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0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70652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口岸卫生控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微生物与感染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宁波市第八届学术大会、第二届全国病毒感染与器官功能衰竭学术会议、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文献由754位作者贡献,包括C·阿维拉、杨威、大卫·兰威克·霍克等。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8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0652 占比:99.67%

总计:70889篇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文趋势图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研究学者

  • C·阿维拉
  • 杨威
  • 大卫·兰威克·霍克
  • 孟昭鹏
  • 庄辉
  • 汉斯·吉奥格·弗莱里
  • 章晓联
  • 迟晓静
  • 郭文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肝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六。2018年,中国新增肝癌病例392868例,死亡病例368960例。全球大约有一半的肝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肝癌病人通常患有潜在的慢性肝病或肝硬化,慢性肝病通常由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酗酒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引起。
    • 姜红波; 江海亮; 陈玉明
    • 摘要: 引言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其感染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母乳传播、血液传播、性行为传播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显著特征是持续性,因此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并在某些患者中恶化为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大多数患者由于在最初感染时症状不明显因而未发现,从而错过了早发现早治疗的最佳时机闪。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指标或可靠的标准来确定谁会发展成肝硬化,并且纤维化的进展速度是高度可变的。
    • 朱雄林; 杨梅; 冯显红; 李小林; 章革民
    • 摘要: 目的探索酒精不同摄入量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近1年来新洲区人民医院收治的HCV感染患者,且病程在10年以上,根据日酒精摄入量分为轻度酒精摄入(20~50 g/d)组和重度酒精摄入(>50 g/d)组,然后检测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轻度酒精摄入组的AST为(115.12±12.14)U/L,ALT(121.83±11.21)U/L,总胆红素(TBil)(84.95±6.21)μmol/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72.31±9.21)U/L,均显著低于重度酒精摄入组患者AST(141.34±12.91)U/L,ALT(145.57±10.23)U/L,TBil(95.43±5.38)μmol/L,γ-GT(85.48±8.24)U/L,均P<0.05);同时,轻度酒精摄入组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162.38±21.34)mg/L,III型前胶原(PC-III)(146.74±23.43)μg/L,IV型胶原(IV-C)(198.57±30.34)μg/L,透明质酸酶(HA)(245.98±35.78)mg/L,也显著低于重度酒精摄入组[LN(185.32±18.52)mg/L,PC-III(174.48±19.74)μg/L、IV-C(231.64±27.45)μg/L和HA(289.74±20.36)mg/L]。结论酒精及其摄入量是HCV感染患者肝功能恶化及肝纤维化进展的重要因素,对HCV感染患者的治疗需考虑酒精摄入量。
    • 李瓅; 周亚丹; 高利伟
    • 摘要: 目的 探究胎盘CD68、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白细胞介素10(IL-10)与妊娠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关系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妊娠并HCV感染患者11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非HCV感染妊娠孕妇5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HCV病毒载量患者胎盘CD68、PD-1阳性细胞数及IL-10水平,分析三者与HCV病毒载量的关系;并对比两组间、观察组胎盘不同CD68、PD-1、IL-10表达患者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胎盘CD68、PD-1阳性细胞数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258、6.346、15.669,P<0.05);胎盘CD68、PD-1高表达患者产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低表达患者,IL-10高表达患者产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07、9.175、7.306,P<0.05);胎盘CD68、PD-1阳性细胞数与HCV病毒载量呈负相关,IL-10水平与HCV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741、-0.644、0.561,P<0.05).结论 胎盘CD68、PD-1表达下降、IL-10表达升高可能参与胎盘抗病毒免疫,从而对母婴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 彭玉娟; 游晶; 李静; 唐光俊
    • 摘要: 药物滥用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其中阿片类药物滥用最为常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不仅可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功能增加机体对HCV的易感性,还可通过降低干扰素抗病毒作用、加重肝细胞损伤及纤维化进展来促进HCV感染及致病,从而在HCV感染及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韦新焕; 杜晓菲; 柳雅立; 张晶
    • 摘要: 目的 对静脉药瘾基因3型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进行真实世界研究,探索其抗病毒治疗结束后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治疗的基因型为3型静脉药瘾人群(PWID)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情况、SVR12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初步纳入241例患者,经筛选后共77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基因3型总体SVR12率为76.62%,其中基因3a和3b型患者SVR12率分别为95.83%和67.92%.多因素分析提示,SVR12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抗病毒治疗方案和基因型.在基因3b型患者中,与单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相比,使用SOF/VEL+利巴韦林(RBV)12周,可将SVR12率由38.89%提高至92.86%(P<0.01).有4例3b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因贫血等原因,无法耐受RBV,而采用SOF/VEL 24周方案,均获得SVR12.结论 我国PWID抗病毒治疗率、依从性仍较低,有待加强患者教育及随访.基因3b型慢性丙肝患者应用SOF/VEL+RBV 12周方案与单用SOF/VEL相比,可提高SVR12率,对于不耐受RBV的3b型患者,SOF/VEL 24周方案可能是有效的替代方案之一.
    • 沈洁; 杨艳兵; 李森森; 童永清
    • 摘要: 目的 探讨丙肝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对肝炎发生、丙型肝炎病毒(HC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 收集整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漯河市中心医院HCV感染且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针对肝炎活动风险的统计学研究显示,入组的310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102例(32.9%)出现肝炎活动;患者原发病(实体瘤、血液恶性肿瘤及其他)在肝炎的发病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08,P=0.14);接受治疗后,化疗和(或)靶向治疗组患者发生肝炎概率高于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组(χ2=4.09,P=0.04).针对化疗和(或)靶向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HCV再激活风险评估的研究显示,入组210例患者中,38例(18.1%)发生了HCV再激活;血液肿瘤组患者发生HCV再激活率显著高于实体瘤组(χ2=4.102,P=0.04).针对肝炎发生与HCV再激活的关联性研究显示,病毒再激活组发生肝炎概率明显高于病毒未激活患者(χ2=4.54,P=0.03).结论 HCV感染患者,接受系统化疗和(或)靶向治疗时发生肝炎风险高于接受皮质类固醇和(或)免疫抑制剂患者.接受系统化疗和(或)靶向治疗时,血液肿瘤患者发生HCV再激活风险高于实体瘤患者,且可能会通过病毒再激活增加肝炎发生的风险.
    • 杨进; 张美霞; 闫沛; 程乔; 李建珍
    • 摘要: 背景:研究显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丙肝感染、免疫抑制药物和糖尿病家族史等是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但危险因素对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影响尚存争议.目的:荟萃分析近10年来影响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 为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与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危险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PubM 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disc), 检索时间限定为2005年1月到2018年5月, 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 参考Newcastle-OttawaScale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 用RevM 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 提取影响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①21个研究被纳入, 纳入研究的总病例数为8 206例, 其中1 489例发生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 总发病率为18.15%;②经过荟萃分析, 共有7个因素对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年龄≥50岁、供肾来源;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体质量指数≥25 kg/m2、急性排斥反应、使用他克莫司、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多囊肾;③不能确定是否为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家族史;④结果提示, 年龄> 50岁、供肾来源、体质量指数≥25 kg/m2、急性排斥反应、使用他克莫司、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多囊肾7个因素是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而糖尿病家族史尚不能确定是否为肾移植后新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BACKGROUND: Age, sex, body mass index, hepatitis C infection,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and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are shown to be risk factors for new-onse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but their effects remain controversial.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assess the risk factors for new-onse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disease. METHODS: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and CBMdisc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the articles concerning risk factors for new-onse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published between January 2005 and May 2018. Two researchers extracted data from each study based on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Quality assessment was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New castle-Ottawa Scale standard.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Revman 5.3 software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for new-onse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 (1) Twenty-one studies involving 8 206 patients were included. There were 1 489 cases of new-onse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morbidity was 18.15%. (2) The meta-analysis identified the following seven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non-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ge ≥ 50 years, and donor type;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body mass index ≥ 25 kg/m2, acute rejection, tacrolimus usage, hepatitis C infection and polycystic kidney. (3) Uncertain risk factor was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4) To conclude, age, donor type, body mass index ≥ 25 kg/m2, acute rejection, tacrolimus usage, hepatitis C infection and polycystic kidney are risk factors for new-onset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But whether the family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is the risk factor remains uncertain.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