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效储层

有效储层

有效储层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23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球物理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09094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地质与工程、断块油气田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2015中国非常规油气论坛等;有效储层的相关文献由806位作者贡献,包括操应长、王艳忠、庞雄奇等。

有效储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5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09094 占比:99.94%

总计:309277篇

有效储层—发文趋势图

有效储层

-研究学者

  • 操应长
  • 王艳忠
  • 庞雄奇
  • 葸克来
  • 宋连腾
  • 李霞
  • 程相志
  • 胡松
  • 刘惠民
  • 王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秦子桢; 武富礼; 袁珍; 尹帅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Z区块长4+5发育陆相致密油储层,致密油藏有效储层下限参数评价对甜点预测及油藏注水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运用该区长4+5大量岩性、物性资料、测井资料、压汞等资料,建立了致密油储层有效孔隙度解释方法,确定了适用于Z区块长4+5油层评价的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下限标准。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其主要孔隙类型包括粒间孔、粒间溶孔、岩屑溶孔及长石溶孔,孔隙度集中分布在8%~14%,而渗透率则集中分布在0.04×10^(-3)~1×10^(-3)μm^(2)。岩心观察、实验分析及测井参数综合解释结果显示,本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岩性下限为细砂岩,对应油迹级含油级别下限;物性及电性参数下限分别为孔隙度9%、渗透率0.2×10^(-3)μm^(2)、含油饱和度40%、电阻率15Ω·m、声波时差226.4μs/m。此外,砂岩厚度与有效厚度呈一定正相关关系,有效厚度与孔隙度也有一定正相关关系,当储层物性较好以及砂层厚度较大,油层厚度较大;反之,当储层物性较差以及砂层厚度较小时,则主要发育差油层。
    • 洪晶; 祗淑华; 吕鹏; 代红霞
    • 摘要: 束鹿凹陷致密油储层是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其储层岩性复杂,主要为砾岩和泥灰岩。砾岩储层多为裂缝-孔隙型储层,孔隙度通常较泥灰岩大;而泥灰岩储层多为孔隙--裂缝型、裂缝型储层,储层物性下限的界定缺乏明确界限,单纯依靠常规三孔隙度难以确定储层物性下限,需结合特殊测井项目及岩心实验数据等建立综合物性参数确定储层物性下限。本文通过核磁实验法、产能分配法、采油指数法等方法多角度综合研究储层物性下限,并依据综合储层参数对储层进行分类,确定有利储层物性下限,为指导压裂选层提供依据。
    • 刘二伟; 张明琴; 苏存娃
    • 摘要: 以下寺湾采油厂龙咀沟地区长2油藏试油、试采及生产数据为基础,将现有勘探开发技术条件下能够开发的储层识别为有效储层。从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储层试验分析结果、岩屑录井特征、岩心特征等方面建立一种有效的储层识别标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认为下寺湾油田龙咀沟地区长2油藏可开发的储层为孔隙度大于12%、渗透率不小于1.0mD的油迹级以上细砂岩。测井响应声波时差不小于232μs/m、电阻率达到16Ω·m、储层含油饱和度不小于38%以上的储层识别为龙咀沟地区长2油藏的有效储层。相关研究成果对下寺湾油田龙咀沟地区长2油藏的高效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赵军; 吴博深; 武延亮; 陈伟中; 赵新建
    • 摘要: 深层致密砂岩有效储层的分类评价是致密砂岩气藏评价的重要环节。致密砂岩由于孔渗极低,且资料的品质难以保证,利用物性参数评价储层品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依据油气藏充注理论,结合储盖组合关系,利用研究区毛管压力资料,结合地层有效应力数据,建立了目的层的砂、泥孔喉半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和正态统计方法,建立了有效储层的判别标准。研究认为,致密砂岩的有效储层与相邻盖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毛管压力差,即砂泥孔喉比大。研究区有效储层的砂泥孔喉比界限值随深度的增加而有增大的趋势,且储层质量越好,砂泥孔喉比越大。实际资料应用表明,利用砂泥岩孔喉半径比值能够有效地指示储层的有效性,通过与测试产量对比,所建立的储层分类划分标准能够对研究区有效储层进行分类划分。
    • 苏云; 李令喜; 孟凡冰; 李传强; 邓明霞; 侯东濮; 姚欣雨
    • 摘要: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地层油气显示活跃,烃源条件较好,分布范围较广,特别是近年在文留、胡庆地区相继发现自生自储油气藏,展示了上古生界良好的勘探前景。目前上古生界油气勘探还未形成规模储量,尤其是有效储层的地震预测是上古生界勘探的卡脖子技术之一。文中以胡庆地区上古生界储层为例,首先,通过针对性资料处理提升古生界地震资料品质;然后,利用钻井试油结果、精细岩石物理分析与正演模拟,建立上古生界甜点储层识别标准及地震响应特征;最后,采用“分频振幅描河道、联合反演找砂体、频率属性检油气”等递进式技术对甜点砂岩进行预测。甜点砂岩预测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率达80%以上。
    • 李龙; 李渔刚; 韩东
    • 摘要: 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中浅层已进入高勘探开发程度阶段,亟需在深层开展精细评价工作,落实油藏规模,提高开发效益。S229区块位于清水洼陷北部,沙二段埋深3750~4650m,存在深层储层预测难、成藏条件不清等问题,勘探陷入停滞。以单井资料分析为基础,着力开展“建立源内沉积体系、认识源内储层特征、表征圈闭封闭性能”3方面研究,建立了“进源控烃、成洼控储、复式输导”源内成藏模式。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是形成储层的优势相带,原生孔隙发育;溶蚀作用和低程度硅质次生加大为原生孔隙保存、次生孔隙形成、渗透性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实施“评价开发一体化”,3口井获百吨高产油流,发现深层有利圈闭,为源内深层砂岩油藏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 张国龙
    • 摘要: 鄂尔多斯宁县-正宁地区上古生界石盒子组盒8段天然气展示了良好的勘探前景,但有效储层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其天然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尚不清楚,严重制约了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为此,通过对研究区气藏生、储、盖、圈、运等成藏条件综合分析,总结其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筛选了气层敏感的测井曲线,结合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盒8段气藏有效储层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运用三维地震资料开展有效储层预测。结果表明: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广覆式分布,处于高—过成熟阶段,为天然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气源条件;盒8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砂岩近南北向条带状大规模展布,岩性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次为石英砂岩,形成了天然气藏的有效储集砂体;盒8段优势储层与下伏有效烃源岩形成“下生上储”型近源成藏组合,形成大面积展布的致密砂岩岩性气藏。近源有利砂体优先成藏,气藏分布及含气丰度受有效砂体展布、储层物性及通源断层控制。通过该研究落实了区内盒8段有效储层分布,为该区域天然气下步勘探目标优选提供了依据。
    • 曾凡成; 张昌民; 李忠诚; 张国一; 张驰; 王拥军; 孙文铁; 邓庆杰
    • 摘要: 沉火山碎屑岩致密气属于特殊的复杂岩性非常规气藏,目前研究程度和勘探开发程度低.松辽盆地王府断陷沙河子组发育断块控制的沉火山碎屑岩致密气藏,由于兼具断块、沉火山碎屑岩、致密气藏的复杂性,对储层发育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导致气藏勘探开发难度极大.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在评价沉火山碎屑岩致密气藏特殊性和储层岩性、储集空间、孔隙结构、物性和有效性特征基础上,分宏观气藏、中观砂体及微观储层3个层次,揭示了研究区源-储关系、成藏要素、层间非均质、层内非均质和微观成岩作用对有效储层发育特征的影响,形成了构造控制成藏圈闭、断层控制运移通道、砂体控制气藏分布、非均质性控制层内气水关系、成岩作用控制甜点富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有效储层平面上沿缓坡带由东向西整体呈树枝状发散分布,垂向上为丘状岩体控制下的块状、反韵律分布等规律.研究成果在城深6井区开发井位部署、老井复查中取得较好效果,为类似复杂致密气藏的勘探部署和分类精细开发提供参考.
    • 鲁一娴
    • 摘要: 作为我国天然气产能丰富的地区,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储层研究也开始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基于此,对该地区天然气有效储层的识别及其产能评价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次分析,以期为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采集效果提升和我国天然气方面社会需求的满足提供相应帮助.
    • 张彬; 张刚; 李春生
    • 摘要: 有效储层的精确识别是强非均质性致密砂岩高效开发的核心和难点,综合利用钻、录井、实验及测井资料对有效储层下限进行确定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本文结合大量岩性、含油性、物性、测井、 压汞测试及解释结果,构建了有效孔隙度解释方法,并确定了致密储层含油的岩性、油气显示、物性及有效厚度的下限标准.长4+5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该储集层的孔隙类型主要有残余粒间孔、溶蚀孔及晶间孔;砂岩孔隙度主要在5%~15%,砂岩渗透率主要在(0.1~1)×10-3μm2.利用累积频率曲线和累积储油能力丢失曲线关系及压汞资料,确定了长4+5工业油流层的岩性下限为细砂岩,含油级别下限为油迹级,渗透率下限为0.10×10-3μm2.依据深感应电阻率、含水饱和度和孔隙度三者之间的交汇关系,得出各种测井参数的下限值分别为孔隙度7.0%、含水饱和度60%、电阻率10.0Ωm、声波时差220μs/m.致密砂岩厚度和储层孔隙度均与有效厚度呈正相关,即随着砂岩厚度的增加,有效厚度趋于变厚,储层孔隙度也趋于变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