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沙化

沙化

沙化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83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91篇;相关期刊281种,包括防护林科技、内蒙古林业、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6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全国土壤污染控制修复与盐土改良技术交流会、河北省林学会首届林业学术大会等;沙化的相关文献由185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晓丽、蔡凡隆、刘朔等。

沙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1 占比:52.6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60%

专利文献>

论文:391 占比:46.71%

总计:837篇

沙化—发文趋势图

沙化

-研究学者

  • 张晓丽
  • 蔡凡隆
  • 刘朔
  • 李春林
  • 金红喜
  • 刘彦随
  • 刘怀华
  • 刘晓林
  • 唐进年
  • 孔凡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郝新忠; 李强; 石长春; 张继平; 蒋晋豫; 艾锋
    • 摘要: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区,生态环境极度敏感。近15年来,因经济高速发展驱动的人工生产建设项目对自然环境产生极大破坏,使得沙化土地面积占比仍然很高,亟需加大治理力度。榆林土地荒漠化、沙化及沙尘暴定位监测始于2002年,至今已有19年的历史,本文从气象、土壤、植被、地下水位角度做了连续多年的详实监测。在总结出沙化监测结果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防沙治沙的决策及建议,旨在为榆林科学治沙提供决策依据。
    • 王亚妮; 胡宜刚; 王增如; 李以康; 张振华; 周华坤
    • 摘要: 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指示着草地的质量和健康状况。本研究以青海省贵南县的天然草地(NG)、沙化草地(DG)、草本人工恢复草地(AG)和灌木人工恢复草地(AS)4种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qPCR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了土壤细菌群落生物量、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变化,结合植被和土壤属性剖析了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演变的关键影响因子及其贡献。结果表明:草地沙化显著(P<0.05)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的生物量和α多样性,人工植被重建则促进了土壤细菌群落生物量和α多样性的恢复,22年后基本达到未退化前的水平。草地沙化显著(P<0.05)增加了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的相对丰度,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的相对丰度则显著降低(P<0.05);人工植被重建促进了优势细菌门逐渐向NG方向演变,22年后绝大部分优势细菌的相对丰度基本恢复到未退化之前的状态。然而,DG、AG和AS与NG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不高,而AG和AS的群落结构则高度相似。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绝大多数植被和土壤理化指标显著(P<0.05)正相关,植被属性对其群落结构变化的解释度(10.0%)比土壤物理属性(6.3%)和化学属性(1.9%)更高,植被与土壤所有指标共解释了72.0%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表明植被和土壤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演变。因此,加强对植被和土壤的保护,防止草地退化,并对沙化草地进行人工植被重建,对于保护和恢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细菌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而选择利用灌木或草本进行人工植被重建对表层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区别不大。
    • 宁小斌; 刘伟; 吴协保; 吴照柏; 黄俊威; 翁怡琳; 刘钊; 张晓晨
    • 摘要: 西藏沙化土地面积大,成因较为复杂,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地质、气候、人为活动三个因素分析了西藏沙化土地成因;同时,结合西藏沙化土地分布特点,利用GIS软件数据空间分析工具,探讨西藏沙化土地分布与居民点和水源地之间的关系,得出西藏沙化土地治理的可能性,为西藏防沙治沙提供参考依据。
    • 裴浩; 吴昊; 关彦如; 苗百岭
    • 摘要: 基于对已有土地沙化概念的分析,结合对沙化现象的认识,将砾化从沙化中剥离出来,并分别定义了沙化和砾化。文章提出较为全面和中立的沙化和砾化定义:沙化是土地表层沙物质比例或量的增加过程;砾化是土地表层砾石的比例或量增加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衡量一个区域土地沙化、砾化的程度与强度的指标,根据沙化的动力和效应对沙化做出逻辑关系清晰的分类与表述。论述了沙化的正、负效应,指出风蚀沙化、砾化和去灌丛化、去沙化都是草原退化的表现,而适度、适地的风积沙化有一定的正面效应。同时,探讨了沙化与沙被、草原退化、荒漠化等的关系。
    • 刘朔; 杨建勇; 蔡凡隆
    • 摘要: 以若尔盖县第五次沙化监测图斑区为研究区,采用2013年、2015年、2017年3个年度10月初的Landsat 8影像提取NDVI,通过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植被覆盖度(FC),再将NDVI和FC进行分级后,进行各级别的面积转移矩阵分析,同时也与沙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1)NDVI和FC从2013年、2015年、2017年都呈显著增加趋势,NDVI中位数值从2013年的0.4775,增加到2015年0.5374,至2017年达0.5921;FC中位数值从2013年的0.5305,增加到2015年0.5971,至2017年达0.6578。(2)NDVI和FC各级别的面积转移矩阵中,具体转化方向一致,主要是向高植被方向转化,表现为:中等级向较高等级转化;较低等级向中等级转化;低等级向较低等级转化。(3)NDVI及FC等级与研究区2015年监测的沙化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本次NDVI及植被覆盖度重分类等级的划分基本符合研究区沙化植被覆盖度现状,研究方法及结果可为沙化监测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 赵佰礼; 李元臻; 张晓华; 李文海; 李琳; 范之军; 杨雄
    • 摘要: 通过对我国以及甘肃荒漠化和沙化的治理过程进行研究,探讨了荒漠化和沙化面积的动态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和治理措施。结果表明: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程度呈减轻趋势,扩展态势得到了进一步遏制;多数省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总体上呈现出减小的趋势,仅个别省份呈一定程度增加;甘肃河西五市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总体也呈现减小趋势;影响荒漠化和沙化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荒漠化和沙化的治理,要注重提高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在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情况下,运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荒漠化综合治理。
    • 刘凯; 戴慧敏; 刘国栋; 宋运红; 梁帅; 杨泽
    • 摘要: 土壤地球化学分类对农业区划和生态区划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土壤常量元素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K均值聚类组合方法——主成分聚类法,对东北典型黑土区进行地球化学分类研究。结果显示:成土母质是土壤常量元素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利用主成分聚类法将典型黑土区土壤样品划分为5类最为合理,各类样品的常量元素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地球化学分类结果与第四纪地质单元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而分类结果更能反映成土母质的真实分布情况。同时,松花江南部黑土区较高的SiO含量指示了黑土的沙化生态问题,在黑土地保护中应给予重视。
    • 胡樱; 王慧春; 李正科; 贾慧萍; 朋毛德吉; 魏晶晶; 周碧瑶; 窦筱艳
    • 摘要: 土地沙漠化是青海湖流域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明晰区域内不同沙化阶段植物群落的演化特征,有助于为该区沙漠化防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野外样方调查并应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厘清该区潜在、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阶段植物组成特征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沙化程度加剧,植物优势种从矮生嵩草、草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演替为青海固沙草、驼绒藜和沙蒿,生活型从中生向旱生演替;植物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多度依次降低;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Pielou指数均为先升后降,轻度沙化阶段最高,符合“中度干扰假说”。沙化过程对多样性指数影响为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除Pielou指数外,其余多样性指数与植被特征相关性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青海湖流域沙化防治及群落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 高荣; 姚巍; 石长春; 高天健; 马存平; 赵斐; 张麦芳
    • 摘要: 利用榆林市1994-2019年土地荒漠化、沙化监测数据及相关文献,分析研究了榆林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现状及动态规律,同时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了荒漠化演变原因,预测了荒漠化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防治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榆林荒漠化土地面积占监测区总面积的比例高达86.32%,其中轻度和中度占比最大;监测期内沙化土地面积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荒漠化程度出现由极重度和重度向中度和轻度转变。(2)自然和人为因素是榆林荒漠化的双重驱动因素,尤其近20 a,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展影响巨大。(3)截至2019年,榆林市6.6%沙化土地和23.57%荒漠化土地已完成治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朝着荒漠化逆转方向发展,但荒漠化治理依然面积大、难度高,应因地制宜选取适合植物种和种植技术、强化监督管理、总结推广先进治理经验、发展沙产业和重视宣传教育等,彻底改变榆林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现状。
    • 刘天源; 周天财; 孙建; 王毅; 叶冲冲
    • 摘要: 植物氮、磷元素及其耦合关系对揭示植物群落变化乃至生态系统的功能与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分析沙化胁迫下植物地上、地下部分的氮、磷含量与氮磷比的变化特征、分配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植物地上部分的氮含量(平均值为15.3 mg·g-1)和氮磷比(平均值为5.2)整体低于地下部分的氮含量(平均值为28.2 mg·g-1)和氮磷比(平均值为12.5);随着沙化程度加剧,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氮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磷含量无明显变化趋势.(2)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普遍受到氮限制,氮、磷元素之间耦合关系在沙化胁迫下几乎没有协同性.(3)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氮、磷含量的关键因素,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都会提高自身氮、磷含量以应对土壤水分降低的胁迫.在全球草地沙化的严峻形势下,本研究将为环境胁迫下植物的生存策略及其驱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