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人格

生态人格

生态人格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教育、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2995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伦理学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广西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论坛暨中国第二届老年生命伦理与科学会议、中国智库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新常态暨环境与健康伦理自觉学术论坛等;生态人格的相关文献由110位作者贡献,包括彭立威、刘艳、孔静等。

生态人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2995 占比:99.83%

总计:63102篇

生态人格—发文趋势图

生态人格

-研究学者

  • 彭立威
  • 刘艳
  • 孔静
  • 罗常军
  • 蒋国保
  • 骆方金
  • 廖新丽
  • 张毓
  • 徐洁
  • 晏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金玉
    • 摘要: 人文分离一直是写作的痼疾,如何在写作教学中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以生态人格的视角,基于自然观、社会观、生命观构建写作任务群,尝试在写作中实现人格目标。UbD是一种评价优先的逆向教学设计,文章是以UbD为指导,为主题写作单元及具体教学课例而作的教学设计。
    • 陶君艳; 段金龙
    • 摘要: 《寻找鱼王》是张炜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一部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态思想,既是张炜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也体现了张炜对儿童精神成长的关注。这部作品的生态内涵主要体现在“返魅”的自然观、“鱼王”身份辨析以及生态人格的塑造三个方面。首先,作者展示了未经现代工业文明侵染的大自然庄重、威严、充满力量的本来面貌,指出人只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大自然的主宰者;其次,通过“鱼王”身份的变化,指出人有享受自然的权利,但也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人类不断扩大权利享有却忽视责任义务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最后,作家提出塑造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懂得爱护和保护自然且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生态人格,是应对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 摘要: 启东市汇龙中学创办于1956年,在“绿色夯基、和谐共进,在教育中丰富生命的内涵”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办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连年攀升,学科建设和教师专业得到长足发展。学校的特色不断彰显,先后荣膺全国绿色学校、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排球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
    • 刘林怡
    • 摘要: 基兰·德赛的《番石榴园的喧闹》笔下关于桑帕斯的故事实际上带有浓墨重彩的生态意识,生态危机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一种现实和严峻考验,从生态批评角度对文学的解读,不同于其他文学批评方法但正被广泛应用。从生态人格的书写、反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基兰的生态书写进行阐释,表达人与自然彼此和谐共处的尝试。
    • 汪树东
    • 摘要: 生态戏剧聚焦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对当今生态危机的及时反映。中国当代生态戏剧曾涌现出不少生态意识鲜明、艺术魅力独具的佳作。这些生态戏剧关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两难冲突,尽可能地颠覆人类中心主义,展示自然生命的内在价值,倡导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意识。当代生态戏剧还塑造了科学实践型、动物保护型、宗教传统型和国家意志型四类生态人物典型,同时展现了反生态人物的局限性。当代生态戏剧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未来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代戏剧家们肩负着开创出中国特色的生态戏剧的历史使命。
    • 刘利乐
    • 摘要: 逆全球化中经济人的伦理困境体现为道德人格缺失引发信任危机、经济理性膨胀导致人性物化、消费主义泛滥致使价值错位,它表征着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与理性精神的衰落.经济人需要一种生态自觉,将人、社会与自然纳入整体性关系之中,自觉转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生态经济人.生态经济人是经济人面对伦理困境的一种自我革新,它具体表现在生态人格、生态理性与生态消费等方面.生态经济人重视生态人格,以实践中的生态人为基础,自觉遵循社会生态系统各领域的规范性约束,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抵制极端利己主义,自觉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生态经济人注重生态理性,以价值理性、交往理性、实践理性为根基,在世界性的交往关系中发展人的丰富性,反对用同一性思维来压制他者的差异性,自觉克服狭隘的价值偏好.生态经济人强调生态消费,注重生产、消费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高效简便的能量交换机制,追求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自觉提升人的自由能力.
    • 梁杰
    • 摘要: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动力,塑造与以往时代农民不同的生态人格不仅是解决农村危机的关键,也是生态文明时代对人格范式转型的内在呼唤.从心理学视角确定生态人格的内涵和新型职业农民生态人格的具体特征即生态认知与信念、生态情感与态度、生态意志与行为、生态信念与价值观.基于心理资本认知框架提出心理资本的提升和开发是新型职业农民生态人格养成的内在机制与原发动力,在教育中要注重新型职业农民的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提升希望、增强韧性、培养乐观.高等职业教育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态人格作为教育的目标和追求.
    • 朱辉
    • 摘要: 生态人格是适应生态文明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人格范式.大学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开展生态人格的养成培育,对于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人格培育和绿色生活方式二者间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入分析当前高校生态人格培育的现状及大学生绿色生活方式养成上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更好的加强生态人格培育,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 李宁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人格的构建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相匹配的全新人格样式,是生态危机背景下人们对生态价值的崇尚和对生态精神的坚守,是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长久保障机制,它实现了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对“人美”的要求。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人格内涵的基础上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的自由发展,以及人的平等合作等方面明确生态人格的目标;从树立生态道德观、增强生态责任感以及建立生态消费模式等方面明确生态人格的构建体系;从强化学校生态哲学教育、注重家庭消费习惯养成,以及加强社会消费引导等方面,确保全方位、多角度培育生态人格,以期规范人类的行为,实现人格净化,实现社会的和谐统一。
    • 贺冰心; 刘艳
    • 摘要: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人格教育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构成和形成,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当代大学生在生态人格这一方面整体表现不错,但其中存在部分学生的人格逐渐发生缺陷。导致当前大学生人格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中各个方面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缺失,没有对其展开合理的生态人格教育。因此,应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生态人格缺陷造成的根本原因,并寻找健康人格教育的切入点,全面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是当下社会各方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