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晚期胰腺癌

晚期胰腺癌

晚期胰腺癌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57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6篇、会议论文35篇、专利文献10048篇;相关期刊281种,包括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癌症进展、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2014第十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论坛等;晚期胰腺癌的相关文献由1407位作者贡献,包括秦叔逵、刘瑞琦、王小林等。

晚期胰腺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6 占比:4.96%

会议论文>

论文:35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10048 占比:94.71%

总计:10609篇

晚期胰腺癌—发文趋势图

晚期胰腺癌

-研究学者

  • 秦叔逵
  • 刘瑞琦
  • 王小林
  • 程君
  • 谢德荣
  • 赵红川
  • 迟惠昌
  • 倪依群
  • 刘传波
  • 刘秀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钱朱萍; 张翔; 陈康海; 石建国; 徐秀君
    • 摘要: 目的观察麝香灸联合替吉奥与食物疗法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盲法、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22例、艾灸组22例及麝香灸组22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食物疗法联合替吉奥治疗,艾灸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麝香灸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麝香灸治疗。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血浆P物质(SP)、血清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_(2)(PGE_(2))、自然杀伤T细胞(NKT)、γ干扰素(IFN-γ)、胰腺再生蛋白4(REG4)、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中医证候、卡氏功能状态(KPS)、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记录3组患者3个月及6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NKT、IFN-γ、β-E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REG4、MIC-1、PGE_(2)、S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艾灸组、麝香灸组患者NKT、IFN-γ、β-EP水平均高于常规组,REG4、MIC-1、PGE_(2)、S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麝香灸组患者NKT、IFN-γ、β-EP水平均高于艾灸组,REG4、MIC-1、PGE_(2)、SP水平均低于艾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CD4^(+)、CD3^(+)、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艾灸组、麝香灸组患者CD4^(+)、CD3^(+)、CD8^(+)水平均高于常规组,麝香灸组患者CD4^(+)、CD3^(+)、CD8^(+)水平均高于艾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NR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KPS、QLQ-C3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艾灸组、麝香灸组患者NR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常规组,KPS、QLQ-C30评分均高于常规组,麝香灸组患者NRS、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艾灸组,KPS、QLQ-C30评分均高于艾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麝香灸组患者3个月、6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常规组,麝香灸组患者3个月、6个月生存率均高于艾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灸联合替吉奥与食物疗法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可降低患者REG4、MIC-1水平,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机体疼痛介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白冬梅
    • 摘要: 目的分析晚期胰腺癌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情况(中位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6个月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控制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胰腺癌患者选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 吴莉; 郑桐森
    • 摘要: 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恶性程度高,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延长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最佳选择,但只有15%~20%的胰腺癌患者能接受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因局部晚期或全身转移,只能进行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目前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是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但仅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延长为5.5~7个月,疗效有限。近几年,多项研究证实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可以提高患者的PFS和OS(分别为6.2个月和13.6个月)。治疗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但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或死亡的现象。为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本文将总结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在治疗晚期胰腺癌中的相关研究。
    • 周丹枫
    • 摘要: 目的探讨在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本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药物差异为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行阿帕替尼单药治疗,观察组行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不同时段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3、6、9、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8%、77.4%、58.0%、22.5%,对照组分别为61.2%、51.6%、32.2%、6.4%,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推荐采用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可提高无进展生存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黄文波
    • 摘要: 目的研究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卡氏评分(KPS评分)的影响。方法74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应用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KPS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CA199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客观缓解率(ORR)59.46%高于对照组的35.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199水平(230.38±4.50)IU/ml低于对照组的(562.43±6.26)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80.47±3.25)分高于对照组的(76.35±2.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应用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
    • 周兴芹; 赵洪瑜; 常仁安; 沈超艳; 孙洁; 韩杰; 季斌
    • 摘要: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滴d_(1)、d_(8),奥沙利铂85 mg/m^(2) d_(1)。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榄香烯乳状注射液440 mg/次,1日一次,连续注射7 d,21 d为一疗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率以及CD4^(+)/CD8^(+))变化。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了2~4周期化疗。近期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6.67%(P=0.015)。远期疗效比较: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3.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7.9个月。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00%、35.00%、20.00%,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3.33%、18.33%、10.00%,两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榄香烯乳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药物毒副反应,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作为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 刘国芝
    • 摘要: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效果及对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利川东方和谐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89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接受SOX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情况、免疫细胞水平、药物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DCR)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CD_(4)^(+)与CD_(4)^(+)/CD_(8)^(+)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SOX方案的治疗效果更好,DCR更高,且有助于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延长生存时间,且不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 李建柯; 雷洋洋; 田宁子; 王小林
    • 摘要: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多已处于晚期,生存期短,临床治疗难度大。目前已有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能够提高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增强药物抗肿瘤效应,疗效优于全身静脉化疗,不良反应较全身静脉化疗少,已成为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动脉内介入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相联合,将成为改善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治疗模式。随着胰腺癌临床及基础研究不断深入,经动脉介入治疗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王晶; 田字彬; 沈茜
    • 摘要: 目的: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世界上最常见及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炎症参与了肿瘤的浸润、进展、转移,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对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于确诊后5年随访的晚期胰腺癌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值,并使用中位数作为截断值。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价NLR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使用Kaplan-Meier (K-M)绘制生存曲线,曲线之间的差异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20名患者(中位年龄61.00岁;139 [63.2%]男性)符合纳入标准。根据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最佳截断值为2.54。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总生存期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示,高NLR为晚期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短的独立危险因素(HR = 1.537,95%置信区间为1.177~2.008;P = 0.002)。结论:高水平的NLR是晚期胰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短的独立危险因素。
    • 吴申; 朱鸿帆; 从云; 王昊; 陈挺松
    • 摘要: 恶性肿瘤侵犯壶腹部周围,可同时造成胆总管梗阻及十二指肠梗阻[1],临床常用胆道介入引流缓解梗阻症状,但长期引流可能导致机体消化功能紊乱,电解质紊乱,甚至血容量不足。本团队设计一种新型双腔胆道引流管(图1),命名为“一次性使用可肠内给养胆道引流管”,既可以做到外引流退黄,又能将引流出的胆汁回输,并且为肠内营养支持提供通道。该产品已经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1510947472.2),完成医疗器械注册(皖械注准20182140154,安徽中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我们于2021年报道应用此引流管对2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进行胆道引流和胆汁回输,与常规内外引流管相比,减黄效果不差[2]。2017年,我们对1例晚期胰腺癌致梗阻性黄疸及十二指肠梗阻患者置入此引流管进行胆道引流、胆汁回输和肠内营养,使患者体力状态恢复,为后续治疗提供基础,带管30个月,现报道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