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电解耦

热电解耦

热电解耦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74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6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19791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科技创新导报、洁净煤技术、节能技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鄂、冀、皖汽轮机技术交流会、2017热电联产高效与灵活性改造技术研讨会等;热电解耦的相关文献由87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明、严俊杰、张攀等。

热电解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6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9791 占比:99.91%

总计:119904篇

热电解耦—发文趋势图

热电解耦

-研究学者

  • 刘明
  • 严俊杰
  • 张攀
  • 张茂勇
  • 李先庭
  • 王宝龙
  • 石文星
  • 黄治坤
  • 吕俊复
  • 张钧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元军; 胡玉剑; 张强
    • 摘要: 通过热电机组电热解耦原理的深入分析,探索电锅炉、固体电蓄热等热电解耦重要手段和数学模型,以西北区域某热电厂的超临界热电机组为依托,设计热电解耦综合解决方案,并进行运行机制和特性分析,评估其工程技术经济性和社会意义。研究显示,设计方案优化了系统配置,节省了建设投资,消纳了大量可再生能源,具有进一步推广潜力。
    • 郝亚珍; 张芬芳; 赵虎军; 杨晋宁; 肖官和
    • 摘要: 为了指导供热企业科学合理地选择灵活性供热技术路线,以某装机2×300 MW等级亚临界热电联产机组为例,核算对比2台机组全部采用低压缸微出力供热技术方案,以及2台机组分别采用低位能供热技术和低压缸微出力供热技术的供热组合方案下的供热经济性和灵活性。核算结果表明:当热负荷为581 MW时,2种方案供热能力相当,可适应50%以上调峰的供热需求。在相同发电负荷工况下,相比2台机组全部采用低压缸微出力技术方案,低位能供热和低压缸微出力供热技术组合方案的平均发电煤耗降低25 g/(kW·h),推荐采用低位能供热和低压缸微出力供热技术组合方案。当调峰深度增加至40%负荷时,需增加灵活性调峰技术手段,按优先顺序,推荐高低旁联合供热作为首选,蓄热罐作为次选。
    • 黄畅; 颜逸贤; 白尧; 张琪; 王卫良; 李文娜
    • 摘要: 冬季供暖期内,因热电冲突带来的供热机组调峰能力受限是中国“三北”地区出现大量弃风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促进新能源规模化消纳,以锡林浩特600 MW太阳能-燃煤热电联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太阳能集热场、热电联产机组等关键设备数学模型,在实际气象条件及负荷需求下,研究太阳能-燃煤热电联产系统与100 MW风电场的多能协同运行特性及年综合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原机组,太阳能-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调峰下限可下降150 MW,从而促进风电规模化并网;在配置有51万m^(2)槽式集热场、3 h蓄热罐的情况下,年弃风量从0.21亿kW·h减少至0.07亿kW·h,弃风率从7.91%下降至2.70%,下降幅度为62.2%;同时,太阳能集热发电量为1.5亿kW·h,共可节煤4.9万t/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2万t/年,效益显著。
    • 徐恒志; 周博文; 李广地; 华光辉; 孔祥淼
    • 摘要: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冬季供暖期通常受“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制约,区域电网电能调峰能力低,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提出在水源充沛地域引入水源热泵机组,实现热电解耦;同时,结合电制冷机、吸收制冷机、多元储能装置等能量转换设备,形成含水源热泵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构建了各设备机组运行模型并耦合形成系统总体架构,为实现“双碳”目标,综合考虑系统运行经济成本与碳排放成本,建立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优化模型并给出求解方法。对所提模型及方法进行仿真分析,探讨求解得到的最优运行策略对综合能源系统各方面运行成本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模型及运行策略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 朱旭东; 马红和; 韩洋
    • 摘要: 为解决供热机组日益严重的热电耦合问题,提出了抽汽凝汽供热、低压缸空载供热以及高低旁路联合供热等热电解耦模式。目前针对不同热电解耦模式电热特性及供热能力的对比研究较少,因此以某300 MW亚临界供热机组为例,利用Aspen Plus V11软件对抽汽凝汽供热(背压14 kPa)、低压缸空载供热(背压3 kPa)、高低旁路联合供热等模式进行建模。采用汽轮机变工况计算方法,从机组电热特性、热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主蒸汽量条件下,低压缸空载供热模式最大供热抽汽量相较抽汽凝汽供热模式提升约185 t/h。高参数膨胀机进汽量和汽轮机进汽量的比值(简称进汽比)对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模式的最大热电比影响较大。当主蒸汽流量保持不变时,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模式的最大热电比随进汽比升高而增大,相较于抽汽凝汽供热、低压缸空载供热等模式,其最大热电比分别提高了1.981倍和1.227倍。主蒸汽量为额定值时,3种供热模式采用等效电法计算所得的机组发电标准煤耗分别为311.64、262.32、258.22 g/kWh。
    • 王坚; 王辉
    • 摘要: 本文研究火电机组大容量抽汽储能的新型技术路线,即抽取部分主蒸汽和高温再热蒸汽,在加热熔融盐储能的同时维持锅炉较高的负荷率和烟气脱硝效率;利用太阳能热发电成熟的蒸汽发生器技术,储热的高温熔融盐生产高温蒸汽,返回原汽轮机做功,快速增大机组出力,满足电网顶峰的需求或直接生产稳定的工业蒸汽供热,不受机组电负荷制约。以350 MW机组为实例,提出60 MW容量的新型抽汽储能技术方案,分析其技术经济性。该方案不改变锅炉过热蒸汽与再热蒸汽的流量,无需对现有锅炉、汽机做任何改造,可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并降低造价。
    • 张树利
    • 摘要: 在“双碳”目标下,燃煤机组必须配合非化石能源机组进行深度调峰,在此过程中存在热电解耦难、汽轮机末级叶片水蚀、锅炉稳燃性差、选择性还原脱硝入口烟温低、直流炉水动力特性差、锅炉积灰、协调控制品质差等问题。综合当前既有研究与运行实践经验,认为:切除低压缸运行与电热锅炉技术可实现不同程度的解耦,燃烧器改造可从本质上提升锅炉稳定性,零号高压加热器技术可有效提高脱硝入口烟温,提高末级叶片材质可防止水蚀,零号高压加热器、高位燃烧器、烟气再循环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水动力特性差问题,增加声波吹灰器可有效消除烟道积灰,系统逻辑优化可提高协调控制品质。此外,深度调峰期间仍需对其他问题进行研究,例如锅炉氧化皮脱落、锅炉6大风机安全裕量小、高低压加热器疏水逐级自流等,以提升燃煤机组深度调峰的灵活性,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 邵建林; 郑明辉; 郭宬昊; 闫梦迪; 夏子晴; 许宏鹏; 魏书洲
    • 摘要: [目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现有能源结构进行深刻变革。提高原有燃煤热电联产机组灵活调节能力是保障新能源电力安全并网的重要内容之一。[方法]分别从燃煤热电联产系统灵活调节需求、潜在储能应用现状以及耦合储能技术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评述。[结果]分析认为深度“热电解耦”仍是提高燃煤热电联产系统的关键内容。其次,为满足“源–荷”匹配性,储能技术将在燃煤热电联产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具有应用潜力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储热、蓄电以及飞轮储能。[结论]最后根据燃煤热电联产机组耦合储能技术的应用特点,提出了储能性能老化、新能源消纳、扩容区域热电负荷中长期变更、初投资与回收期的经济性分析四个方面的建议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 甘益明; 王昱乾; 黄畅; 王卫良; 吴伟雄; 肖显斌; 吕俊复
    • 摘要: 为实现既定的“双碳”战略目标,我国能源转型进程加快,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将迫使以燃煤发电为主体的基础电源全面参与深度调峰。“三北”地区是我国风电、光伏的主要发展阵地,供热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极大限制了其调峰能力,弃风弃光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对此,基于供热机组深度调峰的重大需求,系统总结了储热型与非储热型热电解耦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储热型与非储热型热电解耦技术工程应用的优缺点;进而展望供热机组深度调峰与深度节能技术发展趋势,并介绍了耦合多种热电解耦技术与管网侧和用户侧的蓄能协同技术,以助力“双碳”目标国家战略顺利实施。
    • 孙浩程; 宋民航; 郭璞维; 张长永; 王金星
    • 摘要: [目的]为适应原有火电机组对新能源电力消纳的需求,提高其调峰能力是关键因素之一。[方法]储热系统作为燃煤热电机组“热电解耦”的重要方式,评价其参数匹配性具有工程参考价值。文章采用一种耦合储热装置来增加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的方法,并结合热负荷以及电负荷的功率曲线,对储热装置参数的影响规律展开了系统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以区域负荷曲线为典型案例,随着储热罐的储热容量和充放热速率参数的提高,储热系统对机组的热负荷调节能力先逐渐提升并在分别在112.75 MW和12937 MW·min时达到上限,此时深度调峰参数为77 MW左右;此外,储热容量与充放热速率具有一定的匹配关联,二者中瓶颈因素将直接制约系统的深度调峰性能。[结论]通过对储热和放热边界情景的积分,精确的展示了储热罐在辅助调峰过程的中作用,同时结合其运行策略的优化设计能够进一步分析储热辅助调峰系统的参数匹配关系,为后续火电机组耦合储热系统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