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次级环流

次级环流

次级环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1716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应用气象学报、干旱气象、气象与环境科学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1年第八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等;次级环流的相关文献由351位作者贡献,包括梁生俊、任丽、刘勇等。

次级环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1.02%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11716 占比:98.80%

总计:11858篇

次级环流—发文趋势图

次级环流

-研究学者

  • 梁生俊
  • 任丽
  • 刘勇
  • 鲁坦
  • 乔春贵
  • 寿绍文
  • 巍璐
  • 施望芝
  • 朱玉周
  • 于碧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齐道日娜; 何立富; 王秀明; 陈双
    • 摘要: 利用分钟降水资料、FY-4A气象卫星高分辨率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7·20”河南极端暴雨过程中尺度系统精细结构及热动力发展机制进行观测分析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发生在“两高对峙”的鞍型场弱背景下,其主导系统为500hPa弱低压系统和低层偏东风切变线;极端暴雨主要由水平尺度约300km呈近乎圆形结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产生,其长时间维持与内部多个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合并及外围东南侧暖湿区新生单体的持续并入有关;郑州站小时强降水(201.9mm·h^(-1))由几乎静止的低质心β中尺度弓状回波产生,其分钟降水量持续在3~4.7mm;边界层风场的动力辐合触发强烈对流,使得强降水区上空θse锋区长时间处于中性层结,其高层辐散气流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附近构成次级环流下沉支;中层500hPa低压区气旋式曲率附近正涡度平流和925hPa偏东气流持续暖平流输送、低层变形场锋生作用,以及来自华东近海边界层急流异常强盛的水汽输送是此次极端过程发展维持的热动力学成因。
    • 李静睿
    • 摘要: 利用NCEP 1°×1°再分析数据资料、国家气象站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安康及汉中多普勒雷达站资料,对2015年6月28日和2016年6月23日发生在陕西南部的由西南涡引发的两次暴雨过程(下文分别简称“6·28”过程和“6·23”过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过程都受地形、西风槽和中低层低涡影响,“6·28”过程系统移动缓慢,低层水汽输送更强,整个过程降水时间长;“6·23”过程中低层的比湿梯度大,除了受低层低涡的辐合作用,还受锋面次级环流的动力抬升作用,垂直上升运动强烈,雨强更强。两次过程中高层都存在干冷空气侵入,从而增大了大气的不稳定度和垂直涡度,使得降水强度增大,中高层干冷空气侵入的强度及时间可作为短时暴雨开始时间的预报着眼点。多普勒雷达图上,两次过程都存在反射率因子强度大于45 dBz的强对流云团,与强回波中心相应的2.4°仰角基本速度图上在中层都存在风速大于12 m/s的大风速中心或正负速度对而形成的强辐合。
    • 吴琼; 夏露; 白杨; 张丽婷; 汪婵娟
    • 摘要: 利用ERA Interim Daily的0.5°×0.5°资料对2018年1月3—4日和24—28日出现的两次强降雪过程(分别称为月初过程和月末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两次过程均为“西阻型”,多冷涡活动,东移高原槽前的西南气流与南下冷空气沿长江一带交汇。月初过程副高较强,中低空西南急流强盛,过程先降雨后降雪,小时降雪量大;月末过程先后受到两次低槽的影响且冷涡较强,低层有深厚冷垫,过程为纯降雪,持续时间长。两次过程均存在低空西南急流输送暖湿气流形成的水汽通量辐合,月初过程还有来自东海的水汽输送。两次过程均存在逆温,月初过程地面温度高于0°C,月末过程低层气温低,有冷垫存在。两次过程动力条件较好,暴雪区对应深厚的正涡度柱,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垂直螺旋度呈下正上负分布,且存在次级环流,增强了上升运动,有明显锋生大值区与之配合,两次过程在动力条件的各项数值指标上,月初过程更有利于降雪。通过雷达分析可知月初过程以层状云降雪回波为主,夹杂一定弱对流云降水回波,速度场上呈牛眼结构,有低空急流配合;月末过程以层状云降雪为主,牛眼结构弱,低空急流比月初过程弱。
    • 张舰齐; 李崇银; 余沛龙; 陈雄
    • 摘要: 黑潮延伸体(Kuroshio Extension,KE)海域附近具有强烈的大气斜压性可显著影响北太平洋上空风暴轴异常,因而有必要研究KE海区附近斜压性的特征和维持机制.本文设计数值试验并结合高分辨率ERA-Interim资料研究了大气斜压性对KE 年代际海温变率模态(KEDV-induced SSTA,Kuroshio Extension Decadal variability SSTA)中的中尺度海洋锋(KEDV-induced Meso-scale SST Front,KMSTF)的响应特征和维持机制.研究发现,表层斜压性对KMSTF的响应分布相对KMSTF经向梯度的分布偏南,平流过程的响应起主要作用.表层感热通量的响应相对KMSTF分布偏北,表层温度的响应分布与KMSTF分布的位相差异是导致其偏北分布的主要原因.积云对流过程、垂直热量输送和月内尺度扰动向极热量输送均可削弱表层斜压性,而感热通量加热可加强表层斜压性.研究对流层斜压性的特征发现,斜压大值随高度向北移动,极值在边界层顶附近,积云动量再分配影响的月内尺度扰动通量经向辐合有一定的贡献.同时,相对KMSTF暖海温异常偏南分布的低SLP(Surface Level Pressure)可引发经圈平面内次级环流,并将月内尺度扰动热量、水汽和动量向高纬度输送,从而引起斜压性随高度向北分布并增强斜压性.此外还发现,积云对流过程引发的非绝热加热通过扰动热力作用使高层急流向北偏移.
    • 冯景瑜; 徐昌龙; 张昊; 崔春杰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ECMWF、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3月3—4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出现的暴雪天气过程,从影响系统和物理量诊断方面分析了本次暴雪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高空冷涡配合中低层切变线和偏南急流的不断增强,是此次暴雪出现的主要影响系统;源自日本海的充足水汽供应,使得强降水期间暴雪区域形成高比湿、高水汽通量辐合的水汽特征;中低层的锋生作用和增强的次级环流,以及稳定而持续的上升运动都是降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原因,同时次级环流上升支的位置利于出现暴雪;强降雪发生在θse密集区,且暴雪区上层处在湿正压项大于0且湿斜压项小于0的湿位涡绝对高值中心.
    • 宝乐尔
    • 摘要: 利用NEC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分析2020年11月20-21日阿拉善盟大雪天气过程的锋面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蒙古地区高压母体中分裂一个高压中心东移南下,其前部冷锋造成阿拉善盟地区降雪天气;此次锋生是热力和动力的共同作用,贺兰山附近锋面呈带状准垂直分布,动力锋生加强次级环流使垂直运动进一步发展,为大雪提供动力条件;偏西通道和西南通道输送水汽,在600hPa至500hPa强烈辐合,为阿拉善盟提供充足的水汽.
    • 冯景瑜; 徐昌龙; 张昊; 崔春杰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ECMWF、NCEP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3月3—4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出现的暴雪天气过程,从影响系统和物理量诊断方面分析了本次暴雪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结果表明:高空冷涡配合中低层切变线和偏南急流的不断增强,是此次暴雪出现的主要影响系统;源自日本海的充足水汽供应,使得强降水期间暴雪区域形成高比湿、高水汽通量辐合的水汽特征;中低层的锋生作用和增强的次级环流,以及稳定而持续的上升运动都是降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原因,同时次级环流上升支的位置利于出现暴雪;强降雪发生在θse密集区,且暴雪区上层处在湿正压项大于0且湿斜压项小于0的湿位涡绝对高值中心。
    • 白海云
    • 摘要: 利用Micaps、自动站等常规资料,分析2018年4月13日锡林郭勒盟大范围出现的一次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蒙古气旋型沙尘暴以强烈发展为主要特征;地面蒙古气旋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为强烈的气流辐合上升区;大风、沙尘区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右侧,为气流强辅散区,即次级环流引起动量下传,为地面大风的形成提供动力条件.
    • 胡亮帆; 王金兰; 胡文东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自动气象站逐时观测和ECMWF逐6 h再分析资料,从天气系统演变、冷空气的来源及路径、锋生及次级环流等方面对2016年4月2—3日宁夏一次突发寒潮极值暴雪的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此次过程属于高空小槽东移合并型,地面有冷高压分裂且主体快速南下,并有锋面相配合,导致寒潮爆发和锋后降雪.过程前期环流形势稳定,后期天气系统突变,常规气象资料难以预报.②本次过程为对流层中下层锋生,变形项锋生、辐合项锋生起主要作用,倾斜项作用相反.③锋生函数的大值区与实况锋区的位置、演变一致,且锋生函数可定量指示锋区的强度,并通过其数值演变预报寒潮雨雪天气的出现、增强、减弱过程,可作为锋面分析过程和相关锋面天气诊断的综合物理量指标.④降水区位于急流-锋次级环流上升支的下方,与锋生函数倾斜项F4梯度大值区、上升运动极大值区均一致且峰值时刻相同.
    • 李静睿; 刘佩佩; 李玉婷; 陈小婷
    • 摘要: 应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资料、FNL(1o×1o)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6月23日发生在副热带高压外围由冷锋触发的一次暴雨机制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降水时段集中,主要是发生在午后到傍晚,且小时雨强大,具有明显的突发性特征。通过对湿位涡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分析发现,强降水开始于对流层中低层MPV1由负值向正值逐渐转换时期,以及MPV2由正值向负值开始转变的过渡时期;强降水区主要位于MPV1 0的重叠的区域,同时正、负值过渡区域等值线最密集处也与本次过程中两个暴雨中心落区有较好的相对关系。本次降水过程中锋生函数的各项在中低层共同作用于锋生,倾斜项的贡献要大于水平散度项和水平变形项,同时在短时暴雨开始发生时总锋生函数在暴雨区明显增大。降水过程中,锋面触发暖湿气流爬升,与高低空急流耦合构成的次级环流的上升支位置重合,进而在地面锋前形成深厚而宽广的上升运动,这为本次短时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