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热湿传递

热湿传递

热湿传递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建筑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309956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粮食储藏、制冷与空调(四川)、可再生能源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十六届西南地区暖通热能动力及空调制冷学术年会 、第二届(2013)中国骆驼大会、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等;热湿传递的相关文献由32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远成、刘晓华、卢业虎等。

热湿传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09956 占比:99.96%

总计:310082篇

热湿传递—发文趋势图

热湿传递

-研究学者

  • 王远成
  • 刘晓华
  • 卢业虎
  • 张涛
  • 张玲
  • 李毅
  • 江亿
  • 王双凤
  • 黄奕沄
  • 周小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悦; 余涛; 孙亮亮
    • 摘要: 环境的温湿度会影响人体呼吸道的热湿传递,在低湿环境中呼吸道黏膜会因缺水变得干燥。为了探究人体呼吸道热湿传递与环境参数的关系,本研究基于热湿平衡分析,计算人体呼吸过程中呼吸道壁面与空气气流的热湿传递量。结果表明:呼吸道热传递和湿传递都会受环境参数影响,热湿传递量随着温度和相对湿度升高而降低;当海拔越高时热湿传递量越大,呼吸道热湿传递量在海拔1000m以下的平原地区都比较接近,而随着海拔上升至3000m以上热湿传递量明显增加;相对于平原地区,在拉萨地区呼吸道一天的热湿传递增加约20%~30%。
    • 刘营芳; 陈银辉; 黄子硕
    • 摘要: 为提高畜禽转运货车烘干房内货车烘干的效果和效率,并为烘干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烘干房气流组织设计提供有效的依循,通过对烘干过程中车辆与气流间热湿传递耦合关系的分析,提出被烘干车辆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可作为衡量烘干房烘干效果的指标。结合现场实测和模拟计算,以车辆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指标为依据对烘干房气流组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基于车辆表面温度分布的分析,通过减少后置风机的数量,调整送回风口的位置对气流组织的优化,可以降低被烘干车辆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系数,避免为保障车前侧因热风覆盖不均匀而烘干较慢,因而必须延长烘干保证期时长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车辆轮胎、后方栏杆等部位因过度烘干造成的局部温度过高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 雷蕾; 闫增峰
    • 摘要: 为了解陕北地区现代生土砖砌体墙构造界面的冷凝结露情况,对陕北冬季典型日室内外温湿度进行测试,以测试数据为输入条件,采用稳态热湿传递分层分析方法,对符合规范要求的四种墙体构造进行界面冷凝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地区现代生土砖砌体建筑物外墙宜采用外保温构造,不宜使用内保温构造;对夹心保温构造提出改造建议,改造后构造未发生冷凝。该研究为陕北地区现代生土砖砌体墙保温构造提供设计依据。
    • 张潇; 张大鹏; 苑绍迪; 李子淳
    • 摘要: 通过建立非保温墙体和XPS保温墙体模型,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墙体的热湿变化规律,分析农村保温墙体的热湿性能。结果表明:水泥砂浆与混凝土交界面、混凝土与水泥抹灰交界面分别受室外、室内温度影响大于相对湿度影响。潜热净吸热量密度在非保温墙体和XPS保温墙体内分别占净吸热量密度的21.7%和14.3%,XPS保温墙体的净吸热量密度较非保温墙体下降62.8%。XPS保温墙体内壁面单位面积吸热量为153 W/m^(2),吸湿量为9.91×10^(-9)g/(m^(2)•s),非保温墙体内壁面单位面积吸热量为268 W/m^(2),吸湿量为2.19×10^(-8)g/(m^(2)•s).XPS保温墙体比非保温墙体内壁面单位面积吸热量减少了42.9%,吸湿量减少了54.3%,保温效果显著。
    • 熊巧玲; 董奕辰; 刘贵; 杜赵群; 林旭
    • 摘要: 为推动织物热湿性能测试仪器的研究,利用仿真技术对出汗圆筒式仪器的出汗圆筒进行优化设计,分别研究了圆筒内部加热结构、外筒材料以及孔径大小的影响。发现利用竖直内筒加热的方式加热均匀且效率高,外筒材料选用筒可以使热传递的曲线更接近皮肤的热传递,外筒上分布的孔孔径越小,越有利于测试面温度的均匀分布。除此之外,还利用数值圆筒模型对织物在不同空气层厚度及环境情况下热湿传递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 袁越锦; 戴航; 石天玉; 李倩倩
    • 摘要: 针对大跨度平房仓粮堆温度分层大、降温不均等问题,基于多孔介质粮堆传热传质理论,结合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进行传热、流体和水分传递的多物理场耦合,建立了一种适用于粮堆热湿传递的数学物理模型,对大跨度高大平房仓的降温保水实验进行了模拟,对实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探究了实仓通风和数值模拟通风过程的温度和水分变化.结果表明,模型可以预测粮堆内部的气流速度、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粮堆初始平均温度相同时,进风温度由-17°C提升至-4°C,通风时间由37 h延长至108 h,出口速度由0.24 m/s提升至0.31 m/s时,通风时间由228 h缩短至176 h;改变进风温度或出口风速会对所需的通风时间产生影响,建立进风温度与表观风速、出口风速与表观风速的关系可得到经济的通风时间,并选择合理功率的风机,为实仓降温通风保水操作提供参考,保障粮食的安全储存.
    • 章重洋; 李景广; 陆津龙; 高军; 陈玉卿
    • 摘要: 针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9J908-3中常见建筑外墙的热湿迁移特性及霉菌生长风险展开研究,以5个代表城市(沈阳、北京、上海、福州和昆明)为例,采用WUFI Pro 6.2软件模拟了外墙的非稳态热湿传递过程.结果表明:墙体内部的热湿动态迁移过程受主体材料、保温材料和当地气象条件等多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加气混凝土(AAC)墙体表现出较好的保温性能和吸湿性能,在不同气候区都有良好的适应性;结构强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CON)墙体的保温性能和吸放湿性能相对较差,容易造成室内过多的湿负荷.霉菌生长风险计算结果显示:沈阳、北京和上海地区不同类型的外墙内表面霉菌生长风险较低;福州和昆明地区采用混凝土保温砂浆内外组合保温墙体时,内表面霉菌生长风险较高,在南方地区建筑外墙设计中应尽量避免采用该类型墙体.
    • 杨丁丁; 柳建华; 徐小进; 张良
    •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逆流形式下废液与非饱和空气热湿传递过程中传热驱动力与传质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逆流形式下废水和非饱和空气的热质交换耦合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对该模型的热湿传递驱动力进行解耦分析.将利用根据文献中逆流除湿/再生搭建的实验装置和本文搭建的废液再生实验装置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结果发现:相互耦合的温度差驱动力Δt和含湿量差驱动力Δω可以由相互独立的焓差驱动力Δh和相对湿度差驱动力ΔΦ表示,这两个相互独立的驱动力可以用来独立表征废液和非饱和空气的传热传质过程;相关文献中的和该装置中的实验结果与解耦分析的数值模拟结果一致:非饱和空气出口的所有参数在相互独立的驱动力所界定的范围内变化.
    • 余海; 杨开敏; 王远成; 鲁子枫; 王柯
    • 摘要: 温湿度是影响粮食安全储存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储粮安全,采用机械通风,使粮堆和粮粒的温度和水分含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该文基于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了仓储稻谷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流动和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以及粮粒的热量传递和水分输运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从粮堆尺度和粮粒尺度,分析了机械通风过程中仓储粮堆和粮粒内部的温度、水分分布规律.研究发现,通风过程阶段,粮堆内部温度降温显著,粮堆整体平均水分呈降低趋势,且粮堆内部温湿度受外界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很大;研究还发现粮粒水分扩散速度远小于温度扩散速度.研究结果可以为储粮横向通风保水降温的工作以及粮堆局部霉变、发热和害虫的发育的预防提供参考.
    • 张文欢; 李俊
    • 摘要: 为有效避免低热辐射环境中消防作业人员遭受热损伤,揭示消防服系统内复杂的热交换机制并由此指导产品设计与开发,由消防服系统传热理论出发,从消防服织物基本性能和服装的款式特征、人体的形态结构与活动状态、辐射热源的特征以及热湿耦合作用4个角度对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讨论.基于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难点和瓶颈问题的分析,提炼出未来研究中值得探索的方向,包括:非均匀空气层的分布与模拟方法的升级、非稳态人体运动和环境风形成的气流场和速度场变化规律及其与传热的关系、耦合人体热调节模型拓展服装传热机制研究的内涵3个层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