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海相烃源岩

海相烃源岩

海相烃源岩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系统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135902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沉积学报、地质学报、海相油气地质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大会、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海相烃源岩的相关文献由428位作者贡献,包括秦建中、腾格尔、刘文汇等。

海相烃源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35902 占比:99.90%

总计:136044篇

海相烃源岩—发文趋势图

海相烃源岩

-研究学者

  • 秦建中
  • 腾格尔
  • 刘文汇
  • 康洪全
  • 张水昌
  • 钟宁宁
  • 张宝民
  • 戴娜
  • 李友川
  • 付小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米立军; 吴克强; 刘志峰; 朱小二; 耿名扬; 张莹; 李林致
    • 摘要: 南黄海盆地位于下扬子地区的海域部分,其宏观地质背景与扬子陆域具有相似性。通过分析扬子陆域古生界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相带、岩性特征、地球化学指标等,结合南黄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和已钻井揭示情况,指出南黄海盆地古生界发育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组—高家边组)和二叠系(包括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及大隆组)三套主力烃源岩,并推测下寒武统和上二叠统烃源岩品质优于中、上扬子地区,总体上三套主要烃源岩均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对扬子陆域已发现的大型油气田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烃源充足-持续汇聚-构造稳定”是扬子地区形成大型油气田的关键成藏条件。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古生界厚度大且分布稳定,沉积相分析表明其烃源条件好;印支期以来被南部和北部的新生代坳陷所夹持,且长期处于隆升状态,具有持续汇聚油气的古隆起背景;隆起区弱变形构造带和平缓构造带印支期以来构造稳定、断裂数量少,有利于油气保存,是探索中—古生界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勿南沙隆起古生界厚度大,后期新生代断陷叠加范围小、断陷幅度小,有利于海相原生油气藏的发育和保存,也是中—古生界勘探潜力区。
    • 鲁中灯; 刘岩; 陈祖林; 樊云鹏; 文志刚; 徐耀辉; 牛金; 田永晶; 柳波; 谢小敏; 谢巍
    • 摘要: 以5A分子筛/氧化铝混合填料的层析柱对烃源岩抽提物进行了分离,成功获取了以藿烷类化合物为主的亚组分,可直接用于单化合物碳同位素分析。通过对典型海、陆相烃源岩中的藿烷碳同位素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湖相页岩中藿烷系列单体化合物的碳同位素值(δ^(13)C)分布在-40.7‰~-62.7‰,且呈现出随着碳数的增加同位素值变轻的特点;而川西北二叠系海相页岩中藿烷化合物δ^(13)C则相对较重,分布在-20.5‰~-45.4‰,具有随碳数增加先变轻再变重的趋势。两类页岩中藿烷类化合物的碳同位素变化幅度可达±20‰以上,尤其是川西北二叠系海相页岩中藿烷类化合物单体碳同位素的差异可达到±24.9‰,表明藿烷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多源特征。藿烷类化合物的分子碳同位素受到原始沉积环境、母质来源与演化过程的影响而可能具有较大的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其有望成为新的油源对比指标。
    • 郝立华; 李丹; 刘小龙; 逄林安; 贾建忠
    • 摘要: 位于非洲大陆西海岸最南端的西南非海岸盆地自20世纪70年代勘探至今,尚未取得大的油气勘探突破,而同位于西海岸的宽扎、下刚果-刚果扇、加蓬盆地均获得了大量的油气发现。为厘清该盆地勘探潜力,本文以烃源岩研究为核心,综合利用地化、古生物、钻井、地震等相关资料,对该盆地主力烃源岩—过渡期海相烃源岩进行综合有机相分析,明确该盆地主力烃源岩从陆向海呈现“内带倾气、外带倾油”的特点。随后,综合盆地构造发育背景、沉积储层展布特征、油气成藏规律,指出该盆地整体可能发育4个潜在有利勘探区带,即威尔维斯次盆深水区斜坡扇石油勘探潜力区带、威尔维斯次盆陆架边缘礁滩相碳酸盐岩石油勘探潜力区带、奥兰治次盆碳酸盐岩台地生物礁相石油勘探潜力区带、奥兰治次盆风成砂天然气勘探潜力区带,为该盆地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 张涛; 宋世骏; 周国晓; 高建文; 靖文强; 马腾飞
    • 摘要: 为了研究古老超深层天然气藏的充注模式,探讨寒武纪早期海相烃源岩的质量、规模和寿命,笔者等选取高石梯—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气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史和烃源岩生烃史,应用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储集层埋藏史温度对比的方法,建立了充注模式,并追踪其烃源岩层位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从寒武纪早期古气候、古环境和古生物等的角度,分析了该时期形成海相烃源岩的有机生产力和保存条件。研究显示,四川盆地超深层气藏的形成经历了古油藏、古裂解气藏和晚期干气的多期充注阶段,气藏充注来源于古油藏裂解气和超晚期源岩释放的天然气。这一事实指示了,早寒武纪的全球背景为高质量、大规模和长寿命的优质烃源岩发育提供了基础,对于四川盆地超级气盆地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 徐建永; 赵牛斌; 徐仕琨; 赵新伟
    • 摘要: 中新统海相烃源岩是中国近海莺歌海盆地主要油气供给层段,也是我国新生代海相烃源岩的典型代表。综合利用地质、地球化学和古生物等资料,在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莺歌海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形成模式。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发育中等-好级别的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并具有较强的横向与纵向非均质性;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受古气候、古生产力、水介质条件、沉积速率及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发育以莺东斜坡带梅山组、三亚组为代表的海相陆源型和以东方区、乐东区梅山组为代表的海相内源型2种模式,其中以海相内源型烃源岩生烃条件最为优越。
    • 吴珍汉; 赵珍; 季长军; 陈程
    • 摘要: 北羌塘凹陷沃若山、长蛇山、胜利河、西长梁地区出露海相含油泥页岩,以油页岩、暗色泥岩、黑色页岩、泥灰岩为主,T OC含量高、生烃潜力大,属优质烃源岩.在西长梁和长蛇山油页岩剖面,分别发现丰富的腕足和双壳化石.西长梁泥页岩含双壳类化石Limea(Pseudolimea)cf.duplicata(J.de C.Sowerby,1827),Integricardium(Integricardium)cf.bannesianum(Contejean,1860),Radulopectenlaminates(J.Sowerby,1818),Pholadomya(Bucardiomya)lirata(J.Sowerby)及腕足类化石Holocothyris-Burmirhynchia组合,指示沉积时代为早中侏罗世,层位不高于下巴通阶,地层单元归属雀莫错组.长蛇山油页岩含双壳类化石Chlamys(Chlamys)textoria(Schlotheim),Radulopecten f ibrosus(J.Sowerby),Cercomya(Capillimya)striata(Agassiz,1843)及腕足类化石Burmirhynchia obessa Buckman,B.asiatica Buckman,B.hp alaiensis Buckman,指示沉积时代为中侏罗世巴通期—卡洛期,地层单元归属夏里组.沃若山及邻区那底岗日组火山岩与凝灰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15~218M a,指示其下伏肖茶卡组及烃源岩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卡尼期,上覆沃若山组暗紫色碎屑岩沉积时代为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
    • 赵青芳; 王建强; 陈建文; 赵有道; 董贺平; 张银国; 梁杰
    • 摘要: 以下扬子区陆域2口地质浅钻及南黄海科学钻探CSDP-2井的古生界烃源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下扬子区海相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的测试指标进行厘定,判识烃源岩评价指标参数的有效性,从而建立一套适合该区热演化程度高,达到高-过成熟烃源岩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认为,基于常规烃源岩评价指标(氯仿沥青"A",热解生烃潜量(S1+S2)、氢指数(HI)和常规生标参数等)已失效的情况下,可采用总有机碳含量、有机显微组分和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沥青反射率"和金刚烷参数分别作为下扬子区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判识的优选组合指标,进而为下扬子区海域延伸部分南黄海盆地的海相古生界高成熟烃源岩的评价、指标参数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 包建平; 倪春华; 朱翠山; 蒋兴超; 申旭; 张润和; 马立桥; 王鹏万
    • 摘要: 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结果显示,黔北坳陷东皇剖面、玉京山剖面下志留统龙马溪组(S1l)烃源岩和黔南坳陷羊跳寨剖面下寒武统牛蹄塘组(?1n)烃源岩中存在C0–4单金刚烷系列、C0–3双金刚烷系列、C0–2三金刚烷系列、C0–1四金刚烷系列和C0–1五金刚烷系列的复杂组合,而在中等成熟的地质样品(镜质组反射率Ro=0.9%~1.4%)中一般仅出现烷基单金刚烷系列或烷基单金刚烷系列与烷基双金刚烷系列的简单组合,表明不同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组合特征是衡量其经历热演化作用强度的定性指标.但黔北坳陷B1井?1n烃源岩和六井剖面上震旦统陡山沱组(Z2ds)烃源岩中缺失此类化合物,这可能与这些老地层经历的热演化作用强度(类镜质组反射率介于4.0%~5.5%之间)超出了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极限,并使它们遭到了分解破坏有关.研究区高演化海相烃源岩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浓度和相关异构体比值均明显高于中等成熟湖相烃源岩,结合类镜质组反射率的实测值判断,表明它们是衡量地质样品中有机质成熟度的有效指标.玉京山剖面S1l烃源岩中高金刚烷类化合物浓度和较低的相关异构体比值,表明此时金刚烷类化合物正大量生成;羊跳寨剖面?1n烃源岩中低的金刚烷类化合物浓度和高的相关异构体比值,说明此时金刚烷类化合物已遭到分解破坏;东皇剖面S1l烃源岩在金刚烷类化合物浓度和相关异构体比值上均介于两者之间,表明此时金刚烷类化合物开始发生明显分解破坏.因此,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组合特征、浓度和相关异构体比值均是反映高演化地区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的有效指标.
    • 徐旺林; 高建荣; 孙远实; 宋微; 李建忠; 刘新社; 李宁熙; 张才利; 张月巧; 付玲; 白莹; 黄正良
    • 摘要: 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开展烃源岩、储集层评价,并通过天然气同位素组成、天然气组分、流体包裹体分析,开展天然气成因识别等工作,研究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奥陶系下组合膏盐岩相关地层的天然气成藏条件.结果表明,①下组合天然气为来自海相烃源岩的高热演化干气,其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偏轻、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偏重.天然气组分判识结果是原油裂解气.烃类流体与硫酸盐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依据是岩心中见到硫磺晶体,天然气中发现硫化氢,烃类及硫化氢流体包裹体广泛发育.②奥陶系下组合环绕盐洼带大面积发育泥质岩,累计厚度为20~80m.有效烃源岩大多为富有机质纹层泥质岩或者藻团块、藻云岩,有机碳测试含量主体范围为0.1%~0.5%,平均值为0.31%,最高可达3.24%.有机酸盐恢复后平均有机碳含量可达0.58%,表明烃源岩具备较好供烃潜力.③沉积期古隆起控制储集层分布.中央古隆起东侧发育乌审旗—靖边继承性次级古隆起,神木—子洲附近发育厚层盐岩形成的低隆,均控制准同生颗粒滩白云岩储集层分布.膏盐岩咸化环境对储集层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下组合发育白云岩晶间孔型、溶蚀孔型和裂缝型3类储集层,其中晶间孔和溶蚀孔为主要储集空间.④下组合发育致密碳酸盐岩和膏盐岩两类盖层,分别控制形成两类生储盖组合.总体是海相源岩供烃、滩相灰云岩储集、小微断裂输导、构造-岩性圈闭聚集的成藏模式.⑤下组合马家沟组三段和四段是重要目的层,平面上乌审旗—靖边次级古隆起和神木—子洲低隆是白云岩与灰岩交互过渡带,隆起带东侧发育致密石灰岩,利于形成岩性上倾遮挡气藏,近期两口风险井钻探效果良好,表明两个隆起带是重要勘探方向.
    • 康洪全
    • 摘要: 上白垩统土伦阶Madingo组烃源岩是下刚果盆地漂移期的主力海相烃源岩,有机岩石学和分子地化特征分析表明该套烃源岩主要包括海相内源型和海相混合生源型两种成因类型。本文采用微观沉积学研究方法,从古地理环境、陆源营养供给、古生产力和保存条件等方面入手,对下刚果盆地Madingo组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开展了研究,明确了陆架内洼槽及其内部盐控微盆的局限古地理环境、陆源营养物质的间歇性悬浮供给方式是该盆地Madingo组优质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陆源营养物质输入的河流-陆架内洼槽局限环境海相烃源岩发育模式,指出陆架内洼槽是该盆地Madingo组优质海相烃源岩发育区,Madingo组有效生烃灶的展布控制了该盆地古近系—新近系油气田的差异分布,这种"源控成藏"的认识可有效指导该领域下一步勘探工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