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牛蒡子

牛蒡子

牛蒡子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68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3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54507篇;相关期刊265种,包括健康生活、中国社区医师、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十八次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庆阳市岐黄文化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等;牛蒡子的相关文献由1348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志全、康廷国、窦德强等。

牛蒡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3 占比:0.84%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4507 占比:99.13%

总计:54988篇

牛蒡子—发文趋势图

牛蒡子

-研究学者

  • 赵志全
  • 康廷国
  • 窦德强
  • 徐朝晖
  • 张贵民
  • 秦昆明
  • 许亮
  • 郑一敏
  • 卞明
  • 吴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尹平孙
    • 摘要: 据调查,2021年全国各大药材专业市场商品交易出现3个季节性变化:一是春季商品走动逐渐加快,交易量比上年冬季明显增大,不少药材价格稳步上升,如丹参、白术、枳壳、栀子、射干、薄荷、牛膝、荆芥、川芎、瓜蒌皮、旱半夏、佛手、金银花、桔梗、急性子、玉竹、款冬花、蒲公英、牛蒡子、板蓝根、党参、当归、白芍、紫苏、淫羊藿、槐米、覆盆子、山药、马钱子、半边莲、石菖蒲、防风、浙贝母、元胡、太子参。
    • 冯婉琳; 李婧
    • 摘要: 牛蒡子是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具有较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牛蒡子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表明牛蒡子在降脂、降压、抗炎、抗氧化、降糖、抗血小板、免疫调节等方面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为牛蒡子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基础。
    • 龚频; 胡峰瑞; 高浩天; 杨文娟; 常相娜; 陈福欣
    • 摘要: 研究牛蒡子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牛蒡子粗多糖得率的3个因素进行优化,并通过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试验及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评价牛蒡子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牛蒡子粗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62.42 min、提取温度83.89°C、料液比1∶25.42 g/mL,牛蒡子粗多糖得率理论值为14.28%.设定超声时间63 min、提取温度84°C、料液比1∶25 g/mL进行验证试验,所得牛蒡子粗多糖得率为14.02%,与预测值接近.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在质量浓度0.1~3.2 mg/mL范围内,牛蒡子粗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8.89%、63.61%和82.53%,对铁离子还原能力吸光度值为0.1975.
    • 刘斯文; 史锐; 刘苗苗; 丛龙娇; 黄晓彤
    • 摘要: 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进行叶酸(FA)和氧化锌(ZnO)双重修饰,制备了装载牛蒡苷元(ARG)的纳米载药体系FA@ZnO-MSN-ARG,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N_(2)吸附-脱附分析等方法对纳米载药体系FA@ZnO-MSN-ARG进行表征,并对其载药性能和释药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牛蒡苷元与载体比例的增加,载药体系MSN-ARG和FA-MSN-ARG的载药率升高、包封率降低,载药体系FA@ZnO-MSN-ARG的载药率和包封率远高于MSN-ARG、FA-MSN-ARG;在载药体系FA@ZnO-MSN-ARG中加入谷胱甘肽(GSH),释药率明显升高,在36 h时达到最高,为39.25%。该载药体系具有缓释、控释效果,为牛蒡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小倩; 张腾腾; 卢宝伟; 孟祥松; 杨雨琴; 安凤霞
    • 摘要: 牛蒡子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主要成分为木脂素类,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牛蒡子中木脂素类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理活性,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凝、抗肿瘤、抗氧化、抗糖尿病等活性。牛蒡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文章主要对牛蒡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为未来牛蒡子中木脂素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孙科; 王宇翔; 尹雷; 张磊磊; 齐素华
    • 摘要: 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ARG)是一种重要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为利用微生物转化法制备牛蒡子苷元,以牛蒡子粉为底物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为菌种,混菌发酵转化合成牛蒡子苷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e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测定牛蒡子苷元。通过单因素试验对20L发酵罐进行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29°C、搅拌转速为350r/min、通气量为1.0VVM。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响应面方法优化工艺条件,得到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4%、发酵温度为29°C、搅拌转速为335r/min、通气量为0.9VVM。在此条件下,牛蒡子苷元增加量为17.24mg/mL、牛蒡子苷转化率为98.7%。研究结果为微生物发酵转化合成牛蒡子苷元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拓展了天然药用植物开发的路径。
    • 杨娜; 吉红玉; 朱向东
    • 摘要: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出牛蒡子具有以下临床应用特点:汤剂用量为3.7~30 g,常用剂量为10~15 g,散剂用量为2.25~2.26 g。结合病种、证型、症状选择其最佳剂量,如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汤剂用量为8~15 g,散剂为2.25~2.26 g;解毒利咽,散结消肿常治疗甲状腺肿、急慢性化脓性腮腺炎、面颈部化脓性淋巴结炎、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椎体结核、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喉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等疾病,为3.7~3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常配伍金银花、荆芥、连翘、薄荷、僵蚕等;解毒利咽,散结消肿常配伍瓜蒌、金银花、栀子、玄参、连翘、甘草、桔梗等。
    • 孙睿; 付丽; 雷雨
    •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产地、部位及加工工艺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的差异,及优选藤茶与牛蒡子配伍药效学研究.方法 二氢杨梅素高效液相方法学验证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5% 磷酸(30:70),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1 nm,柱温25°C.配伍药效验证方法采用大鼠棉球植入致炎及小鼠耳肿胀致炎模型,对大鼠棉球植入实验肉芽肿净量及小鼠耳肿胀率进行观察.结果 方法学验证二氢杨梅素在0.0199~0.318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回收率在95.04%~100.4%之间,样品在24 h内稳定,该方法重复性较好.配伍药效学验证高剂量优选藤茶与牛蒡子配伍可致大鼠肉芽肿净量及小鼠耳肿胀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二氢杨梅素在不同产地、部位及加工工艺中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贵州省江口县自然晒干的芽尖部位藤茶含量最高.藤茶与牛蒡子配伍可显著改善咽部症状,减轻致炎程度,共同协同达到清咽效果.
    • 史庆龙; 李海池; 蒋华壮; 秦程苑; 葛发欢
    • 摘要: 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对牛蒡子油脂及拉帕酚F的影响。在萃取温度55°C、分离Ⅰ压力9 MPa、分离Ⅰ温度50°C的萃取条件下,对比分析8、20、40、60 MPa的萃取压力对牛蒡子萃取效率的影响。通过GC-MS法及相关理化指标测定分析,研究不同萃取压力对牛蒡子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理化指标等质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超临界CO_(2)萃取拉帕酚F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不同的萃取压力对牛蒡子的萃取效率有明显差异,萃取压力越高,拉帕酚F(LAF)和油脂萃取效率越高,而且收率也相应提高,分离Ⅰ压力对LAF收率具有较大的影响;不同萃取压力下的牛蒡子油脂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从理化指标上看,高压萃取条件有助于降低牛蒡子油脂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提高油脂的品质。与传统方法和超临界CO_(2)传统压力萃取相比,高压超临界CO_(2)萃取更有利于牛蒡子油脂及LAF的萃取,为牛蒡子的后续研究及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 鲁兴隆
    • 摘要: 银翘解毒颗粒,中成药名,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