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原文明

中原文明

中原文明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专利文献1056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今日海南、寻根、南风窗等; 中原文明的相关文献由149位作者贡献,包括马伯庸、易铭、佚名等。

中原文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7 占比:12.94%

专利文献>

论文:1056 占比:87.06%

总计:1213篇

中原文明—发文趋势图

中原文明

-研究学者

  • 马伯庸
  • 易铭
  • 佚名
  • 白剑
  • Lisa
  • 丁浩
  • 万亚峰
  • 于德水
  • 介子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建华; 韩董馨
    • 摘要: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需要。针对长期以来劳动教育开展不深入、场域不完善、课程不系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河南省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自2011年建校以来,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原文明,走自然生长教育之路,办有温度、有故事的学校,以课程为图谱,以“校园、家园、社园、田园”(其中社园指以学校为圆心,距离学校半径最近、最能发挥育人作用的社会场域)为主要场域,四园联动,逐渐形成劳动教育的价值链、实践场、课程谱、机制轴.
    • 摘要: 这期杂志封面专题聚焦中原文明。这是我们近几年“中华文明溯源”系列报道的“传统动作”。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中原地区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也是兼收并蓄、包容吸纳,保持活力,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也是中原地区得以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地区、中原文化得以成为中华文化主根和主脉的重要原因。当然,对于文明起源和考古研究,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者会有不同的观点,但基于事实基础的共识是存在的。我们希望能从媒体视角和大众科普角度,解读和传播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和内在机制。
    • 张向宁; 李松儒; 朱莹
    • 摘要: 郑州,居天地之中携五千年历史,引黄河之水孕中原文明。集“科、艺、技、媒”为一体的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将再次成为中原文化聚焦之地。作为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中功能最多样的建筑——郑州市民活动中心秉承郑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巨大城市潜力,力图为这座华夏轴心之城打造一座具有综合性、先进性、创新性的市民活动乐园。
    • 王哲
    • 摘要: 多民族国家中国因为中华大地上一代代政权持续认同“中国”的存在而得以形成和发展。“大一统”思想主导着中华大地的历史走向,并使得追求“天下大同”成为中华民族最高的理想境界。随着数千年史前文化的融合、中原文明核心的形成和夏商周中央王朝时代的凝聚,“大一统”的中国到秦朝得以从疆域和制度上实现。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化传统不同,中国文化有强烈的“大一统”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政治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下一统”等观念几千年来深入人心。
    • 管宗昌
    • 摘要: 交趾,秦时设象郡。又据《文献通考·四裔考》:“汉武帝平南越……置交趾刺史以领之。后汉置交州,晋、宋、齐、梁因之,又为交趾郡。陈亦因之。隋平陈,废郡置州。炀帝初,废州置郡。唐武德中,改交州总管府;至德中,改安南都护府。”交趾其地大致相当于今越南中北部,以及我国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各种典籍多有记载,文学作品也时有书写。唐诗中的交趾书写更是渐成大观,以独特的方式记载着中原文明与它的交流与互动。
    • 摘要: 我们的祖先早就开创了研学的先河,庄子一生酷爱自然,抱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态度;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四处云游;孔子带领学生到各诸侯国游学;张骞出使西域,将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传播;唐玄奘西行取经,历时十余年;郑和下西洋,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徐霞客游历30年撰成60万字的游记。
    • 何映宇
    • 摘要: "在三星堆生活的肯定是中国人,不会是外星人。""有人说中原文明遗址中出土的黄金制品很少,而在西方则比较常见,就此论定西方对三星堆产生过直接影响,这样的论断不免有点草率。"沉睡三千年的金器青铜器现世,三星堆遗址再惊天下!太多太多的未解之谜在吸引着我们的目光。2019年10月,在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解决三星堆遗留的众多学术问题,在三星堆遗址开启多点位考古勘探,最终在祭祀区发现了新的6座祭祀坑,祭祀区新一轮发掘由此在去年10月正式启动。
    • 王煜
    • 摘要: "仅从当前能看到的情况判断,最新的这次发掘的新发现并没有颠覆人们对古蜀文明的认识,主要是对以往认识的补充和进一步佐证。""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太白诗仙的感叹和疑惑,其实直到今天依然萦绕在人们心中。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前后持续一千多年。地理的相对分隔带来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和发展连续性,让它与同时期的中原文明一脉相承又具有自身特质;它与外国文明也有着充分的交流联系。
    • 马伯庸
    • 摘要: 一个爱好美食的吃货,无意之中,对中国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个故事,得从秦始皇说起。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并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紧接着就开始了对南方百越的战事。始皇三十三年,秦军大将任嚣控制了岭南大部地区,并设立了桂林、南海和象郡三个郡,涵盖范围在如今的两广以及越南北部中部。这是中原文明第一次将这片地域纳入版图。
    • 本刊编辑部(整理)
    • 摘要: cqvip: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蚕桑业的国家,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人们便开始采桑养蚕、取丝织绸。蚕桑文化的发展,使中原文明的纺织业领先于世界数千年,形成了中国人峨冠博带、宽袍大袖的服饰习俗。嫘祖养蚕缫丝,始有绫罗衣锦及世。从此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的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穿衣时代。在唐朝,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将以“丝”为主的中国服饰文化传送到了遥远的西方。世界也由一根莹亮的蚕丝、一匹柔美的丝绸知道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