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气水界面

气水界面

气水界面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力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38170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国石化多波地震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2010年中国计算力学大会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等;气水界面的相关文献由299位作者贡献,包括田正坤、郭平、刘煌等。

气水界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38170 占比:99.96%

总计:238268篇

气水界面—发文趋势图

气水界面

-研究学者

  • 田正坤
  • 郭平
  • 刘煌
  • 张辉
  • 李建君
  • 李龙
  • 汪周华
  • 陈加松
  • 陈育勤
  • 华永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余逸凡
    • 摘要: 利用MDT测压资料确定气水界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流体性质相同的同一压力系统中,不同深度测得的地层压力连线理论上呈线性关系。气层中流体密度小于水密度,压力梯度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通过MDT测压资料回归气、水压力方程,两个方程的交点即为气水界面。研究认为,测压资料的质量、储层物性、厚度、有效测压点的分布位置、测压数量和过渡带都影响测压界面精度,需要对测压资料进行校正,识别并剔除异常值,对低渗透油气藏过渡带的影响还需综合考虑毛管压力等资料。
    • 廖伟; 刘国良; 何国林; 郑强; 邓申申; 张士杰; 张赟新
    • 摘要: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高速、频繁交替注采过程中的库容动用情况及圈闭动态密封性是储气库注采运行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直观评价库容动用效果,以及高速往复注采过程中气水界面变化情况及圈闭动态密封性,以目前中国库容量最大、调峰能力最强的新疆H储气库为研究对象,在国内首次利用微重力监测技术在新疆H储气库西部气水混合区进行微重力监测现场试验,并评价储气库注采交互驱替过程中天然气富集区、气驱前缘及气水界面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微重力监测技术监测储气库注采层内因流体密度变化产生的重力异常,对储气库内流体的动态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指示性;(2)通过监测区微重力数据采集、注采层剩余重力异常提取与分析,可有效评价储气库注采层内流体富集特征;(3)采用层密度反演边缘检测技术,可辅助圈定储气库气水界面,评价注采交互驱替过程中气驱前缘的动态变化;(4)实际生产动态资料验证,该技术的评价结果与生产动态相吻合,说明微重力监测结果对储气库库容动用情况可进行有效判断。结论认为,微重力监测技术可直观评价储气库库容动用效果和气水边界变化情况,进而评价储气库高速往复注采过程中的圈闭动态密封性,对优化调整储气库注采运行政策、实现库容有效动用、提升储气调峰运行效率、保障注采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廖勇; 朱凌; 田海涛; 余祥斌
    • 摘要: 研制的JHN-100型Φ43mm气密封检测测井仪以近、远计数率曲线变化幅度的半幅点作为气水界面,通过24 h气水界面累计变化量来判断腔体密封性。对多储气井进行测量得知,JHN-100型Φ43mm气密封检测测井仪不仅可以进行小孔径管柱带压力测井,还能精准监控套管外气液界面深度,有效解决地下储气库井腔体密封检测问题。该研究可供广大储气库建设同仁借鉴。
    • 李定军; 王亮国
    • 摘要: 研究认为川西A气田雷口坡组为构造边水气藏.目前确定气水界面的主要依据是PZ03井的测井评价结果,以此确定的气水界面依据不充分.作者建立不同流体纵向分层模型,分析不同流体间压力递进及变化规律与流体界面间的关系,调研地层测量压力的方法及应用分析.结果表明,(1)MDT测试是在连续点测地层压力上应用最多,最成熟;(2)采用MDT资料确定气水界面,在油气田中广泛应用;(3)在川西A气田能够进行MDT测试,可以有效确定气水界面.结论认为:在川西A气田雷口坡组进行MDT测试,能够取准地层压力,利用点测压力确定气藏气水界面,同时能够取得流体,识别流体性质,判断渗透率.
    • 周家雄; 张亮; 刘巍; 胡林; 王庆帅
    • 摘要: 崖城13-1气田是我国海上第一个大型整装气田,经过20多年的高效开发,已经处于开发后期.在超低压储层中寻找相对高压区,并且在多口井水淹的情况下,对气田进行深度挖潜,势必要对气藏进行动态监测.为了实现低成本气藏监测,在2018年重新采集了9条宽线二维地震数据,采集参数与2001年三维地震采集参数保持一致.根据2018年宽线二维地震测线的坐标,抽取2001年三维地震对应坐标的测线,保持相同的处理参数,采用鬼波压制、联合建模稀疏域匹配衰减多次波等技术进行保真、保幅处理,重点关注气水界面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一致性处理技术,对同一位置、相同覆盖次数的反射信号进行振幅、相位及频率的匹配,重点关注振幅属性的变化.最后结合1992年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采用目标性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进行时移地震研究,结果表明,时移地震均能够很好地监测由于开采导致的气水界面抬升、振幅属性变弱、剩余气分布等变化.研究结果为崖城13-1气田深度挖潜及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 王进
    • 摘要: 海上气田开发过程中,受限于作业成本,通常用于评价新构造的探井和开发井均较少,往往会出现无井钻遇气水界面的情况,导致静态地质储量评价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随着开发的持续,动态储量与静态地质储量有时会存在明显差异.根据岩心压汞实验分析结果,采用毛细管压力J函数,建立了地层条件下不同气柱高度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确定了M气田平湖组P4层气藏的气柱高度,并计算了气藏静态地质储量,计算结果与采用物质平衡法计算的动态储量较为接近.此外,根据新的储量计算结果更新了气藏地质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出井底压力与实测井底压力的接近程度较高,模型预测的地质储量与实际生产井的动态储量较为接近,证明此方法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 肖恩山; 杜玉洁
    • 摘要: 采用氮气作为阻溶剂建造盐穴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我国盐穴储气库均为层状盐层、盐层厚度不大,如在建槽阶段气水界面上升过快,会导致下部盐层造腔体积的损失,从而影响整个腔体不能达到设计体积.根据盐穴溶腔过程中腔体形态控制的工艺原理,分析了开始建槽时井筒的工况主要变化情况及风险,给出了井筒内不同工况下井下气水界面变化的计算模型.以金坛某盐穴储气库井为例,考虑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计算了以氮气作为阻溶剂建槽时,从关井状态到开井稳定状态需补助的标况氮气体积,并给出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建议.
    • 宋维春; 阿雪庆; 李拉毛才旦; 孙勇
    • 摘要: 盐湖气田储层埋藏较浅,气层多,各气层含气面积相差悬殊.总体表现为高孔隙度、中—低渗透率的特点,气水界面不统一,为罕见的超浅层疏松砂岩小型边水气藏.国内浅层油气藏都具有勘探开发过程中井易出水出砂,产能比较低,稳产难度较大,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下降快、弹性产率低等特点.为实现小型气田的效益开发,依据气田的地质特点,在合理划分开发层系与开发层组的基础上,参考疏松砂岩边水气藏的井网部署方法,确定了盐湖气田沿轴线,占高点,顶密边稀的布井方式,采用由深至浅的开发方式,接替上返生产,实现井数少、成本低和长期稳产的目标,确保气田合理的储量、产能和产量的接替顺序,以获得最佳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 孙艳波
    • 摘要: JL气田HS组气藏为底水气藏,随着开采年限的增长,气水界面由2010年的-3643 m上升到2017年的-3 615 m,导致高含水气井数量越来越多.为此,提出高产水气井压力恢复试井解释方法.采用该方法对JP井进行压力梯度分析,判断井筒内气液界面在-1 000 m处;该井压力恢复试井解释时双对数分析导数曲线开始下掉后又上升,有一个突然变化,为此采用内边界为变井筒储集试井解释模型,解释出地层压力33.7 MPa,储层平均有效渗透率12.5 mD,较好的处理了井筒中出现相态重新分布问题.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高产水气井压力恢复试井解释结果的准确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