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44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37篇、会议论文166篇、专利文献437191篇;相关期刊743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92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山西省肾脏病学术会议血液净化质量培训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七届全国风湿病学术大会·等;狼疮性肾炎的相关文献由6385位作者贡献,包括叶任高、刘志红、胡伟新等。

狼疮性肾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37 占比:0.73%

会议论文>

论文:166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37191 占比:99.23%

总计:440594篇

狼疮性肾炎—发文趋势图

狼疮性肾炎

-研究学者

  • 叶任高
  • 刘志红
  • 胡伟新
  • 黎磊石
  • 章海涛
  • 曾彩虹
  • 刘正钊
  • 陈惠萍
  • 唐政
  • 谢红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春; 操轩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肾损伤分子-1(KIM-1)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发生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8例SLE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SLE病人均获得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9年(1~9.5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基线时血清KIM-1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KIM-1预测LN的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灵敏度和特异度;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KIM-1表达水平SLE病人发生LN的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确定LN发生的因素。结果:随访期间38例病人发生LN,占48.72%。LN组病人血清KIM-1浓度为(46.02±6.28)ng/L,高于非LN组病人的(23.56±5.2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0,P<0.01)。以42.35 ng/L为截断值,KIM-1预测SLE病人发生LN的效果较好(AUC为0.715,95%CI:0.589~0.84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01%、56.33%)。高KIM-1组发生LN 37例,占71.15%;低KIM-1组发生LN 8例,占30.77%。高KIM-1组从SLE诊断到发生LN的中位时间为6.7年(4.8~8.5年),短于低KIM-1组的8.8年(7.7~9.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M-1是LN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HR=2.301,95%CI:1.235~3.964,P<0.01)。结论:SLE并发LN病人的血清KIM-1水平显著升高。血清KIM-1可能成为预测LN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 卢程程; 钱南南; 王亿平; 王东
    • 摘要: 目的:运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LN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及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2010-202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等国内大型数据库中中药治疗LN的文献,严格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获取处方,最终导出符合要求的中药处方形成Excel表格,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IBM 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3.0等工具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处方80首,涉及中药134味,总应用频次881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为生地黄、黄芪、牡丹皮、丹参、茯苓;四气频次前3位依次为寒、平、微寒;五味频次前3位依次为甘、苦、辛;归经频次前3位为肝、脾、肾;药物分类频次前3位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聚类谱系图显示皮尔逊相关性为20位置时,可聚为5类;关联分析,设置不同最低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可得到3个关联药物表;复杂网络分析,可得到1张核心处方复杂网络图。结论:LN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亏虚,标实为痰、热、瘀等,治以清热养阴、补益肝肾之法,核心处方由山药、生地黄、甘草、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茯苓、黄芪、丹参、山茱萸、熟地黄组成。
    • 焦书丽; 赵荣香; 陈竹; 史洋溢; 任丹
    • 摘要: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儿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补体因子H(CFH)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关系及对LN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儿科接受治疗的LN患儿100例(LN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该院体检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TNF-R1、IGFBP-2、CFH水平并比较其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TNF-R1、IGFBP-2、CFH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随访2年,根据LN患儿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72)和预后不良组(n=28)。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sTNF-R1、IGFBP-2、CFH对LN患儿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LN组血清sTNF-R1、IGFBP-2、CF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患儿活动组血清sTNF-R1、IGFBP-2、CFH水平与非活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清sTNF-R1、IGFBP-2与24 h尿总蛋白(24 h-UT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呈正相关,血清CFH与24 h-UTP、hs-CRP、抗双链DNA抗体、SLEDAI评分呈负相关(P<0.05)。LN患儿预后不良组血清sTNF-R1、IGFBP-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CFH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示,血清sTNF-R1、IGFBP-2、CFH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LN患儿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785、0.769、0.850、0.901。结论LN患儿血清sTNF-R1、IGFBP-2升高及血清CFH降低,其血清水平与患儿疾病活动度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血清sTNF-R1、IGFBP-2、CFH对预测LN患儿临床预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刘琳琳; 王志航
    • 摘要: 目的探究给予狼疮性肾炎患者百令胶囊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预后。方法将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10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百令胶囊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方案,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而不良反应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联合应用环磷酰胺、百令胶囊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临床疗效明显提高,而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提升安全性。
    • 刘云川
    • 摘要: 目的调查狼疮性肾炎(LN)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治疗的126例LN患儿主要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LN患儿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问卷、心理一致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照顾负担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得分为(66.23±8.52)分,处于中等水平;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694,P<0.01),与照顾负担呈显著负相关(r=-0.68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主要照顾者性别、家庭平均月收入、社会支持以及照顾负担为影响其心理一致感的主要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71.2%。结论LN患儿主要照顾者心理一致感处于中等水平,并受主要照顾者性别、家庭月收入、社会支持水平以及照顾负担水平的影响,应借鉴国内外经验,针对性的给予照顾者支持,提高其照顾水平,进而提升心理一致感水平。
    • 申安平; 李桓; 王炳森; 李晓坤; 李松伟
    •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雷公藤对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效-毒作用。方法通过TCMSP平台检索雷公藤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在CoolGeN、OMIM和Gene Cards数据库中收集LN的疾病基因;借助Cytoscape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作用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运用DAVID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合文献探讨预测雷公藤对LN的效-毒作用及其机制。结果筛选得到雷公藤52个活性成分和与LN相关的38个靶点,大部分成分可通过NOD样受体、p53、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调控免疫炎症、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等过程而对LN起治疗作用,但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雷公藤红素(tripterine)、山萘酚(kaempferol)和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等可能不利于LN病情好转。结论雷公藤的大部分成分对LN具有治疗作用,但部分有效成分可能同时存在促进足细胞凋亡、加速肾脏纤维化的副作用。
    • 赵婵媛; 安沛欣
    • 摘要: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抗C1q抗体联合β_(2)-微球蛋白(β_(2)-MG)检测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西安市第五医院收治的9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LN将其分为非LN组(n=52)和LN组(n=44)。选取同期入院的40例其他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1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2组。比较四组的OPN、抗C1q抗体、β_(2)-MG和尿白蛋白水平。使用ROC曲线分析OPN、抗C1q抗体、β_(2)-MG单独及联合检测对LN的诊断价值。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LN患者OPN、抗C1q抗体、β_(2)-MG水平与尿白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1组的OPN、抗C1q抗体、β_(2)-MG、尿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2组(P<0.05);非LN组的OPN、抗C1q抗体、β_(2)-MG、尿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LN组的OPN、抗C1q抗体、β_(2)-MG、尿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非LN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OPN、抗C1q抗体联合β_(2)-MG诊断LN的AUC明显大于OPN、抗C1q抗体、β_(2)-MG单独检测和两两联合检测(P<0.05)。LN患者的OPN、抗C1q抗体、β_(2)-MG水平与尿白蛋白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OPN、抗C1q抗体联合β_(2)-MG检测能够明显提高对LN的诊断效能,且三者均与LN患者肾损伤程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王晨; 林栩; 唐志明; 韦美理; 吴昱升; 王蓉
    • 摘要: 目的建立重症MRL/lpr小鼠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动物模型,并对模型成功与否进行验证,进一步探索狼疮性肾炎与足细胞蛋白nephrin、P-cadherin的相关性。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三组:空白组、模型组和脂多糖组。空白组为雌性C57小鼠8只,模型组及脂多糖组为雌性MRL/lpr小鼠各8只,其中脂多糖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空白组及模型组每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0周后检测小鼠尿蛋白,处死动物,收集各组小鼠肾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组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P-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尿蛋白升高,肾脏病理损伤严重;与模型组相比,LPS组小鼠尿蛋白升高,肾脏损伤进一步加重;此外肾组织中nephrin、P-cadherin表达水平在三组间逐步下降(P<0.01)。结论用LPS腹腔注射的MRL/lpr小鼠可诱导加重狼疮,且狼疮性肾炎的严重程度与nephrin及P-cadherin相关。
    • 刘妍妍; 刘芯吟; 孙华洁; 丁越越; 陈颖聪; 马红珍
    •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对内源性核物质免疫耐受的丧失,从而导致全身自身免疫,造成全身多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狼疮性肾炎是肾小球肾炎的一种,也是SLE最严重的器官损害表现之一[1]。狼疮性肾炎是现代医学病名,其临床表现包括SLE的一般症状,又有肾脏损害的表现。根据其特征性表现,归属于中医“水肿”“肾着”“肾脏风毒”“虚劳”等范畴。
    • 康敬敬; 郭二呢; 王文静; 张同静; 李艳宾; 郭林
    • 摘要: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LN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两组均予以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观察组予以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来氟米特(LEF)治疗。治疗9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抗ds-DNA阳性、ANA阳性率较对照组低,C3、C4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可有效治疗LN,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与免疫功能,且安全性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