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181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航天(宇宙航行)、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9篇、会议论文332篇、专利文献42770篇;相关期刊468种,包括气象、气象科技、红外等; 相关会议160种,包括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国家卫星气象中心2011年业务运行与气象服务技术交流会等;气象卫星的相关文献由2085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新江、许健民、徐建平等。

气象卫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9 占比:2.97%

会议论文>

论文:332 占比:0.75%

专利文献>

论文:42770 占比:96.28%

总计:44421篇

气象卫星—发文趋势图

气象卫星

-研究学者

  • 郑新江
  • 许健民
  • 徐建平
  • 方翔
  • 范天锡
  • 张鹏
  • 郭强
  • 赵现纲
  • 陆风
  • 肖乾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裘奕; 王亚洁; 张国敬; 佟璐
    • 摘要: 随着风云气象卫星事业的飞速发展,卫星观测通道数量不断增加、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原始数据码速率已经由每秒几十兆比特上升为几百兆比特,不久将达到千兆以上。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获取遥感数据,从某种角度而言,卫星的价值等价于遥感数据的质量和大小。原始数据通过无线电载波传输至地面站,从载波中准确无误地解调出原始数据,是风云卫星观测系统最关键的环节,星地接口的核心,也是数据处理和服务的基础。为了提升解调性能,本文开展基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设计数字解调的整体结构,分析载波恢复、交叉极化抵消、时钟恢复、均衡等关键模块的实现原理及方法。在实验室环境下,采用VHDL语言实现8PSK全数字解调系统设计,当采用7/8LDPC译码时,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2 Gb/s,验证了所设计方案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优越性和有效性,为风云卫星发展以及未来气象卫星中的调制解调提供依据。
    • 小默
    • 摘要: 3月2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5-541型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了GOES-R系列静地气象卫星的第三颗卫星GOES-T。GOES-R系列包括GOES-R/S/T/U共4颗卫星,是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合作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达110亿美元。4颗卫星设计寿命15年,将保证2036年前美国东西海岸的气象观测。
    • 李双星
    • 摘要: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三号系统的每一颗卫星都由十几万个元器件组成,而这背后离不开上万名潜心钻研的科研工作者,南京三乐集团有限公司宇航产品室主任成红霞就是其中一员。从2015年开始,成红霞负责主持公司各频段空间行波管研制。空间行波管是导航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以及侦测卫星中的核心部件。
    • 张铣宸; 陈珂; 杜昊
    • 摘要: 目前,太赫兹无源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星载载荷的对地观测和空间探测,在气象、环境、天文领域都发挥了独特作用,探测使用的主要设备是辐射计。本文整理和汇总了国外太赫兹无源遥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列举了国际上的无源遥感载荷及其技术指标。随后,对我国的太赫兹无源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技术上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提出了我国太赫兹无源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 许萌; 方舟
    • 摘要: 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系统是实现典型气象产品反演的关键。为满足中国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应用的通用性和产品标准化需要,文章采用面向产品的分层设计和标准化设计理念,进行了移动平台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系统设计,可实现对FY-3D、EOS-Terra、EOS-Aqua、NOAA 18气象卫星数据的实时接收、处理和管理,自动生成定量产品;并以FY-3D卫星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II型(FY-3D MERSI-II)为对象,进行了云检测产品、火点监测产品等典型反演产品的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云检测的时间实际一致率为92%,火区精度约95.4%,说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可为气象卫星遥感数据的深入应用、大气环境监测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持。
    • 白照广; 王崇羽; 范东栋; 孙纪文
    • 摘要: 捕风一号卫星是中国首次实现基于星载导航卫星反射信号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ion,GNSS-R)技术的气象卫星,采用新型L波段海面风场信息探测技术,在风场测量、海面飓风风速反演等方面为国家气象、防灾减灾等行业提供服务。从系统设计角度介绍了捕风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指标,结合需求分析阐述了卫星系统配置、载荷关键指标和轨道特性等方面的确认过程和结果。给出了载荷高精度风场监测、卫星海上发射、星地一体化数据反演、创新性数据中心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在具备2~70 m/s范围大风场测量的同时,风速测量精度可以达2 m/s。同时介绍了在轨测试情况、载荷性能比较与后续发展建议。卫星总体方案的设计过程可作为后续业务星和其他卫星系统论证的参考。
    • 杜骏豪
    • 摘要: “风起池东暖,云开山北晴。”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正如其名,肩负着天气预报、气候预测、防灾减灾的重任,可谓是与国计民生关系最紧密的一类卫星。小到明天上班是否带伞,大到一年的粮食收成好坏,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这双高悬天上的“眼睛”,一直在兢兢业业地观测着祖国大地的风云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保驾护航。
    • 吴玉洁; 李宇凡; 吴迪; 马艳敏
    • 摘要: 利用2011—2019年长春市夏季(6—8月)FY-3B/VIRR气象卫星晴空或低云盖数据,采用分裂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LST),并计算热岛强度(UHII)和热岛比例指数(UHPI),揭示长春市夏季多时空尺度LST和UHII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合土地利用数据(LUCC)、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长春市热岛效应成因。结果表明:长春市夏季以无热岛为主,热岛区域在市区和郊区区县的发展中心及农安县大部,以弱热岛为主;市区和全市热岛强度均为轻微等级,其中,绿园区历年UHPI均为最大,热岛强度为一般等级,其余区域为较轻或轻微等级;LST、平均气温(ATmean)同NDVI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可通过种植适宜植被提高NDVI缓解热岛效应。
    • 摘要: 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遥感专业组组织,彭望琭、周冠华、江澄、胡如忠、刘雪萍、李虎主编,国内卫星载荷研制单位、相关部委、高等院校的行业专家联合撰写的《中国遥感卫星应用技术》专著,由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详细介绍了资源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环境减灾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商业遥感卫星等系列国产遥感卫星平台与卫星特点、技术参数、工作原理等。
    • 樊奕茜; 肖芳; 贾朋群
    • 摘要: 第三次升级,是2003年F16星将SSM/I、SSM/T和SSM/T-2合并为更先进的SSMIS微波传感器,该传感器共有24个通道、21种频率,可探测近地表风速、水汽、云水、雪。同时,更新太空环境探测器SSULI和SSUSI,探测来自地球大气和电离层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对空间的观测。在全球气象圈享有一定声誉的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DMSP)系列,起步于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不久的1960年代初,已经走过60年。目前依然有两颗DMSP卫星在轨,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升空的DMSP F17和F18星,运行时间超过10年并开始迈向第2个完整10年的数据提供周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