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监管套利

监管套利

监管套利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31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362篇;相关期刊152种,包括中国货币市场、南方金融、武汉金融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等;监管套利的相关文献由287位作者贡献,包括沈庆劼、张相国、刘国辉等。

监管套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0 占比:2.6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362 占比:97.31%

总计:8593篇

监管套利—发文趋势图

监管套利

-研究学者

  • 沈庆劼
  • 张相国
  • 刘国辉
  • 卢晓康
  • 莫贤锐
  • 余凯月
  • 刘绘
  • 史燕平
  • 周边
  • 孙文艳

监管套利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波汛; 张励
    • 摘要: 现有关于国际河流冲突的理论解释多集中于水霸权、国际机制缺失、环境资源稀缺等单因解释,而多因和复合理论解释仍未成为主流。文章据此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干流大坝数量、流域权力分配结构、流域管理条约或制度、第三方干预、历史或领土争端6个因素作为国际河流冲突的原因条件,通过对22条国际河流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出了三条解释国际河流冲突的原因组合。其中,霸权稳定论、国际机制论和资源稀缺论在分析结果中都得到了验证,适用的案例包括多瑙河、两河流域、约旦河、印度河、尼罗河等流域。然而,在恒河、拉普拉塔河、格兰德河与科罗拉多河流域,霸权稳定论和国际机制论却遭到了挑战。在上述四条国际河流流域内,下游均存在权力优势国,同时也都建立了国际河流管理制度,但是水冲突仍然频发。本文经过分析发现历史与领土争端、第三方干预模式以及水利基础设施开发强度将对流域国家的权力运用与机制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
    • 骆祚炎; 莫贤锐
    • 摘要: 本文以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的测度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往文献对理财产品的研究较少,且这些研究侧重于定性分析,关于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的测度等定量分析更少见,本文力求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本文测度结果表明,银行理财产品无论从单项产品还是从总体来看,监管套利程度都呈现上升趋势,理财产品的监管套利风险在增加。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本文认为,应该采取"疏堵"相结合的措施进一步防范理财产品监管套利风险。第一,根据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做好分类监管,尤其要做好对短期理财产品的重点监管。第二,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配合遏制理财产品监管套利可能引发的风险。第三,从深度上推进银行理财产品纳入监管体系。第四,将银行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作为货币政策关注目标。此外,在适度限制银行理财产品交易的同时,要有效促进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
    • 刘凤元; 邱铌
    • 摘要: 跨境监管套利是企业利用国家、地区间法律制度的差异,主动选择监管环境以降低监管成本的市场行为,可能带来监管竞次、数据泄露和风险跨境流动等隐忧,需得到有效的法律规制。监管差异和不完备法律是监管套利生成的内外机理。目前关于跨境监管套利的规制路径多指向消除监管差异,但会忽视监管差异生成的客观背景并可能挫伤套利所兼具的正向价值。跨境监管套利的风险规制应从不完备法律入手,完善境内融资制度并加强全流程的跨境监管合作,同时强化跨部门的综合性监管,提高原则在监管规范体系中的地位。
    • 张贺
    • 摘要: 金融抑制是维护金融安全较为稳妥的一种选择,市场主体不断寻求各种金融工具规避金融监管以实现“监管套利”。金融科技由英、美发达国家传入中国后,大打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金融脱媒功能,被少数人异化后,以达到规避金融监管的目的。金融科技作为新生事物,本身就具备比传统金融更高的风险性和脆弱性。因此,加强金融监管,构建完善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十分必要和重要。现如今,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快速,并涌现出了一系列个性不同的金融科技业态,风险亦悄然而生。不管是金融科技本质涵盖的内部风险,还是其科技特性所面临的各种外部风险,抑或是金融科技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所面临的法律风险,都给传统金融监管带来巨大挑战。文章通过探究金融科技风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得出加强监管的必要性,最终给出了提高我国金融科技监管的相关建议。
    • 沈伟; 董玉莹
    • 摘要: 分业式金融监管体制、混业式金融经营趋势、堵漏式银行监管制度诱导资管业务“脱法”式监管套利频发。套利创新与银行监管始终处在动态博弈之中,然而适当套利是金融创新的原动力,理应审慎对待。“围追堵截”式去套利努力是当前银行资管业务监管趋势,容易加剧金融抑制。在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发展并重的改革背景下,如何平衡银行监管与监管套利是亟待解决的两难困境。“比例化规制”银行资管业务监管套利行为是破解银行资管业务监管与监管套利平衡难题的可行方法。本文以比例原则“平衡公益与私益”之内在价值契合银行资管业务监管之需求为出发点,以比例原则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审视当前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去套利规制的诸多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例化规制”资管套利的应然建构,以期为优化银行监管改革提供可行进路。
    • 于耀添
    • 摘要: 2017年3月底,表外理财被我国正式纳入宏观审慎工具MPA考核。其后,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为代表的理财和资管监管文件密集出台。理财行业乱象得到初步整治,主要表现在:保本理财产品清零退出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得到长足发展,同业理财巨幅下降,以多层嵌套为代表的监管套利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 杨闯
    •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越发健全,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英文缩写AMC)都成功完成了商业化转型,并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承担着越发关键的作用。研究发现,国内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旧存在监管套利、风险较高等诸多问题。政府有必要结合相关问题,采取健全法律法规等治理举措,提高监管AMC的力度,才能顺应AMC发展趋势及新时代经济金融发展的新需求。
    • 莫贤锐; 骆祚炎
    • 摘要: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商业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存在一定的监管套利现象,这种监管套利程度呈现上涨趋势,是金融风险增加的表现.本文利用TVP-VAR模型对监管套利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加强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方面的监管对短期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产生了正向的促进作用.这论证了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指标考核下存在监管套利行为.第二,加强流动性比例和拨备覆盖率方面的监管对短期理财产品监管套利程度产生了负向的抑制效果.第三,近年来陆续出台的理财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压缩了短期理财产品的监管套利空间.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抑制监管套利的政策建议.
    • 毛克
    • 摘要: 助贷业务风险波及面广,潜在风险较大,业务实践中仍存在借助产品或模式创新抬高实际杠杆率,绕开风险监管的情形。建议进一步从严控规模杠杆、理清风控责任、压降融资成本等方面完善助贷业务监管规制,提升监管规制的统一性和严肃性。自2017年以来,助贷业务领域风险快速积累,监管套利问题较为突出。
    • 周边; 黄叶苨
    • 摘要: 为帮助监管层和市场更好地识别类银行的影子业务,预防信用风险过度累积,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梳理了中国银行的影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并从会计的角度展示了不同模式下银行的影子本质和发展动机,剖析了银行在不同监管约束下实现监管套利的方法和手段,刻画了风险扩张和积累的路径.案例分析表明,无论是托管行还是非托管行,其表外资产或托管资产因不受准备金率的限制可以无限增大,这也是近16年来理财产品得以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信贷产品天然具有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的属性,若任其发展终将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提出了要关注表外理财规模和结构,设计资管产品"特别准备金"制度等政策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