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529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0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756997篇;相关期刊234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护理实践与研究、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福州市科协2014年学术年会、中华护理学会第18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目标性监测的相关文献由141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宏、周敏、宗志勇等。

目标性监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0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56997 占比:99.93%

总计:757525篇

目标性监测—发文趋势图

目标性监测

-研究学者

  • 周宏
  • 周敏
  • 宗志勇
  • 彭飞
  • 王英人
  • 乔甫
  • 任玲
  • 倪芳颖
  • 刘卫平
  • 刘彩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燕珍; 李彤; 余华容; 廖丽
    • 摘要: 目的:了解信宜市人民医院ICU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ICU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2019年ICU住院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结果:根据2017-2019年ICU的医院感染的人数以及实际发生的情况可以看出,近三年监测人数在不断地增加,而且相关的感染人数也不断地增加,感染发病率也是出现了增加,这说明近三年ICU的病床的使用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以及使用频繁。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为5.7%,日感染例次发病率10.3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日感染率3.4‰,导管相关血液日感染率0.77‰;导尿管日感染率1.93‰。共检出多重耐药菌株171例,多重耐药发现率6.96%,多重耐药医院感染发病率1.65‰。多重耐药医院感染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次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开展ICU目标性监测工作,有助于进一步做好ICU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将各类医院感染发生率降到最低。
    • 欧琳; 罗莹洁; 郑芬
    • 摘要: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联合多学科管理在骨科清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骨科清洁手术患者695例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骨科清洁手术患者78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干预措施,即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观察组实施目标性监测联合多学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用药时机、持续时间及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性监测联合多学科管理在骨科清洁手术中应用,能有效规范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且不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 陈燕珍; 李彤; 廖丽; 余华容
    • 摘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平台,对医院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所有住院新生儿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监测住院新生儿2825例,发生医院感染14例,感染发病率为0.50%,感染例次16例,感染例次发病率为0.57%。医院感染部位中,口腔感染占首位,其次为眼结膜炎。新生儿日感染发病率为0.83‰,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1001~1500 g)感染发病率最高,为6.44‰;体重越低的新生儿,医院感染风险越高。不同体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和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3.73%;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0.25%。结论 低体重新生儿是医院感染控制重点,开展新生儿目标性监测,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 钱鑫
    • 摘要: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3月收治的9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试验样本,按照护理路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分别施以一般护理方法和目标性监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护理质量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度上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手术室管理、护理安全管理、护士素质管理、整体管理几项指标上数值对比突出,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护理后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与护理干预具有突出的效果,尤其表现在具有极高的护理总满意度和提升患者护理质量、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陈燕; 李冬梅; 赵青; 孙红梅; 仲伟锋; 陈存娇
    • 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降低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某院重症医学科行机械通气(MV)大于48 h的患者964例,根据入院时间及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与干预组(2017年1月—2019年12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循环集束化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病率、住院期间病死率,以及MV患者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结果干预组665例患者,VAP发病率为12.95‰,住院期间病死率为4.06%;对照组299例患者,VAP发病率为25.79‰,住院期间病死率为10.37%,干预组患者VAP发病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干预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12.77%VS 43.94%,P<0.05);干预组同期重症医学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同期患者(0.52%VS 4.78%,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措施可降低重症医学科VAP发病率、住院期间病死率,也可降低MV患者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及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肖跃凤; 黄丽珠
    • 摘要: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精神科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2238例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与常规护理干预,2020年1月—2021年12月2420例住院患者(观察组)进行目标性监测与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总感染例次率及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例次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男性、年龄≥60岁、住院时长≥90天、有基础疾病者的各感染例次率、总的医院感染例次率及上呼吸道感染例次率分别为6.46%、7.74%、5.84%、6.92%、4.26%和1.94%,低于对照组的10.35%、13.33%、9.73%、11.49%、6.43%和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开展目标性监测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控制医院感染有一定效果。
    • 唐冠杰; 池水晶; 孙志德
    • 摘要: 目的:监测腹部急诊外科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具体数据及分类情况,评估腹部急诊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提高目标监测的质量,针对性制定可靠的预防措施,达到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方法:通过对2016年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有效监测及分析,将发现的主要感染类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查找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进行PDCA管理,将任务分解后预计2019年内完成.通过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以证实PDCA效果的有效性.结果:2016年患者综合医院感染发生率为7.91%,手术部位感染(SSI)为主要感染类型,感染率为3.6%.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发现,SSI的易感因素为:NNIS评分≥3的SSI发生率高于NNIS评分<3.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12.687,P<0.05).术前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SSI发生率高于术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SS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9.092,P<0.05).手术时间≥3h的SSI发生率高于手术时间<3h.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9.087,P<0.05).通过精准应用PDCA管理达到2019年的SSI发生率明显下降,由3.6%下降至1.33%(χ2=3.565,P<0.05).结论:NNIS评分≥3,术前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均能成为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上述主要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PDCA管理,可以有效降低SSI发生率.
    • 唐秀芳; 王春霞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选择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23例患者用于研究,并展开护理,制订标准化中心静脉导管上下机操作流程,对护理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加强无菌观念引导等.开始监测时中心静脉导管为无细菌定植,对比护理前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前导管使用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相比护理后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及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及能力,以此来降低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 刘厚荣; 杜志成
    • 摘要: 目的 评估集束化干预措施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效果.方法 2017年1—6月对某院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的基线调查(干预前期),7—12月结合PDCA(plan-do-check-act)工具找出主要原因并制定集束化干预措施(过渡期),2018年1—6月落实干预措施(干预后期),对比干预前后导尿管使用率、人均留置导尿管日数、日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手卫生依从率、防控措施执行率、防控措施知晓率分别为81.94%、95.37%、97.98%,高于干预前的64.66%、66.31%、65.02%,干预后每日评估执行率达96.15%.CAU-TI日发病率从干预前的1.71‰降至干预后的1.22‰,导尿管使用率从干预前的10.02%降至干预后的7.69%,内科系统CAUTI日发病率从干预前的3.73‰降至干预后的1.56‰,干预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开展CAUTI目标性监测,结合PDCA工具能发现医院感染防控的薄弱环节,为制定专项防控措施提供循证依据,落实集束化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CAUTI发病率.
    • 张静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ICU发生医院感染疾病护理中应用目标性监测预防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2-2020.11,110例在医院ICU中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法,观察组行目标性监测的预防措施.观察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ICU发生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目标性监测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