

矮小儿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7787 占比:99.87%

总计:67872篇

矮小儿童—发文趋势图

矮小儿童

-研究学者

  • 何勇
  • 徐旭
  • 丁培玲
  • 刘世平
  • 刘安民
  • 刘戈力
  • 吴澄
  • 杨金社
  • 梁雁
  • 沙红

矮小儿童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林燕; 李素萍
    • 摘要: 目的:通过总结53例口服可乐定联合左旋多巴(L-dopa)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护理经验,探讨安全、顺利完成可乐定联合左旋多巴(L-dopa)对矮小患儿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住院的53例矮小症患儿,口服可乐定加左旋多巴(L-dopa)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30、60、90、120 min各抽取2 mL血液检测生长激素水平。基于可乐定和左旋多巴(L-dopa)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腹痛、嗜睡、恶心、呕吐等,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取试验前中后有效的试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观察与护理干预。结果:53例患儿激发试验顺利完成,在试验过程中出现程度不同的嗜睡、腹痛、血压轻度到中度降低、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中1例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唇周瘙痒,为试验30 min;1例呕吐,为试验30 min,需重新口服可乐定及左旋多巴;1例腹痛,为试验后180 min,需口服诺什帕缓解。经过有效护理,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可乐定联合左旋多巴(L-dopa)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方法简单、有效、安全可行,通过有效观察,按照一定的护理步骤和护理要点,可使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更安全,患儿更舒适、依从性更高、满意度更高。
    • 张咪; 王宽锋; 刘世平
    • 摘要: 矮小症是指儿童身高与同种族、同年龄且同性别的正常健康儿童相比,相差约3个百分点或低于均数2个标准差。对于身高远低于年龄和性别标准的儿童,身材矮小可能构成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因素。因此,临床治疗的终点不仅仅需满足于身高的增加,更应考虑儿童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国内外学者研究出相关测评量表来评估身材矮小儿童的生活质量(HRQOL),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对这些研究进行简要综述。
    • 刘甜; 刘世平; 谢坤霞
    • 摘要: 人体的生长激素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不仅能促进儿童身高增长,对心脏、肾脏、骨骼等多系统也有促进生长作用,同时也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影响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因为儿童身高的增长主要是通过长骨的骨干与骨髓之间的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实现的,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进入人们的视野,其具有类似于生长激素的作用,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同时,可以抑制糖原消耗、加速脂肪吸收和利用,从而起到促进患儿身体长高作用.本文就rhGH在矮小儿童生长方面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沈均兰; 王宏立
    • 摘要: 目的:左旋多巴生长激素激发实验在毕节市70名矮小儿童中病因探讨.方法:以毕节市70名矮小儿童为研究对象,抽取自2017年6月~2019年8月期间,患儿行左旋多巴生长激素+溴吡斯的明激发试验,采用化学发光法测量生长激素水平,并记录生长激素峰值出现时间及出现矮小症原因.结果:分析可知,诊断GHD为50例,非GHD20例,GHD组及非GHD组患儿GH峰值出现时间在用药60'的比率最高;生长激素完全缺乏20例(28.57%),生长激素部分缺乏35例(50.00%),特发性矮小12例(17.14%),宫内发育迟缓1例(1.43%),特纳式综合征1例(1.43%),其他1例(1.43%).结论:左旋多巴生长激素+溴吡斯的明激发实验准确率高,能对疾病进行准确判断,有助于寻找疾病病因,探寻有效的治疗方式.
    • 陈仲会; 陈正萍; 姜慧(通讯作者)
    • 摘要: 目的:研究矮小儿童规范化治疗随访管理的有效护理措施与 效果。方法:2018 年 5 月 -2020 年 4 月本院接诊且行规范化治疗的矮小 儿童 80 名,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均分 2 组。研究组采取延续护理,对照 组行常规护理。对比预测成年身高等指标。结果:研究组预测成年身高 (163.57±5.16)cm、身高标准差(-1.54±0.37),优于(156.68±6.42) cm、(-1.85±0.49),P < 0.05。研究组干预后 SAS 评分(40.68±3.11)分, 比对照组(46.09±3.47)分低,P < 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 97.5%,比 对照组 82.5% 高,P < 0.05。结论:规范化治疗随访管理期间,对矮小儿 童施以延续护理,有助于促进其健康成长,提高家属满意度,建议推广。
    • 周海群; 王丹; 孙丽芃; 王瑞芳; 魏广友; 刘威
    • 摘要: 目的:探讨可乐定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在矮小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生长激素(GH)峰值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7月期间因身材矮小来安徽理工大学附属亳州医院就诊的矮小儿童120例,所有儿童均进行可乐定、精氨酸激发试验,比较可乐定、精氨酸、可乐定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的阳性率,以可乐定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的结果为标准,将120例矮小儿童分为GHD组(76例)和非GHD组(44例),比较两组儿童的年龄、骨龄、体质量指数(BMI)、体重指数标准差积分(BMI SD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GH峰值,分析可乐定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中GH峰值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可乐定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中GH峰值的影响因素.结果:可乐定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的阳性率高于可乐定激发试验和精氨酸激发试验的阳性率(P<0.05),可乐定激发试验的阳性率高于精氨酸激发试验的阳性率(P<0.05).GHD组儿童BMI、BMISDS高于非GHD组,IGF-1、GH峰值低于非GHD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可乐定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中儿童的BMI、BMISDS与GH峰值呈负相关,IGF-1与GH峰值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可乐定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中儿童的BMI SDS和IGF-1是GH峰值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可乐定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在矮小儿童GHD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其诊断价值高于两种药物单独进行激发试验,且儿童的BMI SDS和IGF-1是激发试验GH峰值的影响因素,在进行激发试验时需考虑儿童的BMISDS和IGF-1水平对诊断结果造成的影响.
    • 尹志芳
    •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骨龄测定方法 TW3法与中华05法对临床矮小儿童筛选应用的评估的效果,并对比不同骨龄测定方法对不同病因的矮小儿童筛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骨龄筛查的2-8岁儿童2562例参与研究.采取双盲法完全随机对照,根据x线骨龄片,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选择英国Tanner-Whitehouse3(TW3)骨龄评分法及中国骨龄评分法(中华05法),对就诊儿童进行筛选并分析结果 .结果TW3骨龄评分法筛选出857例矮小儿童,中华05法筛选出901例落后,在不同性别的儿童筛选中,中华05法优于TW3法(p<0.05);在不同病因的筛选中,中华05法与TW3法在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银罗素综合征、特发性矮小等病因的矮小儿童的筛选效果不同;结论 中华05法在整体的矮小儿童筛选的临床应用中优于TW3,但是在不同病因的矮小儿童筛选中还有待提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