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炎性疼痛

炎性疼痛

炎性疼痛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基础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56532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上海针灸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3年中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析与创新药物研究交流研讨会、2012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等;炎性疼痛的相关文献由33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燕妮、索占伟、曹静等。

炎性疼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6532 占比:99.98%

总计:456620篇

炎性疼痛—发文趋势图

炎性疼痛

-研究学者

  • 刘燕妮
  • 索占伟
  • 曹静
  • 李帅
  • 胡晓东
  • N·塞尔维
  • 时蕾
  • 杨娴
  • 陆建华
  • 周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庆余; 李春华; 马灵杰; 高永静
    • 摘要: 目的:探讨10-11易位蛋白2(ten-eleven translocation 2,TET2)在小鼠外周组织炎症和炎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和Tet2^(-/-)小鼠足底皮肤中神经纤维标记物TUJ1的表达与分布;行为学方法检测福尔马林和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疼痛行为;HE染色检测WT小鼠与Tet2^(-/-)小鼠在CFA 7天足底皮肤组织结构;蛋白芯片检测CFA 7天,WT小鼠与Tet2^(-/-)小鼠足底皮肤中差异表达的炎症介质。结果:与WT小鼠相比,Tet2^(-/-)小鼠足底神经纤维分布未见异常;足底注射0.5%福尔马林诱导小鼠出现双时相自发性疼痛,Tet2^(-/-)小鼠比WT小鼠更强烈;足底注射50%CFA诱发WT小鼠和Tet2^(-/-)小鼠出现较长时间的热痛觉过敏和机械性触诱发痛,Tet2^(-/-)小鼠比WT小鼠更严重。在Tet2^(-/-)小鼠,0.5%福尔马林和50%CFA引起的足底肿胀程度比WT明显;CFA注射后7天,Tet2^(-/-)小鼠的足底皮肤真皮层与皮下组织厚度大于WT小鼠。蛋白芯片检测显示,在炎性疼痛条件下,敲除Tet2基因可使104种炎症介质表达发生变化,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抗素(resistin)、MMP3等19种炎症介质表达明显上调。结论:Tet2基因参与疼痛的调节。敲除Tet2基因通过释放更多的炎症因子增强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小鼠的急、慢性炎性疼痛行为,表明TET2在外周炎性疼痛中可能发挥抗炎镇痛作用。
    • 张书力; 李少军; 袁峰; 冯丹
    • 摘要: 目的 探究紫杉醇(PTX)引起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致病机制及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TX处理C57/BL小鼠模拟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四合一痛觉测试系统检测PTX处理后的C57/BL小鼠的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和热板刺激后爪退缩反应的潜伏期,Western印迹检测脊髓膨大节段中CaMKⅡ的表达水平.应用CaMKⅡ抑制剂KN-62处理C57/BL小鼠,检测C57/BL小鼠的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和热板刺激后爪退缩反应的潜伏期的变化,同时检测各组小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JNK/c-Jun及核转录因子(NF)-κB/P65信号通路激活的水平,探究JNK/c-Jun及NF-κB/P65介导的炎性疼痛在PTXCaMKⅡ诱导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分子作用.结果 不同浓度PTX处理C57/BL小鼠后,C57/BL小鼠机械刺激反应阈值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均P<0.05),L-PTX组和N-PTX组C57/BL小鼠机械刺激反应阈值从诱导的第5天开始显著低于NC组(P<0.05).H-PTX组C57/BL小鼠热板刺激后爪退缩反应的潜伏期从诱导的第2天开始均显著低于NC组(P<0.05).L-PTX组C57/BL小鼠热板刺激后爪退缩反应的潜伏期从诱导的第3天开始显著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TX组C57/BL小鼠机械刺激反应阈值从PTX处理的第2天开始显著低于NC组(P<0.05).H-PTX组C57/BL小鼠热板刺激后爪退缩反应的潜伏期从诱导的第1天开始显著低于NC组(P<0.05),随着PTX剂量的增加,CaMKⅡ表达增加,L-PTX组、N-PTX组、H-PTX组较NC组CaMKⅡ表达增加1.47倍(P<0.05),1.86倍(P<0.01),2.11倍(P<0.001).PTX处理C57/BL小鼠后,C57/BL小鼠机械刺激反应阈值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从第3天开始的显著低于NC组(P<0.05).第7天开始,用KN-62处理后,CaMKⅡ抑制剂KN-62处理C57/BL小鼠12及36 h后PTX+KN-62组C57/BL小鼠机械刺激反应阈值显著高于PTX组(P<0.001).PTX组C57/BL小鼠热板刺激后爪退缩反应的潜伏期从第3天开始显著低于NC组(P<0.05).第7天开始,用KN-62处理后,CaMKⅡ抑制剂KN-62处理C57/BL小鼠12及36 h后PTX+KN-62组热板刺激后爪退缩反应的潜伏期显著高于PTX组(P<0.001).ELISA结果显示PTX诱导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C57/BL小鼠模型中血浆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5).结论 CaMKⅡ通过激活JNK/c-Jun及NF-κB/P65信号通路促进炎性疼痛的发生,介导PTX引起的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应用CaMKⅡ可以改善PTX诱导的炎性疼痛的发生.
    • 李银霞; 高敏; 白雪; 刘燕妮; 张亦涵; 索占伟
    • 摘要: 目的 研究绿原酸(chorogenic acid,CGA)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所诱发的慢性疼痛症状的影响,并通过检测CGA对炎性小鼠脊髓背角AMPA受体突触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后足底皮下注射CFA,以诱导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热痛觉过敏;鞘内给予CGA,实时测定机械性缩足阈值(PWT)及热刺激潜伏期(PWL)的变化;分离脊髓背角,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PA受体亚基GluA1、GluA2的突触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 鞘内注射CGA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疼痛小鼠的PWT和PWL;高剂量(200 ng)CGA对正常小鼠基础痛阈、运动机能并未产生明显影响;中剂量(100 ng)CGA可有效逆转CFA所诱发的GluA1亚基的突触表达亢进,并明显降低炎性小鼠GluA1-Ser845的磷酸化水平,但未影响GluA1-Ser831的磷酸化.结论 CGA可通过特异性逆转脊髓背角GluA1-Ser845的过磷酸化、降低GluA1的突触表达而产生镇痛效应.
    • 林可可; 荆潇宽; 杨可; 李向华; 李炎坤
    • 摘要: 目的研究青藤碱对福尔马林诱导炎性疼痛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福尔马林模型组、青藤碱40mg/kg组、青藤碱80mg/kg组),采用小鼠足底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10μL/10g的方法制备炎性疼痛模型,青藤碱各剂量组于造模前30min分别腹腔注射青藤碱40或80mg/kg,模型组在造模前30min腹腔注射相应体积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和足底注射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以小鼠出现舔/摩擦注射部位或抬爪行为为疼痛反应判断标准,使用录像设备记录各组小鼠1h内疼痛反应,并统计各组每5min内出现疼痛反应的总时间以及一相疼痛反应和二相疼痛反应的总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疼痛反应显著增加(P﹤0.001),且呈典型的双相反应(0~10min为一相反应,10~60min为二相反应);与模型组相比,青藤碱各剂量组一相疼痛反应均显著减少(P均﹤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青藤碱40mg/kg组二相疼痛反应也有所减少,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藤碱80mg/kg组二相疼痛反应明显减少,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藤碱可抑制福尔马林所致的炎性疼痛反应。
    • 林可可; 荆潇宽; 杨可; 李向华; 李炎坤
    • 摘要: 目的 研究青藤碱对福尔马林诱导炎性疼痛的抑制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福尔马林模型组、青藤碱40mg/kg组、青藤碱80mg/kg组),采用小鼠足底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10μL/10g的方法制备炎性疼痛模型,青藤碱各剂量组于造模前30min分别腹腔注射青藤碱40或80mg/kg,模型组在造模前30min腹腔注射相应体积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和足底注射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以小鼠出现舔/摩擦注射部位或抬爪行为为疼痛反应判断标准,使用录像设备记录各组小鼠1h内疼痛反应,并统计各组每5min内出现疼痛反应的总时间以及一相疼痛反应和二相疼痛反应的总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疼痛反应显著增加(P<0.001),且呈典型的双相反应(0~ 10min为一相反应,10 ~ 60min为二相反应);与模型组相比,青藤碱各剂量组一相疼痛反应均显著减少(P均< 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青藤碱40mg/kg组二相疼痛反应也有所减少,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青藤碱80mg/kg组二相疼痛反应明显减少,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青藤碱可抑制福尔马林所致的炎性疼痛反应.
    • 王骁
    • 摘要: 从痛的造字可以发现,甬+疒即为痛;甬+辶,即为通。中医说,"不通则痛,不痛则通。"痛和通,看似偏旁部首之差,在中医上的意义也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创伤性疼痛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现代研究认为,痛觉的产生是因为各种因素作用于痛觉感受器(通常是感觉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而产生的。常见的疼痛类型有刺痛、灼痛、酸痛等。
    • 尹海燕; 罗钦; 侯帅; 陈莎莎; 余曙光
    • 摘要: 目的:明确下丘脑疼痛相关信号分子在艾灸镇痛作用中的表达情况,筛选与艾灸镇痛相关的分子靶点,为揭示艾灸镇痛原理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灸组。皮下注射20μL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CFA)于小鼠右后足底,建立形成炎症疼痛实验小鼠模型。CFA足底注射后第4 d,给予“足三里”穴温和灸干预1次,持续时间为30 min。选取热刺激-缩腿潜伏期(Thermal-Withdraw Latency,TWL)作为判定疼痛指标,测定造模前、造模后、艾灸前、艾灸后即刻、30 min、60 min、90 min以及120 min痛阈值。运用PCR Array高通量分子筛选技术,筛选显著差异表达的下丘脑疼痛相关信号分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重复验证。结果:(1)模型组、模灸组TWL较空白组均下降明显(P<0.01);模灸组在艾灸结束即刻、艾灸后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的痛阈较模型组均显著上升(P<0.01),艾灸后0 min即刻即出现痛阈上升,艾灸后60 min痛阈开始下降。(2)模型组7个疼痛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显著,其中CCL12、CCR2、IL-1α、TAC1显著上调;NTRK1、SCN10a、SLC6a2显著下调;模灸组13个疼痛相关基因显著下调,即CCL12、CCR2、IL-1α、IL-1β、IL6、CX3CR1、CD4、EDNRA、TLR4、PTGS2、SCN10a、CNR1、TRPa1。模型组上调疼痛信号相关分子CCL12、CCR2、IL-1α,艾灸后下调。结论:艾灸“足三里”对小鼠炎性疼痛有显著镇痛效应;下丘脑内可能有多种潜在的疼痛相关信号分子参与艾灸镇痛,CCL12、CCR2、IL-1α等可能是参与艾灸镇痛新的关键分子靶点。
    • 刘改霞; 孙雨瑶; 陈子璐; 罗醒; 孙月萌; 王雯竹; 刘进军
    • 摘要: 目的 通过甲醛制备小鼠炎性疼痛模型研究炎性疼痛对机体局部组织形态结构、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64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右前肢腕部注射生理盐水40μL(NS组)、50 mL/L甲醛40μL(FCOH组)、5μg/mL利多卡因0.3 mL(L组)、5μg/mL利多卡因0.3 mL+50 mL/L甲醛40μL(FCOH+L组)处理;48 h后分离局部组织,HE染色观察炎细胞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NF-α和MCP-1表达水平.结果 与NS组相比,FCOH组于处理24 h后出现炎症反应高峰,右前肢腕部厚度增加(1.73 mm vs.4.02 mm,P<0.05),体温升高(37°Cvs.38.3°C,P<0.05);FCOH+L组于处理48 h后出现炎症反应高峰,右前肢腕部厚度显著增加(1.68 mm vs.5.10 mm,P<0.05),体温升高(37°Cvs.38.5°C,P<0.05).此外,处理48 h后,同FCOH组相比FCOH+L组小鼠右前肢局部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增高,而TNF-α和MCP-1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炎性疼痛参与调控局部炎症反应的进程,在修复损伤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反应发生起始阶段阻断疼痛传递可以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局部组织中TNF-α、MCP-1的表达,进而影响炎症反应进程的持续时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