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煤炭资源型城市

煤炭资源型城市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6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9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056998篇;相关期刊178种,包括活力、经济研究导刊、中国经济周刊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北方七省区煤矿生态修复技术论坛、第八届徐州科技论坛暨第二届淮海生态健康论坛、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二届EMBA论坛——农垦论坛等;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相关文献由41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新春、焦华富、杨显明等。

煤炭资源型城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56998 占比:99.97%

总计:1057267篇

煤炭资源型城市—发文趋势图

煤炭资源型城市

-研究学者

  • 李新春
  • 焦华富
  • 杨显明
  • 毕美家
  • 万伦来
  • 吕萍
  • 常江
  • 张凤武
  • 李贤功
  • 汪秋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贾明霞; 张娟娟; 高家祥
    • 摘要: 甘肃省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煤炭资源的开采也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结合甘肃省煤炭资源型城市实际情况,提出以绿色政策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下推动生态环境转变、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和激活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活力等对策建议。
    • 田淑英; 夏琦
    • 摘要: 测算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对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建设绿色中国具有积极意义。以22个煤炭资源型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SBM模型测算2007―2019年绿色发展效率时空特征,同时运用Malmquist指数分解其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并结合Tobit模型分析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从静态角度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整体呈小幅波动、稳定上升的趋势,分区域呈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城市类型呈再生型城市>成长型城市>成熟型城市>衰退型城市;从动态角度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尤为欠缺;从影响因素角度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人均GDP、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第二产业比重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并不显著。
    • 李亚东
    • 摘要: 煤炭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源枯竭,资源型产业衰退;产业结构单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面偏窄;生态环境恶化,治理难度大;失业严重,社会就业压力大;城市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财政困难,资金不足;人才匮乏,观念陈旧;政府与企业职能交错,城市管理滞后;发展空间和后劲不足;等等。必须从实际出发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经济转型,必须实现煤炭城市资源利用的集约化,实现煤炭产业结构的多元化,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协调运行。
    • 许爽
    • 摘要: 目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如何高质量的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为例,通过对双鸭山市的转型发展成效进行分析,主要从人口、产业、空间、生态四个主要层面进行阐述,并总结现阶段在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双鸭山市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对策。
    • 丁贤飞; 陈文骁(图)
    • 摘要: 淮北作为全国知名煤炭资源型城市和能源基地,建市60多年来,为国家贡献原煤10亿多吨、输电数千亿度,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也付出了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城市周边遍布20余处大小不一的煤矿沉陷区,土地资源锐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脏乱差现象突出,城市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限。
    • 张丽峰; 汪秋菊
    • 摘要: 随着我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实施,我国关闭煤矿数量逐年增加,煤矿关闭后产业如何转型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关闭煤矿大都集中在煤炭资源型城市,关闭煤矿的发展与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其优势产业的选择应与所在城市产业转型方向相一致,才能使关闭煤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程度及分类,据此提出了关闭煤矿产业绿色转型的路径。结果表明:2010—2018年,18个地级煤炭资源型城市耦合协调度介于0.4~0.9,耦合协调的类型主要是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良好协调城市较少。但2016年以后,产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的耦合协调情况在退化,产业结构急需进行转型和优化。其中,勉强协调型关闭煤矿应在逐步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时,依据自身要素禀赋结构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承接发达区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协调型关闭煤矿在逐步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时,要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加大人力和物质资本的投入,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中级和良好协调型关闭煤矿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也应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但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质资本投入,以及更高的技术创新水平。关闭煤矿在产业绿色转型过程中需要“有为”政府在人员、资产、技术、土地、交通、供水、通信等软制度及硬基础设施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使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 高锋; 蔡永乐; 王凯; 秦冬冬; 张峰
    • 摘要: 煤炭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中共第一城阳泉市依矿而建、因煤而兴,目前已处于煤炭资源衰退期,城市转型发展任务紧迫。基于阳泉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以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关键技术为重点,分析了阳泉城市转型的必要性,系统性地揭示了实现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关键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阳泉城市高质量转型的五项主要对策。研究结果对促进阳泉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其他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具有参考意义。
    • 焦振玲; 孙垂强
    • 摘要: 高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文章从煤炭资源型城市制造业占比角度评估高新区的产业调整效应,选取2004—2019年中国19个产量较大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分析框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高新区设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是否有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的设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著影响。文章进一步使用合成控制模型研究高新区设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的大小,发现高新区设立后榆林市的制造业比重有所提高,其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十分明显。
    • 李越; 王方
    • 摘要: 目前,煤炭资源型城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迫在眉睫,因此从测算煤炭资源型城市单要素创新效率和全要素创新效率入手,分析其提升创新效率的路径。通过测算单要素创新效率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创新效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了全要素创新效率,分析得知煤炭资源型城市创新效率主要是规模驱动型创新。通过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化水平较低、民营企业规模不足、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和基础设施水平落后是导致煤炭资源型城市形成规模驱动型创新的主要原因。
    • 焦振玲; 孙垂强
    • 摘要: 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分析框架,利用2004—2019年中国16个产量较大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和双向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评估了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政策对煤炭资源型城市污染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工业废水减少效果较弱;与废水减排不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发布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二氧化硫产生量具有明显的降低效应;《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对不同类型污染排放具有异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