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树干茎流

树干茎流

树干茎流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20312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生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林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五届中国水论坛、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等;树干茎流的相关文献由467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新晓、蔡体久、闫文德等。

树干茎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0312 占比:99.89%

总计:120439篇

树干茎流—发文趋势图

树干茎流

-研究学者

  • 余新晓
  • 蔡体久
  • 闫文德
  • 杨新兵
  • 盛后财
  • 陈丽华
  • 陈书军
  • 刘世海
  • 文仕知
  • 王彦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伟杰; 王秋月; 易军; 万金红; 刘目兴
    • 摘要: 森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和再分配是生态水文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截留过程因降雨特征、森林类型及立地环境存在差异.以三峡库区山地的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三种林型为研究对象,对比了2018年植物生长季(4—11月)56场降雨的再分配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降雨在三种林型的再分配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暖性针叶林的透流量、树干径流量、林冠截留量分别占同期林外降雨的62.0%、7.2%、30.8%;落叶阔叶林分别占77.9%、3.5%、18.6%;针阔混交林分别占73.3%、2.7%、24%.2)再分配参数与降雨量的相关分析显示,三种林型下树干茎流量、透流量均与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冠层截留量与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3)场次降雨特征也会影响再分配,大雨和暴雨时三种林型内降水再分配的动态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三种林型的降雨再分配过程因受降雨量、降雨强度等降雨特征和林冠结构的影响而产生差异.针阔叶混交林在强降雨条件下能够更有效地减缓降雨对地表土壤的强烈冲击,减少水土流失.
    • 赵文玥; 吉喜斌; 金博文; 焦丹丹; 张靖琳; 郭飞; 赵丽雯
    • 摘要: 定量分析植被冠层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是认识陆地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干旱区天然植被分布稀疏、形态结构特殊,其降雨再分配过程的测算较为困难,相关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荒漠低矮灌丛的降雨再分配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河西走廊中段临泽绿洲—荒漠过渡带的天然建群种泡泡刺灌丛(Nitraria sphaerocarpa)为研究对象,基于3年逐个单次降雨事件的观测数据分析了生长季泡泡刺灌丛的降雨再分配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量化了泡泡刺灌丛覆盖下实际进入土壤的有效降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生长季泡泡刺灌丛的平均穿透率、树干茎流率和冠层截留损失率分别为87.89%、1.61%和10.50%;(2)降雨量是影响泡泡刺灌丛降雨再分配特征的关键气象因素,其与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冠层截留损失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关系(P<0.001);(3)与干旱区其他稀疏植被相比,泡泡刺灌丛的穿透率和集流率较高,冠层截留损失率较低,与其特殊的植被形态特征有关,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泡泡刺灌丛的穿透雨量与植被面积指数和株高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01),树干茎流量与树干倾角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这些研究结果增进了我们对于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对局地水文过程影响的认识,为合理估算干旱区稀疏植被覆盖下的冠层截留损失提供了方法参考。
    • 刘兰; 刘怡; 孙佳瑞; 宗桦
    • 摘要: 探讨成都市绿地常用8种乔木(杜英、天竺桂、金桂、桢楠、紫叶李、水杉、垂柳和银杏)的冠层水文特征,定量评价其冠层雨水再利用效率,可为节约型景观植物的选择及生态水文优化提供依据。于2021年随机监测10场降雨,收集总降雨量(TP)、穿透雨(TF)、树干茎流(SF)和冠层截留量(I)数据,结合乔木特征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探究8种乔木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结果显示:1)10场降雨总量为137.20 mm,穿透雨率(TF_(V))占降雨量的62.35%,树干茎流率(SF_(V))占2.00%,冠层截留率(I_(C))占35.66%;树种间I值差异虽不显著,但金桂和桢楠I_(C)值较高且显著高于杜英I_(C)值;金桂和桢楠的冠层截留能力强于其他乔木,杜英冠层截留能力最弱。2)TF、SF和I值均与TP呈极显著正相关(P2/3R>1/3R,但其TF变异系数差异不显著,TF变异系数与TP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可见,城市绿地中推广金桂和桢楠的种植更有利于增强绿地的雨水截留能力,有效抑制地表径流的产生。
    • 庞维华; 孙雅婕; 刘建军
    • 摘要: [目的]对不同类型园林植物群落冠层截留能力进行研究,为选择冠层截留效果最优的植物群落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7种不同结构的植物群落采用实测法分别测定林外降雨量、林下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再利用水量平衡法求得冠层截留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单层针阔混交林的冠层截留率达到了49.86%,截留效果最好。单层阔叶灌木截留率为23.66%,截留效果最差。林外降雨量与林下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冠层截留量呈线性正相关,拟合系数R~2均在0.9左右。对冠层特性与冠层截留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为,叶面积指数、郁闭度、冠层厚度、绿化覆盖面积和三维绿量与穿透率呈负相关,与截留率呈正相关。[结论]园林植物群落冠层对雨水有一定的截留能力,且不同类型的群落有一定的差异性,单层阔叶灌木的截留率最低,单层针阔混交林的截留率最高;叶面积指数与郁闭度越高、冠层越厚、绿化覆盖面积与三维绿量越大,园林植物群落的冠层截留能力越好。
    • 付洁; 胡青; 赵正雄; 赵敏; 陆斌
    • 摘要: 在掌握开花时期油橄榄树干茎流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探索气象因子与树干茎流的关系。结果表明,开花时期油橄榄晴天树干茎流日变化呈单峰形趋势,峰值出现在12:00-15:00,雨天树干茎流日变化呈双峰形趋势,晴天树干茎流量比雨天提高了15.8%。油橄榄开花时期树茎流量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呈降低的趋势,当太阳辐射最高值出现在12:00-15:00,与茎流出现峰值相同,太阳辐射与树茎流量间关系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而茎流值会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逐渐减低,当空气相对湿度>20.9%时树干茎流呈下降趋势,空气相对湿度与油橄榄树茎流量两者间呈负相关,而空气温度和风速与树茎流量呈正相关关系,虽然空气温度与茎流量与相关性较低,但当空气温度>25.7°C时树干茎流会小幅度下降。通过分析气象因子与油橄榄茎流速率的关系,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小时尺度上,太阳总辐射对油橄榄树干茎流速率的影响最大R 2=0.655,对开花时期油橄榄树茎流速率的影响气象因子为太阳辐射>风速>空气湿度(负相关)>空气温度。在油橄榄开花时期可根据此模型推导出油橄榄树的潜在茎流量,以此为油橄榄开花时提出合理的节水补灌时间,对后期增加挂果量和提高产量有重要意义。
    • 李睦
    • 摘要: 在湖北省太子山选取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麻栎与五角枫混交林、柏木与红果冬青混交林、马尾松与红果冬青混交林共5种林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天然降雨监测的方法,研究5种林分林冠层、灌草层和枯落物层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林场中阔叶混交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其次为针阔混交林,最差的是针叶纯林.
    • 赵泽敏; 吴福忠; 杨玉盛; 倪祥银; 胥超; 熊德成; 廖姝; 袁吉; 谭思懿; 岳楷
    • 摘要: 磷(P)伴随树干茎流和穿透雨输入到森林,成为补充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P流失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其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动态特征缺乏必要的关注。以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和米槠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间树干茎流和穿透雨中P浓度,探讨了2个林分树干茎流和穿透雨P浓度的差异、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树干茎流和穿透雨P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02~0.026,0.003~0.024 mg/L,米槠次生林树干茎流和穿透雨P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03~0.024,0.003~0.031 mg/L,2个林分树干茎流和穿透雨P浓度均在夏季表现出显著差异。2个林分的树干茎流P浓度均为夏季高于冬季,杉木人工林穿透雨P浓度在季节上无显著差异,而米槠次生林夏秋季较高,冬春季偏低,树干茎流P浓度略微高于穿透雨。2个林分的树干茎流量在4个季节均具有显著差异,米槠次生林均高于杉木人工林,而穿透雨量在季节上无差异。杉木人工林P浓度与树干茎流量和穿透雨量均呈负相关关系,而米槠次生林P浓度与树干茎流量和穿透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不同林分林冠结构和形态学特征的差异能显著影响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降水中P的再分配。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森林生态系统P随水文过程的动态特征提供基础数据。
    • 蔡梅; 黄兴召; 温正宇; 马锐豪; 王斐; 徐小牛
    • 摘要: [目的]为揭示树干茎流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量、种间差异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解析不同树种树干茎流养分通量和输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安徽仙寓山常绿阔叶树(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薄叶山矾Symplocos anomala、甜槠Castanopsis eyrei)和针叶树(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测定树干茎流pH值、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氮组分(TN、NH4+-N、NO3--N)含量,利用方差分析、统计模型方法分析种间差异、降水量与树干茎流养分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树干茎流pH值随降水量减少而降低,DOC与氮组分呈雨季低旱季高的规律.与大气降雨养分浓度相比,树干茎流养分富集效应显著.2)树干茎流各养分浓度种间差异显著(P<0.05).杉木树干茎流pH值显著低于青冈、薄叶山矾、甜槠.降水量对树干茎流各养分质量浓度影响显著(P<0.05).3)针叶树树干茎流养分含量与降水量的拟合结果优于与树干茎流量的拟合结果,而常绿阔叶树树干茎流养分含量与树干茎流量之间的拟合结果优于降水量.[结论]降水量、种间差异对树干茎流各养分元素质量浓度影响明显,针叶树茎流养分明显高于常绿阔叶树.
    • 阮士松; 李伟
    • 摘要: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树干茎流采集器——ST-HC型树干茎流采集器,该采集器适用于不同胸径条件下的树干茎流采集,有利于提高树干茎流量的观测精度.通过实地安装和测试,表明可以达到了预期的采集效果和目的.
    • 赵东宁; 姜洪源; 徐生田; 贾同飞; 范春楠; 任飞燕
    • 摘要: 通过观测我国东北东部天然次生林对降水的分配效应,结果表明:降雨量在1.69~24.36 mm时,森林各水文分配效应总体表现为穿透雨量>地表径流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增加,穿透雨量、地表径流量和树干茎流量随之增大.当降雨量较小(1.69~4.91 mm)时,穿透雨量、地表径流量和树干茎流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低速增加趋势;当降雨量较大(4.91~24.36 mm)时,其增加速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加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