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欣赏音乐

欣赏音乐

欣赏音乐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713篇,主要集中在音乐、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3篇、专利文献17706篇;相关期刊396种,包括中国电子商情·通信市场、民族音乐、人民音乐(评论版)等; 欣赏音乐的相关文献由67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姿辰、小路、谢大光等。

欣赏音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3 占比:3.87%

专利文献>

论文:17706 占比:96.13%

总计:18419篇

欣赏音乐—发文趋势图

欣赏音乐

-研究学者

  • 刘姿辰
  • 小路
  • 谢大光
  • 迟子建
  • 乔晓卉
  • 关坤英
  • 刘畅
  • 姜海燕
  • 孙习凤
  • 家祺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燕
    • 摘要: 小学阶段的音乐与美术学科都是为了增强小学生的美感,不同的是美术属于视觉范畴,而音乐学习属于听觉范畴。培养学生的乐感主要是指让小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认知与理解音乐。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则主要是指让小学生具备判断与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鉴赏能力必须从小学阶段抓起。
    • 孟莉
    • 摘要: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发展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往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就是教师播放音乐,没有引导,没有问题,学生只是单纯的听,大部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不感兴趣,很多学生不喜欢上欣赏课,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欣赏音乐,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 高万成
    • 摘要: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培养和提高人对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鉴别、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陶 冶人的情懆,提高人的生活趣味,使人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地成长。美育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审美实践实 现的,培养和提高人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培养和社 会化的训练获得的。比如,一个在原始部落生活的土著人和一个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当代人对自然美、社会 美、艺术美的感受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故而欣赏音乐要有“音乐的耳朵”,欣赏造型艺术要有感受形式美的眼 睛,欣赏小说要有借助语言艺术进行艺术现象描述的能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 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 聂燕
    • 摘要: 高中阶段是学生重要的转折点。学生正值青春期,敏感多思,还要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高中设立音乐鉴赏课的目的是为了陶治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欣赏音乐还有利于生活习惯、学习态度。在教学中,教师要勇于尝试,围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依托音乐鉴赏的实践,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体验,既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音乐鉴赏教学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 李伟璇
    • 摘要: 德、智、体、美多面发展,是我们国家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除了文理科比较学术化的专业课程之外,还有体育课以及艺术性质的美术、音乐等课程。其中,音乐课程的设置对学生们的艺术培养有一定的作用。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还是一种载体。音乐承载着历史变化,从古代的民歌到现在的流行音乐,以及中间经历的各种音乐时代、现在的多元化音乐形式,这不仅是音乐历程,还是民族发展的历程。音乐的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吹拉弹唱皆可成音,而且很多艺术乃至生活,有了音乐的辅助都是事半功倍。所以音乐教育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仅是音乐培养,还是艺术培养,生活培养。我们有了欣赏音乐艺术的能力,才能看懂很多生活上的事物,比如很多有名的、大师级别的建筑作品就是巧妙的运用音乐元素设计的,比如上海音乐厅(原名南京大戏院),据说这座古典式建筑的每一处转角都流淌着乐章,那么有理由相信建筑的设计者范文照等人,脑海里的每一处也都流淌着美妙的乐章,而我们想看懂这座建筑,总要有几分音乐素养在身上的,可见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 郑璐瑶
    • 摘要: 现今时代音乐的种类多种多样,人们欣赏音乐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大批优质的现代艺术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久石让以其大师级的音乐敏感能力和实力,在日本现代乐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创作的钢琴曲《天空之城》更是以其自身的音乐艺术魅力和空灵、婉转的艺术风格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 施冠品
    • 摘要: 课堂提问,是常见课堂形式,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品质的有效手段。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可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一、有效设问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作用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会涉及大量的经典音乐作品,它们有古、今、中、外等区别。音乐鉴赏课以学生为主体,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引发感悟,激活潜力,养成优良的艺术审美能力。
    • 黄文萍
    • 摘要: 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在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在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基于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感知、探究和表达音乐上。所以教师需要将枯燥的乐理知识简单化,为学生搭建实际生活与音乐知识相互贯通的桥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和欣赏音乐的兴趣。一、小学音乐融入自然回归生活的意义音乐是社会生活化的艺术,是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音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实际。
    • 摘要: 如果说植物也会欣赏音乐,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上,植物确实实可以欣赏音乐。优美的旋律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自而持续的噪音干扰则会影响植物的“心情”让它们生病甚至死去。
    • 许璐
    • 摘要: 风是自然界的礼物,早晨上学、外出散步的时候,幼儿都能感受到风的存在。风吹跑了放在外面的标识卡、吹乱了头发、吹响了树叶、吹落了桂花……风极大地吸引着孩子们的兴趣。印象派画家凡·高的画作《麦田与柏树》表现的正是刮着风的夏日旷野,画家运用卷曲的线条描绘了麦田、柏树、云朵,赋予画面以运动感,表现出大自然中风的力量,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大班幼儿乐于欣赏并收集美的东西,他们还常常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因此,我设计了以风为主题的大班系列活动《变幻的风》,首先欣赏名画,让幼儿与大师的作品对话,发现画面的构成要素(色彩、线条、构图),将艺术作品和幼儿的生活经验建立连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欣赏音乐,围绕幼儿对风的听觉体验,支持幼儿从多渠道表达、感受并欣赏生活中美的事物,激发幼儿对自然美的感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