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51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1201篇;相关期刊280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品临床评价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第六届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病毒性脑膜炎的相关文献由1092位作者贡献,包括等、严菊英、刘菲等。

病毒性脑膜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0 占比:0.7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1201 占比:99.20%

总计:61695篇

病毒性脑膜炎—发文趋势图

病毒性脑膜炎

-研究学者

  • 严菊英
  • 刘菲
  • 张宗德
  • 潘丽萍
  • 刘霞
  • 张严峻
  • 张燕
  • 柴书芹
  • 王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粉霞; 张龙; 吴晓玉; 程亚利; 王江鹏; 王娟; 常祎; 赵新
    • 摘要: 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病毒性脑膜炎婴幼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病毒性脑膜炎婴幼儿64例为病毒性脑膜炎组,选取同期非脑膜炎婴幼儿52例为非脑膜炎组。所有患儿入院24 h内完成AEEG检查。采用婴儿神经系统国际测验量表(Infanib)评估患儿早期运动发育情况,将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分为运动发育正常组(25例)、运动发育过渡组(21例)和运动发育异常组(18例)。采用Gesell量表评估患儿神经发育情况,计算发育商,将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分为神经发育正常组(45例)和神经发育异常组(19例)。比较病毒性脑膜炎组和非脑膜炎组患儿AEEG评分、Infanib评分以及发育商。比较不同运动发育程度和不同神经发育程度病毒性脑膜炎患儿AEEG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EEG评分对病毒性脑膜炎婴幼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AEEG评分中的连续性、睡眠周期、下边界振幅、波普带宽度与下边界振幅变化评分低于非脑膜炎组(均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患儿Infanib评分和发育商低于非脑膜炎组(均P<0.05)。与运动发育正常组和运动发育过渡组相比,运动发育异常组连续性、睡眠周期、波普带宽度与下边界振幅变化评分降低(均P<0.05)。神经发育异常组患儿AEEG评分中的连续性、睡眠周期、下边界振幅和波普带宽度与下边界振幅变化评分低于神经发育正常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EEG评分对病毒性脑膜炎婴幼儿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其中曲线下面积(AUC)为0.888(95%CI:0.811-0.965,P<0.001),截断值为9.020分,敏感度为95.3%,特异度为71.1%。结论:病毒性脑膜炎婴幼儿AEEG评分较非脑膜炎婴幼儿呈降低趋势,AEEG对病毒性脑膜炎婴幼儿预后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 田倩; 赵凤
    • 摘要: 目的探讨阶梯式全程护理对病毒性脑膜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阶梯式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预后情况及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惊厥的恢复时间、肢体障碍、意识障碍、脑脊液中淋巴细胞、体温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预后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会、躯体、角色、认知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生活质量显著强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阶梯式全程护理可以有效缩短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其症状及预后,进一步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吴兵
    • 摘要: 目的探究阿昔洛韦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膜炎(VM)对患者T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V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43例。单一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T细胞亚群、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与脑脊液中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单一组,CD8^(+)水平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血清与脑脊液中降钙素原(PCT)、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膜炎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加强机体免疫水平,改善预后。
    • 黄丽丽; 黄文婷; 林庆金; 黄巍; 林志坤
    •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脊液干扰素-γ(IFN-γ)、降钙素原(PCT)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脑膜炎感染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3例脑膜炎患儿,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脑膜炎(BM组,n=42)和病毒性脑膜炎(VM组,n=31)。检测两组脑脊液IFN-γ、PCT及MMP-9水平,分析脑脊液IFN-γ、PCT及MMP-9检测对脑膜炎感染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BM组意识障碍、抽搐以及卤门张力增加发生率明显高于VM组(P<0.05),BM组脑脊液IFN-γ水平低于VM组,而PCT及MMP-9水平则高于VM组(P<0.05),且BM组和VM组中重症患儿脑脊液IFN-γ、PCT及MMP-9水平分别高于轻症患儿(P<0.05)。脑脊液IFN-γ、PCT及MMP-9对脑膜炎感染类型鉴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5、0.816、0.827。与急性期相比,BM组和VM组恢复期脑脊液IFN-γ、PCT及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脊液IFN-γ、PCT及MMP-9可作为快速鉴别诊断脑膜炎感染类型的良好指标,且对评估脑膜炎病情具有参考价值。
    • 师卫中
    • 摘要: 目的:探究人免疫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12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疗效理想,可提升患儿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 陈海泉; 蔡学东; 吴园园; 马瑞
    • 摘要: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15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纳入研究,按所患疾病分为化脓性脑膜炎组和病毒性脑膜炎组,每组7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hs-CRP水平以及阳性率,评估hs-CRP水平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血清hs-CRP水平、脑脊液hs-CRP水平均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 mg/L,14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中hs-CRP>0.5 mg/L,13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hs-CRP>0.5 mg/L;两组患儿血清中hs-CRP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2.05%,脑脊液中hs-CRP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3.33%。结论hs-CRP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根据hs-CRP快速诊断疾病类型,进而为患儿提供及时的治疗。
    • 李建娜; 王卫凯; 杨永鹏; 魏林; 江燕; 张林杰; 张太宁; 徐瑞峰
    • 摘要: 利伐沙班是目前临床安全有效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科、骨科、神经科等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成人动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由于该药说明书不推荐将其用于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使得国内在应用该药防治儿童血栓性疾病方面的资料非常缺乏,但根据国外EINSTEIN⁃Jr研究项目发布的结论显示了该药应用于儿童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将我们应用利伐沙班治疗成功的2例患儿临床资料汇报如下。病例1:患儿,女,4岁3月,体重17 kg,主因“发热6天”于2021年01月08日入院。入院后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因病情加重转入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予以更昔洛韦、甘露醇、呋塞米、3%氯化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药物静脉输注治疗。
    • 王亮亮; 李凡; 杨培娜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表达在化脓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84例颅内感染患儿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化脓性脑膜炎组47例与病毒性脑膜炎组37例,将40例同期热性惊厥或免疫性脑炎患儿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将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与普通组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分、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分、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表达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化脓性脑膜炎组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及对照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组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及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均显著高于普通组(P<0.0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分显著低于普通组(P<0.01)。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均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0.01),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三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97,灵敏度、特异度为0.979、1.000。结论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上升,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乳酸、降钙素原有助于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雷晋铭; 蒋显勇; 周志雄
    • 摘要: 目的探讨脑膜炎患者病原菌耐药性与免疫功能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纳入的96例脑膜炎患者,其中病毒组为48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化脓组为48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在院体检的48例健康人群。评估脑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以及构成比,分析主要革兰阳性菌与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同时比较三组脑脊液免疫功能。结果96例脑膜炎患者将脑脊液样本进行分离,共有99株病原菌。在病原菌中有62株(62.63%)革兰阳性菌,33株(33.33%)革兰阴性菌;经研究显示,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化脓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组、化脓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膜炎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其中革兰阳性菌在病原菌中占比较高,各类病原菌耐药性具有差异性,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脑膜炎,同时检测脑脊液免疫功能指标的含量变化对鉴别、诊断脑膜炎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白银雪
    • 摘要: 目的探讨静注免疫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治疗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5例,单独使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45例,用静注免疫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白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占比为97.8%,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占比为80.0%,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静注免疫球蛋白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能够改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因子水平,临床疗效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