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音乐剧

中国音乐剧

中国音乐剧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音乐、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专利文献20571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青春岁月、北方音乐、大舞台等; 中国音乐剧的相关文献由116位作者贡献,包括沈承宙、余文博、余翌子等。

中国音乐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0.57%

专利文献>

论文:20571 占比:99.43%

总计:20689篇

中国音乐剧—发文趋势图

中国音乐剧

-研究学者

  • 沈承宙
  • 余文博
  • 余翌子
  • 居其宏
  • 张涛
  • 李成
  • 谭亮志
  • 陈正男
  • 陈物华
  • 陈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朱英航
    • 摘要: 音乐剧本身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在戏剧领域发展中日益突显.而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应当注重原创,形成本土化发展体系,提升民族化韵味,进而全面推动中国原创音乐剧在国家舞台上绽放光芒.这一目标也为学术界带去了新的研究课题,而本文从音乐剧概述出发,阐述了中国原创音乐剧民族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推动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民族化发展路径,致力于促进中国音乐剧持续发展.
    • 摘要: 爱乐之都定义:东方卫视推出的全国首档全产业链音乐剧文化推广节目。解读在中国音乐剧版图中,上海是名符其实的“爱乐之都”。2021年上海全市专业剧场的音乐剧演出场次达911场,同比增长142%,观演人次达52.4万,同比增长129%。今春上海剧场因疫情暂时停摆,但“爱乐之都”的精彩在荧屏延续。作为全国首档全产业链音乐剧竞演综艺,节目从600余位面试者中遴选出32位选手,通过剧目片段展演的方式,展现唱、跳、演的综合实力。自3月12日首播起,选手从初亮相、一对一的对抗,到与他人合作,进行作品孵化,共竞“爱乐之冠”。五位爱乐助力人共同见证选手的成长。
    • 雷涵淇
    • 摘要: 从20世纪开始,中国便开始引进一系列经典音乐剧作品,至今已有许多中国原创作品问世,但该艺术形式一直不温不火。浅析目前中国音乐剧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促进中国原创音乐剧发展。音乐剧概况在19世纪末的英国,诞生了一种融戏剧、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其被称为“音乐喜剧”,后又被称作“音乐剧”。
    • 陈相亦
    • 摘要: 音乐剧发源于美国、英国,在其发展的百年道路中,由最初的“轻歌剧”经历了一次次的发展和演变。其引入中国后顺应着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从音乐剧的概述、特点、历史过程、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这些方面来进行一些必要的探索与分析。
    • 杨舒
    • 摘要: 一、什么是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与歌剧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形式上来讲,音乐剧源起于19世纪末的英国,由对白和歌唱两种形式结合演变而成;音乐剧集歌舞、音乐、戏剧于一身,通常会有幽默和喜剧的元素,其故事内容往往直白平实,人们易于接受,因此特别受观众的欢迎。戏剧家黄定宇先生认为,音乐剧应该是以剧本为基石,音乐赋予其灵魂,加以舞蹈的方式为表现手法,以这三种元素相互交融来刻画人物、传递故事内容、传达艺术观念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和文娱产品。我们对音乐剧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最终也能提炼出三个关键词,也就是黄定宇先生提出的戏剧、音乐、舞蹈,这三种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音乐剧。
    • 沈承宙
    • 摘要: 中国音乐家协会编印的1980年第4期《音乐通讯》(双月刊)上,发表了我在美国考察音乐剧时寄回来的第一篇文章《从do-re-mi谈起--美国音乐剧浅介》(p.48),和第二篇文章《美国音乐剧历史上的两颗巨星--罗杰斯和海默斯坦因》(P-58).文章中提及了把英语“musical”翻译成中文“音乐剧”的情况.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我完全阅读不到过去的重要的历史资料。
    • 沈承宙
    • 摘要: 最近,我在整理几十年来收集的艺术档案,有许多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准备贡献给武汉市文旅局艺术资料库。其中有两盒,是我于1989年,几乎用了大半年时间,为了给《中国音乐年鉴》1990年卷撰写“中国音乐剧的十年回顾”而收集的1980-1989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4部原创音乐剧的资料。1989年春,我收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年鉴总编辑韩锤恩先生来信。
    • 蒋欣儒
    • 摘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音乐剧的改革发展应注重本土化改造,遵循本土观众对音乐剧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规律。音乐剧创作者无论是在审美表现、题材内容,还是在艺术演绎上都需要渗透并融入本土元素,使音乐剧拥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进而拉近与国民的情感距离,发挥西方音乐剧艺术在我国市场发展的美育功能,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快速的发展和传播。对此本文结合艺术新常态特征及音乐剧本土化发展的内涵、价值意蕴,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以期为我国音乐剧全面、健康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方一馨
    •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音乐剧进入我国已有近 30 年的时间,但到目前为止,中国音乐剧在某些运作关键环节上还有着很多盲点,尚未形成属于自己相对独立且规范的产业化模式;而法国音乐剧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化运营已有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无论是从艺术性、音乐性还是思想性上,中法音乐剧都能以独树一帜的灿烂生命力立足于世界。文章通过对中法音乐剧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当今现实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从各自本土化发展历程中进行深入对比与探究,提出了我国音乐剧创作的本土化思路以及市场运作前景和人才培养方式的一些见解。
    • 董姝奇
    •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取得了飞跃式的进步,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不断追求优越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需求,同时促进了音乐剧的萌生与发展,这种以百老汇的欧美音乐剧为代表的艺术表演形式走进了我国文化开场领域。以我国第一部原创音乐剧《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为开端,到后来的《芳草心》《搭错车》《雪狼湖》《日出》《爱上邓丽君》,中国音乐人在借鉴欧美经验的同时,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使中国音乐剧在艺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的却为数不多,整个产业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之下,音乐剧本土化并未完成。要想摆脱西方音乐剧带来的冲击,推动本土音乐剧的发展,需要将原创进行到底,建立适合本土化的创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符合现时代的市场营销机制。从对中国音乐剧的现状分析着手,再对其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为推动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