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湖北钉螺

湖北钉螺

湖北钉螺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531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生生物学报、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贝类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等;湖北钉螺的相关文献由34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艺彪、姜庆五、赵根明等。

湖北钉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2 占比:21.0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44%

专利文献>

论文:531 占比:78.55%

总计:676篇

湖北钉螺—发文趋势图

湖北钉螺

-研究学者

  • 周艺彪
  • 姜庆五
  • 赵根明
  • 韦建国
  • 周书林
  • 张志杰
  • 彭文祥
  • 周晓农
  • 唐崇惕
  • 张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敏锋; 吴明煜; 吴长春; 吴昊宇; 柯文山
    • 摘要: 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是一种雌雄异体的腹足纲动物,作为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唯一的中间宿主,控制湖北钉螺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关键环节,快速鉴别钉螺雌雄的方法可为血吸虫病的防治和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分别用室内鉴定、野外鉴别室内复查的方法,对湖北荆州钉螺进行了清洗、刺激、定位,观察等步骤,选取其头部和触角伸出的钉螺,用镊子夹住钉螺使其螺口朝左,整个螺体位倾斜向右,在奥林巴斯解剖显微镜观察钉螺头部与螺壳空隙.如果观察到有粉红色的阴茎,可以辨别为雄性钉螺,反之,则是雌性钉螺.湖北荆州钉螺在室内45 min内100只钉螺鉴别的正确率从5月份的92.60%到6月份的97.68%,最后7—8月的检测正确率达100%,平均每个钉螺被成功鉴别的时间大约在30 s之内完成.在室外60 min内100只钉螺鉴别的正确率达93.83%,平均每个钉螺被成功鉴别时间的大约在40 s内完成.此方法为快速、简单、准确辨别钉螺的雌雄提供有效的参考.
    • 易佳; 何汇; 李博; 涂珍; 唐丽; 张聪; 刘建兵
    • 摘要: 目的探究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对湖北钉螺生存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实验组按钉螺与毛蚴数量比为1∶10的比例感染钉螺,同时设对照组(未感染毛蚴的阴性钉螺),各设3组平行。在感染后的0、6、12、24、48、72 h和1、2、4、6、8、12周检测钉螺软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记录钉螺存活情况至感染后15周。结果感染毛蚴后,每周实验组钉螺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至15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43.60%和5.93%。钉螺的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活性在24 h开始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周达到最大值,第6周开始趋近于对照组水平;CAT和POD活性在72 h时开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分别于第1周和第2周达到峰值,均于第4周时趋近于对照组水平。实验组MDA含量呈持续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自第2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毛蚴感染能够诱导钉螺产生氧化应激反应,感染早期钉螺能够通过增加体内抗氧化酶活力来缓解毛蚴感染的胁迫压力,但随着时间延长,氧化胁迫逐渐超出机体调节能力,机体出现氧化损伤,并最终导致钉螺死亡。
    • 易佳; 何汇; 李博; 涂珍; 唐丽; 张聪; 刘建兵
    • 摘要: 目的 探究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对湖北钉螺生存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按钉螺与毛蚴数量比为1:10的比例感染钉螺,同时设对照组(未感染毛蚴的阴性钉螺),各设3组平行.在感染后的0、6、12、24、48、72 h和1、2、4、6、8、12周检测钉螺软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记录钉螺存活情况至感染后15周.结果 感染毛蚴后,每周实验组钉螺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至15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43.60%和5.93%.钉螺的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活性在24 h开始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周达到最大值,第6周开始趋近于对照组水平;CAT和POD活性在72 h时开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分别于第1周和第2周达到峰值,均于第4周时趋近于对照组水平.实验组MDA含量呈持续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自第2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毛蚴感染能够诱导钉螺产生氧化应激反应,感染早期钉螺能够通过增加体内抗氧化酶活力来缓解毛蚴感染的胁迫压力,但随着时间延长,氧化胁迫逐渐超出机体调节能力,机体出现氧化损伤,并最终导致钉螺死亡.
    • 潘中武; 桂琳; 胡霞; 章琴; 周书林
    • 摘要: 目的 探索温度胁迫(高温和低温)情况下湖北钉螺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两种酶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将钉螺随机分成对照组、低温组和高温组,分别放置于20°C、4°C和37°C环境中,24 h后取钉螺软体组织,测定各组钉螺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低温组和高温组三组钉螺软体组织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分别为(27.11±2.31)U/L、(21.90±0.32)U/L和(21.42±1.84)U/L,三组间不全相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45,P<0.05);琥珀酸脱氢酶含量分别为(1.30±0.002)U/L、(1.24±0.05)U/L和(1.12±0.02)U/L,三组间不全相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624,P<0.05).结论 湖北钉螺在温度胁迫状态下,其软体组织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含量均降低.
    • 元艺; 单晓伟; 李博; 何汇
    • 摘要: 目的 评价60%四聚乙醛水分散粒剂的室内和现场杀螺效果.方法 按照《农药登记用杀钉螺剂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NY/T 1617-2008)要求,采用60%四聚乙醛水分散粒剂(MWG)室内和现场喷洒法灭螺,并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WPN)进行效果比较.结果 使用60%四聚乙醛水分散粒剂室内喷洒法灭螺,1、3和7 d LC50值分别为0.312(0.271~0.360)、0.216(0.190~0.245)和0.177(0.160~0.196)g/m2,0.900 g/m2浓度7 d后实验室钉螺死亡率为98.00%.使用0.900 g/m2浓度现场喷洒7 d,岳阳草洲和江陵县河滩现场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0.91%和85.12%.与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对照组(1.000 g/m2)相比,岳阳草洲现场0.900、1.800 g/m2 MWG组钉螺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555、3.340,P均>0.05);江陵县河滩现场1.800 g/m2 MWG组钉螺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9,P>0.05).结论 60%四聚乙醛水分散粒剂室内和现场喷洒试验使用0.900 g/m2浓度,其药效均达到《农药登记用杀钉螺剂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NY/T 1617-2008)规定的登记标准,具有较好的实验室和现场杀螺效果,为新型高效、使用方便的灭螺药物剂型.
    • 张聪; 李博; 易佳; 万伦; 刘斯
    • 摘要: 目的 探索运用标记重捕技术计算野外钉螺种群数量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实验基地内沟渠中的钉螺进行标记和重捕,推算钉螺的种群数量,与传统查螺方法比较后,评价标记重捕技术应用于钉螺野外调查的可行性.结果 春季,按照标记重捕技术计算的六条沟渠内钉螺种群数量平均值分别为3833、3345、6951、4772、3329、4188只,按照传统查螺法推算的钉螺种群数量平均值分别为3765、3251、6994、4739、3304、4105只;秋季,按照标记重捕技术计算的钉螺种群数量平均值分别为4190、3486、7808、5344、3968、4772只,传统查螺法推算的钉螺种群数量平均值分别为4094、3471、7866、5304、3729、4696只,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在一定的条件下,标记重捕技术可以用来推算钉螺种群数量.
    • 蒋奉娟; 刘卉萌; 陈海婴; 彭国华; 周宪民; 邹节新
    • 摘要: 2017年南昌市滨江公园赣江江滩发现大面积钉螺滋生,此为市区内首次.为追溯该种群的输入来源,本研究根据湖北钉螺采样点的地理分布进行分组,测定湖北钉螺线粒体12S rRNA、16S rRNA及CO1基因,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已上传序列,统计分析遗传分化系数(Fst)、基因流(Nm)等群体遗传学参数,构建单倍型网络图.基于CO1基因及12S rRNA、16S rRNA、CO1三者联合基因的结果表明来自滨江公园的湖北钉螺种群与来自武汉的湖北钉螺种群遗传背景相似;但和12S rRNA、16S rRNA基因单独分析的结果存在差异可能由于其组内样本量较少导致.各基因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图均显示:湖北钉螺滨江公园种群与武汉种群的单倍型间有直接演化关系.本研究从分子种群遗传学层面初步证实了"南昌市滨江公园输入性湖北钉螺群体可能由移栽自武汉市黄陂区的景观芦苇携带而来"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同时表明线粒体CO1基因能够提供较丰富的信息以追溯湖北钉螺未知群体的来源.
    • 唐崇惕; 卢明科; 彭文峰; 陈东
    • 摘要: The Oncomelania hupensis snails were dually infected with Exorchis mupingensis and Schistosoma japonicum at different intervals for 21 d,37 d,55 d,70 d and 85 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ll S.japonicum larvae were blocked in the snails of co-infection,and the complexity and number of secretions in and around all the wrecked S.japonicum larvae is proportional to the intervals of co-infection.In addition,we also described and compared the detailed change of snails' secretions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infection,and determined that the snail's secretions may involve in the destruction and damage of S.japonicum larvae.The attack degrees on larval S.japonicum in O.hupensis snails dually infected by E.mupingensis and S.japonicum with longer intervals were stronger than that of shorter intervals,and snail haemo-lymphocytes numbers were more few in that of shorter intervals.But the secretions remarkably increased in more longer interval model experimental snail tissue.This finding may provide an alternative strategy for reducing and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of S.japonicum,and are very helpful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host-parasite relationship.%目的 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先感染目平外睾吸虫(Exorchis mupingensis)虫卵后,再间隔不同时间感染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 ponicum)毛蚴,观察螺体分泌物的强度对血吸虫幼虫损害和被杀灭情况的关系.方法 钉螺感染目平外睾吸虫后分别于21 d、37d、55d、70 d和85 d再感染血吸虫毛蚴.钉螺经双重感染后4-82 d,作钉螺整体连续埋蜡切片、染色制片和全片观察,并记录血吸虫幼虫残体数.结果与结论 单独感染外睾吸虫的钉螺,和两吸虫感染间隔时间为21-85 d的钉螺,螺体都产生大量血淋巴细胞和分泌物,它们会围攻再侵入的日本血吸虫早期幼虫并侵入其体内,血吸虫幼虫结构发生异常、停止发育直至死亡.两种吸虫双重感染的间隔时间愈长,螺体血淋巴细胞数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少;而螺体分泌物不断增多,并见于血吸虫幼虫残骸内,螺体攻击血吸虫幼虫的效力愈强.这现象在单独感染日本血吸虫的钉螺体内未见到.
    • 管国宇; 尹灿灿; 陈鹏; 王逸枭; 周象勤; 姚鹏程; 黄文雨; 徐蕾; 孙恩涛
    • 摘要: 目的 解决钉螺组织中总RNA提取难度大的问题,建立一套适合钉螺组织总RNA提取方法 .方法 采用改良TRIzol法从钉螺组织中提取其总RNA,并与传统TRIzol法提取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本方法优于传统TRIzol法,能够在钉螺组织中提取出完整性好、纯度高的总RNA,其A260/A280在1.9~2.0之间,A260/A230在1.8 ~1.9之间,电泳结果表明获得总RNA 28S、18S及5S条带清晰完整,无弥散现象;同时,选取β-acting基因检测,电泳结果 表明所得总RNA的质量符合钉螺RT-PCR检测的实验要求.结论 本方法 便于实施,重复性好,适合钉螺组织总RNA提取,同时为改良优化传统TRlzol法提取其他医学贝类组织总RNA提供了研究思路.
    • 谭苹; 于志君
    • 摘要: 采用手术止血钳破损螺壳的方法获得湖北钉螺软体组织后,于解剖镜下分离软体组织得到中枢神经节。该法为研究灭螺药物或各种生物与理化因素对湖北钉螺中枢神经节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