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相关文献在2015年到2023年内共计265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专利文献3877423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节能、电测与仪表等;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相关文献由1063位作者贡献,包括贾宏杰、张鹏、曾鸣等。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877423 占比:100.00%

总计:3877533篇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发文趋势图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研究学者

  • 贾宏杰
  • 张鹏
  • 曾鸣
  • 穆云飞
  • 余晓丹
  • 孙永辉
  • 翟苏巍
  • 姜涛
  • 宋毅
  • 苏永新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瑞锋; 王海柱; 郭文鑫; 刘洋; 王可
    • 摘要: 为解决综合能源电/热储能配置问题,提出了一种含风电接入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储能配置方法。首先,构建风电功率预测的动态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内的风电场出力进行有效预测。然后,分析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储能充放能行为,建立储电、储热与区域风电场功率的联系,并考虑电热耦合关系,形成电/热储能的联合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选取某地实际数据,设置3个场景,将预测结果代入优化模型计算储电和储热配置,对比验证了该方法下风电预测具有较好效果,有利于储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降低成本。
    • 姜涛; 周慧娟; 周炜然; 许真; 张劲松
    • 摘要: 利用能源耦合机制促进多能互补,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提出一种考虑燃气热泵配置与运行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首先,对计及余热利用的燃气热泵进行分析建模,并基于能量枢纽建立含燃气热泵的多能互补系统能量流模型,通过协调冷、热、电源调度出力实现能源间优势互补,改善系统运行经济性;其次,建立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调度双层模型,上层寻找燃气热泵机组最优容量配置,下层制定系统经济调度计划,采用CPLEX软件进行迭代求解。算例研究表明:燃气热泵能够有效应对天然气价格波动,实现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节能经济运行,并提高了孤岛模式下供能可靠性;同时,系统燃气使用量得到优化,有助于削减区域季节性用气峰谷差。
    • 曹雨微; 郭晓鹏; 董厚琦; 王俐英; 曾鸣
    • 摘要: 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政策背景下,社会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实行。作为可以有效支撑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区域综合系统,需要在考虑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情况下保证系统经济低碳运行。结合绿色证书交易机制,提出了一种计及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以系统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绿色证书交易、碳排放等因素,构建了包含电、热、冷负荷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通过设置不同场景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绿证交易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可有效提高系统总收益且兼顾了环境效益,为系统的经济低碳运行提供了有效借鉴。
    • 王瑞; 程杉; 汪业乔; 代江; 左先旺
    • 摘要: 为解决环境污染以及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多市场主体利益冲突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奖惩阶梯型碳交易机制和双重激励综合需求响应策略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主体博弈协同优化方法。首先,为充分考虑系统的低碳性,在博弈模型中引入奖惩阶梯型碳交易机制限制各主体碳排放量,并在用户侧提出了基于价格和碳补偿双重激励的综合需求响应策略。其次,考虑源-荷-储三方主动性和决策能力,以能源管理商为领导者,供能运营商、储能运营商和用户为跟随者,建立了基于碳交易和博弈协同优化的多主体低碳交互机制,并构建了各主体的交易决策模型。最后,采用结合Gurobi工具箱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即各主体在低碳框架下可以合理调整自身策略,并兼顾系统经济、环境效益。
    • 刘科明; 黄婧杰; 杨洪明; 周任军
    • 摘要: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能量转换设备的效率是负载率的拟合函数,也称部分负荷性能函数。热电联产机组热电比的部分负荷性能函数存在拟合误差,忽略该误差可能会造成热负荷损失。运用鲁棒优化方法,通过盒式不确定集合描述该拟合误差,提出以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考虑设备部分负荷性能函数拟合误差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优化模型。采用拉格朗日对偶理论将原鲁棒模型转化为半正定模型,使模型易于直接求解。所提模型有效地刻画设备部分负荷性能函数拟合误差及其范围,并应用于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考虑热电比的部分负荷性能函数拟合误差后,降低了热负荷损失的风险,改变了系统调度方案,提高了系统运行鲁棒性和供热可靠性。
    • 邱彬; 宋绍鑫; 王凯; 杨桢
    • 摘要: 为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平抑负荷波动,控制碳排放总量,提出计及需求响应和阶梯型碳交易机制的多能耦合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研究不同运行方式对优化调度的影响。首先,以系统运行成本和碳交易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考虑电、气、热、冷多能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模型。然后,在优化能源供给侧出力的基础上,利用能源转换装置改善多能源互补能力;在用户需求侧建立综合需求响应模型,平滑负荷曲线。最后,利用CPLEX求解工具箱对模型求解。结果表明:计及多能耦合互补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供需双侧协同优化在有效降低碳排放量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
    • 门家凯; 邱建龙; 陈向勇
    • 摘要: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A-CAES)装置作为目前最具潜力的储能装置,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并降低环境污染.本文建立了一种含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装置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供能优化模型,分析了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装置的储能特性以及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电功率平衡、热功率平衡和各类供能装置的运行约束.利用GAMS优化软件求解传统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和本文所建立模型在日周期内的运行成本,从环保性和经济性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在降低成本、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节能减排方面是有效且可行的.
    • 马丽叶; 张涛; 卢志刚; 杨林林
    • 摘要: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RIES)在提升能源利用水平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评价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前提。该文计及系统运行状态不确定性对于评价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变权可拓云模型的RIES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综合考虑系统的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外部资源支持,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建立RIES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可拓云模型,以指标云关联度计算的随机性贴合评价中系统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熵值法-变异系数法求得各指标权重,并利用惩罚型变权改善了模型中掩盖“短板效应”的问题,确定了RIES的综合运行评价等级;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文中所提模型的评价综合性和处理状态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性,并对指标的优化顺序进行了灵敏度仿真分析研究。
    • 戴毅茹; 刘飞翔; 曾依浦
    • 摘要: 考虑多能源混合供能与负荷之间的协调运行是优化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关键内容。本文分别建立了混合供能的“光伏优先”、“燃气优先”、“市电补足”以及燃气轮机CCHP的“以电定热”、“以热定电”运行策略下的光气电混合供能运行模式与需求侧冷热电负荷之间的匹配优化模型。以系统综合经济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探讨了典型日逐时和全年逐时负荷下的混合供能最佳出力容量配置问题,分析了有无光伏发电储能配置对优化结果的影响作用。算例结果表明,多源动力混合供能的不同运行模式直接关系到能源系统的容量配置及其出力水平。
    • 刘自发; 谭雅之; 李炯; 樊静宜; 周翰泽
    • 摘要: 能源转型战略目标的提出促进了社会供能系统向清洁化、高效化、经济化发展,因此需要通过研究区域综合能源系统(DIES)实现系统优化调度的整体突破与提升。首先分析以打破地域约束、能源与行业壁垒为规划目标,具有多能流耦合、多区域互联与多系统融合特征的DIES典型规划方案;接着分源、网、储3类概括DIES包含的设备及管道的数学模型。结合以上分析,考虑互联互动机制下的DIES多目标、多随机因素的特征,围绕能源站,能源网络及站网协调,对基本规划模型在优化建模与求解方法上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分别论述DIES优化效益,最后基于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