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犯罪经济学

犯罪经济学

犯罪经济学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专利文献24619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等; 犯罪经济学的相关文献由72位作者贡献,包括宋浩波、王洪沙、钱洋等。

犯罪经济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24619 占比:99.68%

总计:24697篇

犯罪经济学—发文趋势图

犯罪经济学

-研究学者

  • 宋浩波
  • 王洪沙
  • 钱洋
  • 公君超
  • 史晋川
  • 曹飞
  • 杜莹
  • 汪劲
  • 秦虎
  • 郑建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李孟
    • 摘要: 文章运用犯罪经济学的方法对洗钱罪刑法规制的修正变化进行经济分析,发现提升洗钱犯罪刑法规制严密性的行为会使得洗钱行为的供给曲线发生变化,令均衡点的犯罪数量减少,从而实现打击洗钱犯罪的目的。同时也说明:落实罚金刑规定、完善客户尽职调查机制、对第四方支付机构进行规制等策略可以提高洗钱犯罪行为的成本、降低收益,也使得洗钱罪的供给需求曲线向富有弹性的方向转变,有助于我国洗钱犯罪治理活动的开展。
    • 王昱颖
    • 摘要: 死刑作为剥夺犯罪人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罚,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2020年的两高工作报告显示,我国的严重暴力犯罪数量以及重刑率一直在下降,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在此背景下,对于是否可以将死刑废除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严重暴力犯罪的思考是合乎时宜的。从犯罪经济学的视角,通过分析死刑废除前后边际成本收益以及刑法结构的需求弹性,讨论了我国是否具备立即废除严重暴力犯罪死刑的条件以及废除死刑的发展路径。
    • 梁璎珞
    • 摘要: 法经济学,既不同于传统法学研究,也与经济学研究进路和目的相区别,它是从经济学角度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的一种跨学科研究。法经济学的核心是以效率为指标去解释、分析法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正式生效,修正案将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降至12周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是近年来频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和校园暴力事件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下调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扩大刑罚的适用范围,属于法经济学上的“通过提高惩罚成本来降低犯罪率”。本文将从法经济学的起源和学科观点出发,分析法经济学视角下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并提出完善我国有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惩治法律体系的一些建议。
    • 王汤霖; 王宏玉
    • 摘要: 与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相比,互联网信用评价欺诈行为具备虚拟性、隐匿性,这种特征使得其对于市场经济的危害性和破坏性更大。从互联网信用评价欺诈行为表现看,主要为虚假好评与恶意差评等方面,助长了网络环境下信用评价的不正之风,“改评师”的出现便是最好的例证,导致了信用评价欺诈行为的日益泛滥。但从规制与防范等层面看,由于立法、管理、处罚等机制的乏力,使互联网信用评价欺诈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严重影响着互联网的整体环境。为此,必须建立针对性的防范机制,净化网络交易信用评价环境,遵循互联网评价信息“去隐私化”,严格限定提取互联网信用评价信息主体等原则,结合犯罪经济学等思路利用法律及管理,提高打击力度,拓宽打击防控思路和策略,实现对虚假信用评价欺诈行为的规制,明确相关的法律责任,推动互联网信用评价的公平公正。
    • 任文杰
    • 摘要: 在犯罪经济学中,需求弹性理论是一种运用需求弹性衡量犯罪对惩罚价格反应程度的理论.当前我国主要采取"从严从快"的刑事政策应对多发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惩罚价格处于较高水平,犯罪数量的增长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在需求弹性理论的分析下,我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惩罚价格的反应由"缺乏弹性"逐步向"富有弹性"转变,彰显了"从严从快"刑事政策的威慑效用,但惩罚概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若未能进一步提高惩罚概率,将难以应对日趋复杂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或将重陷"缺乏弹性"的困境.为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应坚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采取"从严从快"的刑事政策,常态化推行专项打击行动,加强反诈宣传教育,以提升惩罚概率和减少犯罪供给.
    • 张巧
    • 摘要: 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当前我国发展最快、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刑事犯罪.基于贝克尔成本—收益模型、需求定理,对犯罪原因进行分析.结论表明,电信网络诈骗收益可观并且成本低廉,悬殊的利润差值是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的主要原因.此外,社会管理存在漏洞、诈骗亚文化的不良影响、被害人防范意识不强等也是导致犯罪高发易发的重要原因.在上述经济分析的基础上,从提高惩罚概率、加大惩罚力度、提高机会成本、减少犯罪供给四个方面出发,综合提出防控犯罪的有效对策.
    • 郭川阳
    •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网络平台数据泄露事件频发.来自网络平台外部的"黑客"和来自内部的人员采取网络攻击和监守自盗的方式,非法获取网络平台中以平台用户个人信息为主的大量数据,严重侵害网络平台和用户的利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网络平台数据泄露犯罪收益高、成本低.有必要采取措施降低网络平台数据泄露犯罪收益,控制网络平台数据的再利用价值,打击下游犯罪,同时增加犯罪的"投资性"成本和"惩罚性"成本,强化网络平台数据保护责任,打击上游犯罪,增强网络平台数据泄露监测预警和有关部门的技术侦查能力,让违法者"犯不着""不能犯""不敢犯""不想犯".
    • 孟强; 李春雷
    • 摘要: 针对目前中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高发的原因主要在于犯罪收益巨大而成本甚微,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从轻"惩处的司法现状,通过犯罪经济学模型的分析框架,对2019 年无讼网数据进行法律实证研究,指出应着力提高犯罪直接成本,预期惩罚成本和定罪后续成本,促使其重新回归"从严"打击的刑事政策轨道,才能降低犯罪人的预期收益,实现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有效治理.
    • 韦梦园
    • 摘要: 扒窃作为一种常见的侵财型犯罪行为,具有秘密性和潜在的人身危险性,威胁着公众的财产安全.2016年公安部开展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扒窃型盗窃犯罪的立案数大幅下降,说明提高打击的严厉性能够有效遏制扒窃型盗窃犯罪.但是扒窃型盗窃犯罪的基数依然较大,继续加大打击力度会导致刑罚的边际效益降低.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扒窃型盗窃犯罪,发现主要原因是犯罪人的机会成本较低.因此,在保持刑罚边际威慑效应的同时,可通过提高时间机会成本来治理扒窃型盗窃犯罪问题.
    • 韦梦园
    • 摘要: 扒窃作为一种常见的侵财型犯罪行为,具有秘密性和潜在的人身危险性,威胁着公众的财产安全。2016年公安部开展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扒窃型盗窃犯罪的立案数大幅下降,说明提高打击的严厉性能够有效遏制扒窃型盗窃犯罪。但是扒窃型盗窃犯罪的基数依然较大,继续加大打击力度会导致刑罚的边际效益降低。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扒窃型盗窃犯罪,发现主要原因是犯罪人的机会成本较低。因此,在保持刑罚边际威慑效应的同时,可通过提高时间机会成本来治理扒窃型盗窃犯罪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