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晚期宫颈癌

晚期宫颈癌

晚期宫颈癌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1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2935篇;相关期刊190种,包括现代肿瘤医学、海南医学院学报、黑龙江医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2014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大会等;晚期宫颈癌的相关文献由69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奎、Khler C.、丁岩等。

晚期宫颈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2 占比:2.3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2935 占比:97.62%

总计:13251篇

晚期宫颈癌—发文趋势图

晚期宫颈癌

-研究学者

  • 李奎
  • Khler C.
  • 丁岩
  • 不公告发明人
  • 冯艳霞
  • 刘玉干
  • 刘素云
  • 刘臣旭
  • 刘霞
  • 古丽娜·库尔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尹树旺; 彭丽艳; 韩秀青; 石冲
    • 摘要: 目的比较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容积调强弧光治疗(VMAT)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和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126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IMRT组和VMAT组,各63例,采用IMRT及VMAT分别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和顺铂治疗。结果IMRT组和VMAT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8.89%和96.8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_(3)^(+)和CD_(4)^(+)水平,CD_(4)^(+)/CD_(8)^(+)均显著升高,CD_(8)^(+)水平均显著降低,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鳞癌抗原、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水平均显著降低,且VMAT组低于IMRT组(P<0.05);VMAT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IMRT组(P<0.05)。结论IMRT和VMAT分别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和顺铂治疗Ⅱb-Ⅲb期宫颈癌短期临床疗效和长期生存率相当,但VMAT在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方面更具优势。
    • 赵钦; 王虹伊
    • 摘要: 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8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病灶癌细胞增殖基因mRNA表达量、Ep-CAM、Ki67阳性表达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7-H4、PCNA、HIF-1α、FHIT、PTEN、STC1 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7-H4、PCNA、HIF-1α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FHIT、PTEN、STC1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可改善病灶癌细胞增殖基因mRNA表达量,减少Ep-CAM、Ki67阳性表达,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白雪
    • 摘要: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因早期症状不显著,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演变至晚期,多伴有淋巴转移、深肌层浸润等症状,失去了最佳手术机会。晚期宫颈癌治疗难度高,复发和转移的概率较大,故临床多采取放化疗控制病情的恶化[1]。全身静脉化疗与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是临床目前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但两种方法的疗效优劣尚无定论。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 黄璐; 李瑞宁
    • 摘要: 目的 分析调强适形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老年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调强适形放疗,研究组接受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宫颈癌的近远期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复发或转移,且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
    • 曾婷; 李晓明; 林川; 王秋; 袁志平
    • 摘要: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同期调强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肪因子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A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调强适形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持续治疗4个疗程后评估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血清宫颈癌相关肿瘤标志物[鳞癌相关抗原(SCC-Ag)、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脂肪因子[脂联素(APN)、趋化素(chemerin)、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HMGA1水平的差异,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与调强适形放疗用于晚期宫颈癌患者可积极提升疗效并均衡脂肪因子和HMGA1的表达.
    • 唐晓红; 周自纯; 伊富芳
    • 摘要: 目的 探究甲磺酸阿帕替尼对标准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5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取二线或二线以上化疗方案,观察组采取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二线或二线以上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不良反应、远期预后[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OS)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ORR、DCR分别为61.33%(46/75)、86.67%(65/75),均高于对照组的42.22%(19/45)、71.11%(3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位OS为20.00个月,长于对照组的14.6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PFS为15.20个月,长于对照组的10.9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肿瘤部位转移数量、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晚期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转移部位数量>1个、临床分期为Ⅳ、单纯化疗均是影响晚期宫颈癌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标准方案治疗失败后,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二线或三线化疗方案可提高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 王卉璇
    • 摘要: 目的 对家属支持护理干预在晚期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肿瘤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服务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模式护理服务)和实验组(40例,家属支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结果均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家属支持护理干预,能够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促进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巩固疾病控制效果.
    • 商妮娅
    • 摘要: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PD-1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对临床应用做出有效评估.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作随机选择,将28例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32例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PD-1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针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PD-1治疗的患者一方面从治疗效果评价和症状改善评价来看明显好于单纯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患者,另外一方面从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联合用药治疗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用药治疗者,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PD-1治疗晚期宫颈癌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安全性评价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薛艳军; 林丽红; 高雁荣; 马媛; 韩金利; 程勇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与紫杉醇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顺铂与紫杉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年内病死率、复发率及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与紫杉醇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够有效减少近期死亡、复发及转移.
    • 刘琳
    • 摘要: 目的:将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作为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对临床应用疗效与安全性做出有效评估.方法:将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紫杉醇治疗)34例和研究组(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36例,对临床应用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应用观察项目中①临床缓解率②治疗后瘤体最大直径③症状缓解时间④生活质量评分⑤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观察项目①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观察项目中疗效改善②③④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观察项目中⑤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作为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确切可靠,不良反应较传统治疗方案少,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