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歌功颂德

歌功颂德

歌功颂德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8篇、相关期刊180种,包括政府法制、青年博览、党政论坛等; 歌功颂德的相关文献由182位作者贡献,包括中原、秦海、米舒等。

歌功颂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8 占比:100.00%

总计:208篇

歌功颂德—发文趋势图

歌功颂德

-研究学者

  • 中原
  • 秦海
  • 米舒
  • 唐宝民
  • 张玉强
  • 彭维
  • 潍水滔滔
  • 王明波
  • 王淦生
  • 薛思孝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钟涛; 张利国
    • 摘要: 唐宋喜雨赋的主题内容主要是歌功颂德与“有志乎民”。这一主题主要来源于《春秋谷梁传》对“喜雨”“有志乎民”的解读,体现了儒家学者对统治者体恤百姓、与民同喜精神的歌颂。唐代喜雨赋通过集体化书写“有志乎民”这一核心价值,表达对皇帝的歌功颂德。而南宋喜雨赋相对个体化创作则淡化了歌功颂德,对“有志乎民”的书写更加鲜明与直接,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对儒家民本思想的自觉传承与发展。唐宋喜雨赋的书写主要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叙事,旨在通过以礼制言说、神道设教言说与民本话语言说这三种主要的言说策略来宣示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力,实现对君、臣、民等的教化,从而维护国家统治秩序的长期稳定。
    • 贾先奎
    • 摘要: 应制诗是古代比较特殊的一类诗歌,它起源甚早,于汉代形成,历经魏晋六朝至唐宋时期达到发展高峰,并一直延续到明清。其风格至宋代才完全定型,典丽富艳。应制诗虽以歌功颂德为基本主题,艺术成就总体不高,但从它的创作历程和风格演变过程来看,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文化政策和诗歌思潮,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 赵松艳
    • 摘要: 近年来,各类主旋律题材作品层出不穷。然而这类题材可创作空间相对较小,其中大部分作品或因主题立意过高、情节过于套路、形式过于古板、一味歌功颂德而在市场遇冷。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实属难得。扬州弹词也面临同样境遇。唯有贴近时代、贴近观众,既弘扬主旋律,又符合人民需求的佳作精品,才能为广大曲艺观众喜闻乐见。在此过程中,弹词演员的二度创作显得尤为重要。
    • 曹祈东
    • 摘要: 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纪晓岚曾为乾隆皇帝50寿庆献上过一副祝寿联。其联是:“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五十年圣寿,自前兹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此联为乾隆皇帝歌功颂德,很受他的喜爱。
    • 李业成; 王玉才(图)
    • 摘要: 有人把那些言过其实的歌功颂德称之为“活着听悼词”,有道是追悼会上无坏人。悼词就是这样一个文种,满篇都是颂扬,除了丰功伟绩,便是德艺双馨。人去世了,送他最后一程,说点漂亮话,倒也无妨。可对于活人,一味地歌功颂德其实与念悼词咒其早死无异。我坐单位班车上班,班车上人们议论最多的是我们单位领导如何“英明”。
    • 成军
    • 摘要: 伴随外来乐舞之"民族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二部伎"之宴乐表演体制最终在玄宗时期登上历史舞台.坐部伎共有6部乐舞,其创作与表演紧密围绕祥瑞丰年、帝王拜寿、武舞七德等主题内容而展开.立部伎共有乐舞8部,作品多为歌功颂德之作,编创主题自然不离祝福吉祥、文武之治、天降祥瑞、洪福拜寿等主旨内容.
    • 刘诚龙
    • 摘要: 流氓走上历史舞台,南宋贾似道算一个,算大流氓当了大领导。“本朝权臣稔祸,未有如似道之烈者”,这是当朝宰相王籝亲身感受的;“至如贾似道专国,威权震主,至度宗为之下拜,其权更甚于桧与弥远”,这是清朝赵翼旁观者对贾氏的观感。近察远观,时评史论,都知贾似道是流氓,即使贾似道请再多文人给他做歌功颂德的《福华编》,也改变不了其定性。
    • 黄朴民
    • 摘要: 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一书中留下了诸多“歌颂汉德”、粉饰当时政治现实的文字,有些内容到了几近阿谀奉承的地步,因此而受到后人的鄙视和贬斥.王充之所以汲汲于讴歌两汉王朝的“盛德”,是出于保护自身安全的无奈之举,这与个人的品德高尚无关,属于汉代政治高压环境下绝大多数士人的被动选择.从更深层次考察,粉饰太平,讴歌汉德,在整个两汉时期为普遍的社会政治文化现象,是当时士人群体的基本政治认同和价值取向,是“大一统”集权统治对士人精神生活全面控制与深度改造的必有之义.王充的所作所为不是孤立的现象,对此,我们在今天必须抱有“同情之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相对和谐的东汉前期,王充的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宜一概否定.因为,一定意义上说,作为士人,固然要扮演好社会政治生活中严格批评者的角色,然而也有义务尽建设性合作者的责任.
    • 小佐1
    • 摘要: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为圣祖玄悴六旬正诞,天下臣民赴京庆祝者以亿万计。时逢圣祖巡幸过霸州水围,臣民自畅春园至神武门辇道所经数十里内结彩张灯,杂陈百戏,迎驾登殿受朝贺。画面宏伟,构图严谨,人物密致,景物繁复,详尽描绘了遐迩臣庶迎銮呼祝的盛大场面。近观图中的场景及人物表情、身姿、衣饰,所有细部的绘刻均精丽、细腻、到位,“恍若目接而身临之”。作品意在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但对考察清代庆典活动和市民风情则是难得的图像资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